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江苏人在上海怎么样?
答:江苏人在上海像自家人一样。
上海人与江苏人的亲密成度,60岁以下的上海人、65岁以下的江苏人,是无法想象的。苏州无锡、海门启东,是历史的、天然的。扬州江都、盐城淮安,是近代的、人为的。
在上海,上海人见上海人,如果一方说普通话,也就是上海人称之为开国语,会被另一方认为是“装腔”,有抵触情绪。如果用苏北盐城淮安一带方言交流,会被另一方认为很亲切,乐于接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北盐城一带方言,是上海市名正言顺的第二方言。
在上海,宁波人,会被叫“小宁波”、山东人,会被叫“小山东”、东北人,会被叫“小东北”。但绝对不会有叫苏北人“小盐城”!这是因为,在上海市,每10个家庭中,就有6个家庭,要么爷爷、要么外公、要么奶奶、要么外婆,其中必有一位是苏北一带人。
上海,200年前是江苏的一个县,100年前是江苏的一个市,解放初才正式另立门户。“江苏人在上海象自家人一样”,我的这个答案,可以说丝毫没有夸大其辞。(完)
謝邀,上海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完全归功于全国各地人员的大力扶助支持,怀古推新,海纳百川,广招天下客,经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創新发展,以至于成为现代国际大都市。
实质上无论是目前居住的新区或是还尚未开发的老区(已不多见),左右高层或低层,邻舍邻里之间,从祖辈份上可以这么说,祖藉地多数都不是正宗的上海人,而是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等地居多,而正宗上海人来自过去郊县的松江南汇浦东宝山等一带,称之为“本地人",外省祖辈人很早就来上海学做手艺或做买卖,然后安家于上海,传代与此。
江苏紧邻上海,有苏南苏北之分,古时有段时间上海曾属江苏管辖,后分开。苏南读书,文艺人居多,且出名人。文艺在上海如评弹说书,锡剧等,经久不衰。苏南人有文化,过去在上海开店的也很多,如做丝绸,糖果门面生意的较多。而苏北人因过去生活困难,逃荒于上海,做小生意的多,如浴堂里扦脚擦背的,港运码头搬运工等重体力活等,人数不少,很是辛苦。
现在祖国改革开放已40周年,各路大军支援,上海城市建设速度之快,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有老江苏和新江苏人在上海各条战线奋斗的汗马功劳。尤其是落实中央政府对长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的新规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有关省市会作出更优秀辉煌的成绩。
江苏是上海的祖宗,但有些上海人数典忘祖,瞧不起江苏人。上海原是江苏松江府的,民国时期上海被划出江苏。解放后,江苏又有十来个最富裕的县划给了上海,所以说江苏是上海的祖宗一点也不错。另外,解放前上海的服务行业人员,绝大多数是苏北人,尤其以三把刀(修脚刀、剃头刀、剪刀——另一说杀猪刀)最为著称,还有些倒马桶的,拉黄包车的等,地位比较低下。这些江苏人是一代土,二代洋,三代不认祖宗娘。上海人的主体是江苏人,还有些宁波人,宁波人经商的比较多,我婶婶就是宁波人。江苏除了服务行业人外,还有就是做实业的,这些人大部分是江南的,例如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的荣氏家族等。上海的底子本身就好,再加上是中国大陆的金融中心,发展的就更好了,总体优于全国。因接触海外早,接触的多,学到了海外的先进理念,绅士风气,人也变得洋气了,越发瞧不起江苏人了(尤其是苏北人)。周立波就炫耀他是喝咖啡的,北方人是吃大蒜的,是典型的代表。大概周立波是浙江人吧,不然不会这么说。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上海人的观念在变,不看重地域了,而看中经济、政治地位了。现在优秀的外地人落户上海的很多,只要到上海几年,立马就上海化了。由于江苏东南部松江一带是黄道婆的故乡,纺织业比较发达,而从事操作的工人,大部分是女性,成了家庭经济的主要创收人,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所以妇女的地位高,男人成了附男,妻管严,造成了上海人怕老婆的传统。现在,许多上海人还是具有许多优越感的,瞧不起外地人。上海的根在江苏,江苏的印记很深,还没有完全脱掉。上海话就是苏南话、宁波话、苏北话杂和而成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