一九九一年三月,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受到广大读者的瞩目。这本书是作家路遥花费了十年心血创作的百万字小说,全书共有三部,在一九八六年十二月首次出版。有书君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九七年了,四年后读了第二遍。
当时对《平凡的世界》还好好思考过,有关于其创作动机,谋篇布局和中心思想之类的。现在,为了回答,有书君又把书和当年的笔记看了一遍。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
其实,有些作者在动笔之前会给自己的作品拟定一个主题,之后按着事先确定的中心思想开始布局谋篇,小处下笔。但这只是对于一部分作者而言。更多的作品是在写作前主题并不明确,尤其是历史上那些经典的,甚至是称为“伟大”的作品,其中心思想和主题往往都不明确。正是因为不明确,才显出它的神秘性和深不可测。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基于以上的观点,有书君来详细的说一下,自己认为的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怎样的。
首先是贯穿全书的苦难,苦难意识。
在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是贫苦的,这一点从主人公孙少平的家庭环境就能看出来。孙少平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贫困,在小说中,孙少平也是以一个为每顿饭必须到食堂领取黑面馍而感到自卑的穷学生的身份出场。
孙少平想改变自己农民的命运,于是开始了自己苦难的生活。高中毕业后,他回老家当了一名教师。可好景不长,三年后,他被学校辞退。当农民,是孙少平不愿意的,于是他决定外出闯世界。他去当了煤矿工人,那里环境恶劣,劳动量大,他没退缩。在那里,他被工友欺负,他看着自己尊敬的师父死去,他失去自己最喜爱的女友晓霞,自己的容貌也被毁了。
作者之所以这么写,和他早年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苦难伴随了路遥的一生,也成就了路遥。
一九五零年,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农民家里一个孩子出生了,他就是路遥。由于家庭贫困,路遥吃不饱穿不暖,在他七岁那年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伯父。从小路遥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童年形成的苦难对他的创作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苦难一直是路遥书中的主题之一。
可他并没有被苦难打败,就像书中人物孙少平一样,他依旧乐观,他依旧默念着叶赛宁的诗句:“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孙家两兄弟苦难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书中的另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奋斗意识”。
作者在第二部的四十二章写有这么一段话: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度,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既是路遥先生思想的生动体现,同时也真诚地赞美了孙少安执着奋斗的精神。孙少安一直在奋斗,为了自己的家庭,也为了生活的农村。常年的农村生活让他认识到,只有以农村现有条件为基础并结合农民的真实情况,才有可能找到发展致富的道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孙少安流汗流血都无怨无悔。
孙少安身上所代表着的积极的生活姿态、勇往直前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抗争以及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任何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人生就是要不断的战斗!
有书君要说的最后一点就是“乡土意识”。
路遥对于故乡的热爱是有目共睹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以原西县双水村为原型。这本书创作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这十年对中国农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文革”刚刚结束,长期以来的精神控制、文化的缺乏和对人性的压抑等带来巨大的心理情感能量,农民迫切的需要宣泄。
《平凡的世界》正是作者路遥在解除对思想等方面的禁锢后所抒发的个人真实的情怀,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他在书中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这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的生活,侧重其乡土农村方面。对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基层政权的影响和劳动人民表现出来的创业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而这,正是作者乡土观念重的表现。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主题思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刻画了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在七十八十年代农村艰难、贫困的生活环境中,依然自信,自强,有着闪光的人格魅力的。
通过刻画2兄弟的充满激情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艰难,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奋斗。
第二、对土地、家庭、社会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不平凡的思想。比普通农民更有浓厚的人情味。作者把既朴实又宽广的感情,热爱故土的深厚感情,表现出来了。
第三、不断探索活着的意义,并且找寻生活中更美好的东西。
对他人的关爱,看到活着的意义。每个人的命运和土地、社会、国家紧紧连在一起,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活出闪光点。
第四、每个人不仅仅为自己活着。
总之,用平凡的人物生活、思想活动,写出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不平凡的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