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请,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和本老师在做咨询的过程中,
似乎还没有遇到过,
谁是一点“童年阴影”都没有的。
人在小的时候,
缺乏自卫能力,
会遇到各种危险,
所以各种“童年阴影”是少不了,
不可能有那个大人,
可以面面俱到照顾好孩子。
就好比孩子长大的过程中,
难免会摔跤、受伤。
但是童年创伤这个词,
在这里和本老师就理解为,
“小时候受过的伤害,到现在还没好。”
这应该算了比较严重的事情。
这可能就类似于,
小时候骑自行车留下了一个疤痕,
甚至更加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不过万幸的,
大多数人只是到了留下一个疤痕,
或者轻微的影响到了生活。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生活才算不被影响呢?
这就是标准的问题了。
和本老师认为,
我们感觉很多人在童年受过心理创伤,
原因就是现实标准和理想标准差距太大了。
理想的标准,太过完美了,
完美到让人太过苛刻,
父母苛刻,子女也跟着苛刻。
往往在小时候定目标的,
都太过理想,太过要求“完美”了,
所以长大以后,
发现现实的落差太大了,
内心觉得非常痛苦。
01
和本老师分享一个案例,
谁也想象不到,
乖巧懂事了22年的女儿,
一毕业就和父母决裂了?
父母其实算得上是开朗、亲切的人,
而他们也想不到,
自己沾沾自喜女儿没有过叛逆,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
毕业了之后,
居然好像换了一个人,
给父母来了一次“成年叛逆”。
那个时候,
女儿不动声色的找了一家公司,
并且要了对方的一间单身宿舍。
每天晚上的夜里,
女儿就收拾自己的贵重行李,
等父母睡着了之后,
就开始蹑手蹑脚的收拾。
首先是心爱的首饰,
接着是具有纪念意义的贵重物品,
每天打包一些带走,
保持在房间表面看不出即可。
最后一天,
舍弃大多数物品,
把一些能带上的小家电,
用行李箱打包带走。
凌晨5点的时候,
悄无声息的开门,再锁门,
第二天早上,
父母打开喊女儿吃早餐的时候,
才发现女儿房间已经快被搬空了。
02
女儿为什么会这样呢?
开朗、亲切是父母的自称,
女儿从来没有主动说过。
离家出走的起因,
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回家女儿把衣服洗了没有凉,
爸爸就发现了,
指责了两句,看女儿不说话,
又怪她没有叠衣服,平时是妈妈叠的。
女儿其实早就想逃走了,
很小的时候,
父母的婚姻关系就不是很好,
“要不是因为你,
我早就和你爸/你妈离婚了”
这句话女儿一直记在心里,
觉得很愧疚,
父母为了自己而忍受不喜欢的人,
所以从小到大都很听话。
而自己长大了之后,
逐渐懂得了父母不离婚,
其实和自己没关系。
相反,自己才是他们婚姻的牺牲品。
或许年幼的时候,
确实父母因为自己年幼不愿意离开,
可长大以后,女儿的成绩很好,
谁不愿意放弃“潜力股”。
在女儿选大学的时候,
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不许女儿去外地,
“我和你妈商量过了,
这件事情怎么都不能依你,
你必须给我在省内。”
“我们花钱给你读书,你就是这样孝敬我们的?
你在省内读书,我们借钱也给你读,
但是你去外地,妈怎么给你安排工作?”
没人为女儿上大学而感到开心,
反而都在劝女儿留在省内,
甚至读更差的学校。
03
后来女儿还是选择留在了家乡,
她也就知道了,
自己只是父母的投资品,
自己是对方养老的保障。
父母不离婚,
也确实可能和自己有关系,
毕竟谁都不舍得这样一支潜力股。
她从小因为愧疚,
一直都很听话,
希望自己足够优秀,
来换取一个“完美家庭”。
学习成绩好,在学校名列前茅,
听话懂事,性格温柔、懂得体贴父母,
又会做家务,长大了又能赚钱。
这样的女儿,谁不想要?
完美吗?完美,但不是真实。
而且完美这个词,
其实是会相互影响的,
当父母在要求理想中“完美的女儿”,
女儿也会要求父母成为“完美的父母”。
双方都在想控制对方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这是有代价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当然不可能事事如父母心意,
可理想中的孩子实在太如自己心意了,
父母往往是不接受自己的孩子。
而孩子也从小没有被接纳,
内心没有被需要的感觉,
没有体会过一种无条件的爱。
长大了以后,
有些人受伤程度轻,与父母和解了,
可有些人受伤重,形成了创伤,
你和标准差这么多,我接受不了!
不愿意和父母和解。
希望和本老师的回答能给你幸福,
如果你能给和点个赞,
和本老师会更有动力回答你的问题,
当然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
可以在评论、私信留言,
和本老师会抽选部分普遍性的问题,
给予专业回答。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小孩子中午在家午睡,妈妈看孩子睡的熟,觉得出去10分钟买个菜,孩子应该醒不了,妈妈带上门,走了。
结果妈妈刚出门,孩子就醒了。孩子醒来喊妈妈,叫了许多遍以后,妈妈没有回应。孩子就爬起来哭,哭着跑到门口去找妈妈。结果门锁上了,打不开。孩子惊恐万分:“妈妈不要我了吗?”撕心裂肺的哭,肝肠寸断。一边哭,一般还在思想:
“我做错了什么?妈妈不要我了。”
“妈妈肯定是不要我了。”
“一定是我出去河边玩水,妈妈生气了,我以后再也不玩水了。“
“一定是我吃饭掉到地上,妈妈气得走了,我以后认真吃饭。“
“一定是我不小心弄伤了手指,妈妈气得不想理我了,我以后不出去玩了。“
“一定是我拖累了妈妈,妈妈受不了了,我被生下来干嘛,我能回去吗?“
“一定是我老缠着妈妈玩,妈妈被惩罚了,妈妈要是不生我该多好!”
妈妈回来了,吱呀一声,打开门。妈妈赶紧过来:“不就是去买个菜吗?哭什么哭”。
这个事看似过去了。但是孩子的创伤没有修补,他的那些担心、揪心、痛苦,没有人给他解答,他的疑惑连同被伤害的感受被包裹起来了,存到了记忆的深处。甚至“自杀”的意念就这么被种下了。
如果这个孩子生活的环境持续糟糕的话,孩子的心理状况就持续得不到改善。
于是长大后,他特别恐惧一个人独处、特别恐惧换环境、特别恐惧有人离开他。甚至莫名其妙就有“自杀”的想法。曾经熟悉的“感受”时常莫名其妙被唤醒。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