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以前的历史,也就是传统史家所说的虞夏时期仍旧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时代。按照我们很不熟悉的西方历史界的那套理论,虞夏时期的历史是标准的所谓“原史”(Protohistory)时期,区别于“史前”和“历史时期”。也就是史前时代与信史时代中间的一段时期,尤其是指在一种文明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书写系统,但被外部其它文明以其文字所记载的时期。比如汉魏史书对于邪马台国的记录。
说印第安人是商朝遗民当然是胡说八道,但是如果想了解下夏商的文明程度,印第安人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鉴于虞夏商周实际上是彼此不同的文明圈子,所以甲骨文、金文和东周文献对于虞夏的记载,便具有很多歧说、异说,这也是“原史”时期资料的通常现象。 关于这个时期的最早记录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和《楚辞•天问》。从历史叙事的方式看,这些记载已经完全的历史化,但是在细节上却是充满了各种光怪陆离的传说。比如《山海经》对于夏后启的记载就是十分神话色彩的:
“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启)。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耳朵穿两条青蛇,乘坐两条龙,这是古代巫觋的形象,而“上三嫔于天”可能就是在主持一次神婚活动。类似于之后古罗马维斯塔贞女制度和现代尼泊尔的库玛丽(Kumari)制度。
尼泊尔库玛丽女祭司
古罗马维斯塔女祭司
类似这样的各种神话俯拾皆是。如果以信史的标准去衡量,文物、文献史料都不足。而《竹书纪年》又是一部目的性很强、有托古改制倾向的子书,只是代表了东周时期晋-魏学者对古史的理解。
但是即使如此,书中的记录也含有丰富的信息量。比如“羿浞篡夏”和“少康中兴”两大历史事件《史记》不载,而见于《左传》、《竹书纪年》,大概是内容过于惊悚(包括通奸、食人、乱伦、王子复仇),所以被大多数史家认为是荒谬的,所以不予置信。但这即使是这样,其中还是有很多真实的历史内容。比如少康是遗腹子,除了“大义”之外一无所有,但却仍旧得到普遍的支持;此时以德为本的王朝政治伦理已经出现,王朝正统与否的判断,并不是完全拼实力或是拉关系。和后羿、寒浞相比,偏安一方只“有众一旅”的少康完全是弱势;而虞、羲和与后羿、寒浞同属东夷一派,但却支持夏后少康。说明当时以血统为传承方式的君主制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支持。而夏的正统,还是以当时的“诸侯”,也就是方伯们抬起来的。即《竹书纪年》中:
“少康即位,方夷来宾”。
再之后就有夏后杼和九尾狐的神话,,《山海经•海外东经》注引《竹书纪年》中有这种记载:
“征于东海及三(也作“王”)寿,得一狐九尾”。
夏后杼是一位英气逼人的少年(少康的幼子,《左传》做“季杼”。传说继位,崩年二十七岁,),远征至东海(黄海)和三寿,得到了一种名叫“九尾狐”瑞兽。“九尾狐”是只有天下太平时期才能见到的“祥瑞”。 夏后杼得“九尾狐”表明了夏对于东夷的胜利。所以《国语•鲁语上》有着:
“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
在后人看来,杼是能继承大禹之业的伟大君王,值得后人怀念。
所以说上古的文献,尤其是商朝之前的文献,只是看起来像神话,但深处却蕴含着与我们今日一样现实的历史。
九尾狐与夏后杼的传说成为后世《封神榜》、《聊斋》这些鬼狐传的滥觞。
商朝之前的历史,还真不全是神话故事,而是口头语言的流传。可以说是,有一定夸大的历史。
殷商甲骨文中,没有提及轩辕黄帝的记载,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商朝文字不发达,文字只能达到记录祭天和发动战争时的占卜,这样两件事情,再多的,只能说出来,却写不出来。
所以,我们发现商朝的文字,根本没有任何对过入历史知识的记录,也就是说,商朝,其实没有史书。商朝的事,大部分,靠口头传说下来。
但到了周朝,就不一样了,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奴隶社会开始往封建社会转,文字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文化闲人多了起来,有很多人,专司文字记录和创作了。
于是,周朝人,就系统的,把过往的历史,整理了一遍。也正是在周朝,我们中华民族,才开始有了史书。
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商朝口头语言发达了,但书面文字没有发明出来,或者说,发明的不完整。因此,商朝没有史书。
而周朝,书面文字也能发达了,于是,就形成了对过往历史的记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