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李唐王朝内部的争权之变,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三个都有能力的人走到一起,注定不会平静。最终的结果就是李世民顺利登位,李渊成为太上皇,形同软禁,从此只能拼命生孩子了。
李世民功劳甚大
虽然李建成也曾带兵打仗,并不是无用之人,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作为太子留守后方,李世民在前方冲锋陷阵。这也导致了,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身边笼络了一大批谋臣猛将,势力让太子一党都为之侧目。窦建德、刘黑闼等割据势力,都先后被李世民剿灭。而且当初李渊从太原起兵,也是李世民进言的。所以李渊曾对李世民说:“你的功劳甚大,将来将要立你为太子!”所以说李渊给了李世民幻想。
而且在大唐立国之后,李渊也并没有削弱李世民的权柄。也许是为了酬谢不能立李世民为太子,所以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可以自置属官,这就为李世民招募谋士良将,提供了法理上的合法性。李世民此时主管天下军事,位置在诸王之上,也只有太子李建成能和他媲美。俗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李渊没有及时削除李世民的权柄,这是“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
李建成有动手之心
当时只有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都是嫡子,有竞争皇位的可能,李渊其他儿子都是年龄太小,没有竞争的能力。而且李元吉早早投靠了太子,再加上名分大义在手,才开始的时候,李世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而且李建成也忌惮李世民的权势,已经对他的太子位置产生了威胁,所以几次有动手的意思。最著名的就是“毒酒”和“烈马”两个事件了。只是李世民命大,两次都安然无事。
李元吉更是无所顾忌,曾经想在府里直接杀死李世民,只是后来被李建成发现后制止了。其实不光是太子一系,后宫之中有人当初求李世民给娘家人封赏官职,李世民没有答应,自此便结下了梁子。当时的宰相也支持太子继位,所以李世民需要面对的压力是来自多面的。处于劣势的李世民便想着退路,把洛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且还派遣了手下到洛阳招募豪杰之士。李渊也想着避免两人的冲突,同意派他去洛阳。
只是,太子一系的人却不愿意了。因为李世民如果去了洛阳,进可以起兵造反,退可以成一个藩王。而且有人给李渊进言:“李世民到了洛阳后造反,到时又有谁能打得过他呢?”被说动了的李渊,于是又取消了李世民的洛阳之行。本来李世民和一众手下正高高兴兴,谋划到洛阳之后如何如何,这一下子仿佛如一盆凉水浇下,李世民的后路被切断了。
李世民放手一搏
但是对方的攻势显然不止如此,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猛将,也是太子的心头大患。当年太子一系笼络尉迟敬德不成,后来干脆诬陷他谋反。而且借着突厥犯边的机会,想要把秦王府的猛将都调出,开始对李世民动手了。感到形势危急的李世民赶紧找来长孙无忌等人商量,决意放手一搏。当夜就状告了太子和李元吉,李渊答应第二天召二人进宫询问。
第二天,李世民便令尉迟敬德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只是当时的李世民准备也是很仓促,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还差点被东宫属卫攻破防线。还是尉迟敬德把太子和李元吉的头颅往阵前一扔,才算是控制住了局面。此后,尉迟敬德带着长矛直面李渊:“太子谋反,秦王特意命我来保护陛下”!言下之意不问自明。李渊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宰相萧瑀等人进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本就没什么功劳,他们嫉妒秦王,秦王把他们杀了是好事。陛下只要把国事交给秦王,便一切大好了!”此情此景,李渊也无可奈何,很快便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到后宫当了太上皇,努力生孩子去了。
综上所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仓促的,虽然他一直有觊觎皇位之心,还是想取得李渊的欢心来获得太子之位。只是李建成等人对李世民逼迫太过,李世民只能放手一搏,否则只能是被杀的局面。至于后来史书中记载的李建成等人对李世民的迫害,也是真真假假,毕竟唐太宗开始篡改史籍,从他开始,历史便开始失实了。李渊没能及时削弱李世民权力,也是间接造成了这种局面。只不过“成王败寇”,而且李世民创造了“贞观之治”,自然是留下了好名声。只不过他弑兄杀弟的名声,即使篡改史书也洗刷不掉的。
一,我认为玄武门之变的性质就是宫廷政变,是李世民杀死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夺权斗争。类似这种帝王儿子们争夺皇位的事,历史上屡见不鲜,导致这类事件的原因,一是废长立幼,违背了皇权继承人的规定,引起继承人间的夺权斗争。二是,弟弟不服哥哥,因此引起抢权斗争。玄武门之变属于后一种,从理论上说,李世民杀死兄、弟,登上皇位是缺乏正当性的,但是历史看重的,往往不是你怎么得到的政权,而是你执政的结果如何,就像历史上春秋时候的姜小白(齐桓公),抢了哥哥姜纠的君位,按规定有点不合法,但是他的成绩大,创立了霸业,所以后代都称颂他。李世民也是一样,因为他工作成绩辉煌,创了唐朝盛世,所以被称为千古明君,这就是俗话说的:“胜者王侯败者贼”的道理。
二,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虽然“为民如子”,但对自己的父亲的确不怎么样
李世民做了皇帝,李渊626年9月退位,就搬到了太极宫居住,这里狭窄,很不适合老年人居住。李世民要求更换居住地方,629年4月,李渊被搬迁到了弘义宫居住,这里比太极宫还狭窄,而且潮湿的很。不但生活条件差,而且看管很严,名为让太上皇安静,实为软禁,这里从未有大臣来探望过。
李世民的不孝群臣多有不满,但不敢言,唯独监察御史马周公开斥责李世民没孝道。李世民为了掩人耳目,在李渊病重,明知父亲阳寿不多的情况下,于634年11 月决定在宫城东北为太上皇建造大明宫,结果第二年5月李渊就死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