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有的孩子回到农村,生活不能适应,如厕更为不适,大家如何看?
哈喽!大家好,我是乡村布衣,很荣幸与头条朋友聊一聊人们关心的衣食住行、油盐酱醋茶等诸多三农问题
有一次,我去市区进货,看到有一位老太太在街道边哭哭啼啼,我不解地问售货的老板,这位老太太怎么啦?为什么哭呢?
售货老板和颜悦色地说道:老太太儿女双全,儿子在机关单位工作,女儿在学校教书育人,在别人眼里老太太还是个有福的人呢!不知内情的人都说老太太是福烧的呢!
老太太一个人独自生活,吃不愁,穿不愁,儿女都很孝顺,儿女给的钞票花不完,吃的、喝的、营养品一应俱全,儿女给的钞票都话不完,那为何老太太伤心啼哭呢?
儿女工作繁忙,一年也见不到儿女、孙子几次面,老太太有时一个人在家烦闷,去到儿女家串串门,儿女都是忙各自手头的工作,没有时间坐下来和老太太说说话,不顾及老太太的心里感受,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吧,可儿女说,妈妈:你别耽误孙子、孙女她们学习,她们的功课多,学习紧张,说着把小孩都赶走去楼上了,老太太深感生活孤单、凄凉无助,其实:老太太要求不高,不图餐餐山珍海味,住别墅楼阁,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是老太太的心愿,这就是造成老太太哭哭啼啼的主要原因。
如果您夫妻在城里上班,把子女带在身边,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看,这是人之常情,趁父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带子女常回家看看,也是对老人精神的慰藉,比给老人买多贵重的物品都要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走千里母担忧,父母辛劳一辈子,我们做儿女的不能再让父母生活凄凉、孤单无助,常回家看看,常回家走走。
至于小孩回农村生活不习惯,上厕所不适应,我想说的是:让儿童体验农村俭朴的生活,了解勤劳朴实人们的生活现状,让小孩子明白了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激励小孩子奋发向上的斗志,人生大课堂,对儿童成长具有不可多得的教育意义。
常言道:吃过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穷人的子女早当家,让子女体验农村生活,吃点苦,受点罪,忆苦思甜,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城里的孩子回到村里,生活不能适应,如厕更为不适,大部分孩子多多少少都有这种感觉,别说孩子了,大人也会有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不适应是很普遍的状态。
城里的孩子从一生下来的环境就是干干净净,很优雅的环境,卫生间都是坐便器,就哪怕去公园也是坐便器,不像农村的厕所(农村厕所一般都叫,茅坑、茅房。)一般都是在院子里的一个角落里,家里条件不好的一般厕所都是露天的,条件好点的可能会盖成一个小房子,反正不管露不露天里面都是一个蹲坑,说白了就是挖个坑,或者家里有养猪养牛养羊的,都会有牛栏,(就是专门给牛羊盖的一个小房子)这个小房子是和厕所连在一起的,坑正好对着牛栏,一进去真的是又臭又脏的蹲坑,冬天还好,一到夏季会有苍蝇,蚊子,更是让人闹心。
我是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冬天上厕所,每次上完厕所屁股就冻的没知觉,如果晚上上厕所还得拿着手电,因为农村没有路灯,到处黑乎乎的所以晚上出来必须得打开手电才行,有的孩子可能因为不开手电,脚踩偏了,一脚踩茅坑里,那感觉估计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像城里的孩子一年四季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需要上厕所都是在屋里的坐便器上,做梦估计都不会梦到像农村那样的厕所,所以肯定是不适应的。
但是我认为虽然农村条件差了点,但是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说,确实体验生活,锻炼自理能力,锻炼身体,释放天性的大舞台,聪明的孩子还可以动脑,在农村也不一定非得进茅坑解决上厕所的问题,就像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但是真正去厕所的次数少之有少,我十岁之前都是生活在农村姥姥家,姥姥家有个果园,所以你们可以想象我的厕所面积是你们无法想象的,我从小比较瞎讲究,因为厕所臭打死都不去厕所,所以我每次上厕所的时候都挑个没人的树坑,姥姥用铁锹给我挖个洞,然后那个洞就成了我的厕所,,包括我现在回去也是不适应,也会经常找个没人的地方就解决了,不过现在农村不像以前了,厕所都改造了,但是不管咋改造里面也是臭气熏天,因为没有上下水冲不了,所以带孩子去农村的孩子不适应的也不要说他们,想想办法,找个没人的地方就解决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