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谈我的看法。
我不知道网上是从何时开始传出秦琼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消极应战的。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明明有非常重要的战斗表现,此事在《旧唐书》长孙顺德传和《册府元龟》中均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这里仅以《旧唐书》为例:
武德九年(626),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
据此看,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时,与长孙顺德等人在玄武门与李建成余党发生过交战。
通读史书可知,李建成在太极宫内的临湖殿遭到伏击后,东宫和齐王府二千余人,结阵进攻玄武门,当时情况非常紧张,玄武门驻屯部队(名义上直接隶属于李渊)与东宫和齐府兵发生交战,驻屯部队的敬君弘和吕世衡战死,是李世民部署在此的张公谨及时关闭城门,才暂时挡住了东宫和齐府兵。
这时候,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东宫和齐府兵宣称要进攻秦王府,是尉迟敬德拿着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给他们看,东宫和齐府兵才散去。
但是,这里面很显然缺了一个环节,当时,东宫和齐府兵已经杀红眼了,连朝廷的宿卫部队都敢杀,可见已经有点失控了,此时,不先控制住他们,仅仅拿出两个首级来,当时场面纷乱,谁顾得上看?
因此,要想让东宫齐府兵静下来仔细看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必须先把他们打疼,让他们冷静下来。
此事《资治通鉴》漏记,但是,《旧唐书》李建成传是记载了的:
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
可见,当时是有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部队,赶到玄武门增援,杀败了东宫和齐府兵。结合长孙顺德传的记载可知,这支骑兵,就是秦琼和长孙顺德指挥的骑兵。
正是秦琼率领的骑兵的及时出现,才杀败了东宫和齐府兵,然后向他们出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于是,他们军心涣散,就四散逃走了。
综合以上分析,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时,根本没有避战,他是积极的参战了的,而且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秦琼的实封是700户,与程知节一样,而程知节是态度坚定的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这就充分说明,秦琼也是态度坚定的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至于他们的实封比尉迟敬德少,那是因为尉迟敬德杀掉了李元吉,救下了李世民,李世民的命是尉迟敬德救的,没有尉迟敬德,就没有后来的唐太宗了。从这个角度看,怎么封赏尉迟敬德都不过分。
以上是我的一点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秦琼号称隋唐第一悍将,自从归顺唐朝后,几乎参加李世民指挥的所有战役,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就连不可一世的尉迟敬德也是被秦琼打败后,才归顺大唐。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琼也参加了,但给人的印象存在感很低,没有像尉迟敬德那样斩杀李元吉,带兵逼宫李渊。做为手下第一猛将,在玄武门之变中为何如此消极呢?
一是秦琼的地位应该高于尉迟敬德,完全没必要冲锋在前,也用不着他一马当先。只要有他在,那就是对李建成兄弟莫大的震慑。史载秦琼骁勇剽悍,又有志向气节,不像尉迟敬德那样是个打打杀杀的粗人。再说,没等秦琼动手,李建成兄弟已被杀死。
二是秦琼有伤在身,他能参加玄武门之变,已经是竭尽全力了。秦琼曾说过: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200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血都流有几觥多,并于贞观12年早早去世。一个如此遍体鳞伤的将军 ,自然比不过生龙活虎的尉迟敬德。我估计事变前,李世民早已做过分工,考虑到秦琼的身体状况,肯定不会让他打头阵的。
不是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消极,是在是他有难言之隐。有人该说,那为啥秦琼在凌烟阁24功臣画像中排名最后,不就是他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不积极吗?
李世民建造凌烟阁,画24名功臣像,目的在于彰显功臣的历史地位,压制他们的骄傲情绪,防止功臣怀有二心。试想,皇帝对你这么好,你还有什么造反的理由。在建凌烟阁时,秦琼已经去世。对他的褒奖,已经达不到这个目的。再说,秦琼人都不在了,排名第几位他也不会计较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