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看了会心一笑,诚如问题所问,莫言无疑是我国当代最闪耀、最备受争议的一位作家,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网上谣传便不断,慕名拜读其大作的人如涌如巢穴的黑蚁,一个接着一个,那么,回归到文学本身,抛去莫言《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红高粱》等因为获奖而备受关注的作品,我是这样回答:
1、处女作《透明的红萝卜》——一支锋利的笔写出的故事
虽然中国有很多出色的作家可以和莫言比肩,但是莫言的获奖是实至名归,我们先从他的处女作《透明的红萝卜》说起,依稀记得女作家张洁,也就是二次获茅奖的,称赞过,《透明的红萝卜》预示着文坛又有以为天才诞生了,可见评价之高。
这篇小说,或者说文章,艺术价值在哪?先来看一段话,"黑孩儿,你这个小狗日的还活着?"队长看着孩子突起的瘦胸脯,说:"我寻思着你该见阎王了。打摆子好了吗?"这段话了可以看出小说语言价值,队长没有任何可以的刻画,但是说的话太经典了,两句话,一句动作看,一来一往间,队长黑孩的身材、地位、处境都显示出来,甚至是一个时代恶劣的背景,队长戏谑、趾高气扬、毫无同情心、见多生死的复杂性格,黑孩是个在这个世界弱小的形象,一一彰显,这可以说是语言的魅力。
其次,人性魅力。不同于其他作家写中国犯错的那些年头,像余华《活着》写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都是写一个大的事件下,人们怎么做,在几乎和历史相似的大框架下,才开始人的叙述,揭示富贵的命运。但是《透明的红萝卜》中,这一切都只是身份,队长,工分等等,都不是只是沾上了一点,更多些了黑孩和其他人的命运,这些人物的鲜活度也就更加鲜明。笔者在此不剧透,自己看吧!
2、《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稿》——一篇"璞玉般"的回忆录
从诺贝尔文学奖说起,便就由诺贝尔文学奖收尾,其实,如前面所说莫言即使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将,也是一个不会被文学史遗忘的作家。这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稿》第一部分写母亲的部分,让笔者想起了胡适的《我的母亲》、史铁生《合欢树》,
首先,他是这样子写得,"我的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44年,他的骨灰,埋葬在村庄动笔那的桃园里……"这是平凡的开头,对于母亲的追忆,从"死"开始着笔,"骨灰",这一意象,为什么不是"坟"?可以说,思念的深刻,但叙述迁坟这一平凡事情,于是,是"生死"概念一开始就被冲淡、掩盖。这才是大家起笔。
于是,在这开头铺垫的很深、深到不可见的悲哀里,莫言开始写,"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你被触动了嘛?一句话,道出中国社会下母爱的本质,这不是夸张,最小、最疼爱,中国不是如此嘛?哪怕作为独生子女,也会有同感。
于是,莫言这个"最小的孩子"开始回忆,开始感恩:"我记忆最痛苦的一件事……""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我最后悔的一件事……",他写了母亲捡麦穗、吃饺子、卖白菜、患肺病的故事,一股子涩味地写出母亲小脚、为活命被抓被扇耳光、饥饿下也会关心老人……一个中国悲剧命运下的女人,一个中国善良的母亲。
看似个人的回忆,实则是莫言对于人性中——母性,或者说中国女人的承重思考和感恩。(作者:没钱买书的阿寂)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