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帝辛伐有苏,胜,获妲己以归。作琼室,立玉门。
自公元前1104年,商王文丁诱杀周公季历,商周矛盾彻底公开。处于双方夹缝中的有苏国为了生存,不得不摇摆于商周之间。公元前1075年,帝辛即位,为了贯彻殷商先易后难,先东夷后西周的战略,保证后方稳固,毅然决定征讨位于肘腋之地的的有苏国。苏护见帝辛来势汹汹,于是决定向殷商献出女儿妲己以表示彻底臣服。
照幽怪:
首先,当时向商王进献美女是各方国的义务。甲骨文中武丁的后妃多至六十多人,这些后妃名多为“帚某”,“帚” 下一 字大都为国族名,如帚周、帚六、帚息、帚妊等,她们都是异姓诸侯向商王进奉的美女。《史记·殷本纪》说:“九侯有好女,入之纣。”讲的就是这回事。由此可见当时殷纣王伐有苏,苏护进献女儿妲己入帝辛后宫以表示臣服是当时礼法的要求,并不是有苏国蓄意为之。
其次,虽然殷商当时已进入父权为主的阶级社会,但在它的某些制度与习俗中却依旧保留了前阶级社会的影子。此时男权尚未发展到垄断一切的地步,形式上的男女平等依然存在。甲骨文资料表明,在家国同构的殷商时期,妻妾与普通臣子之间在法理上并没有相当明确的分工,商帝后妃直接参与了商王朝的政治生活,掌握和控制国家的各种权力,担任着商王朝许多部门的重要职务。她们不仅主持或参与商王朝的一切祭祀典礼,亲自占卜以决定国家大事,而且还直接挂帅率军出征南征北战,讨敌御强,甚至她们还拥有个人所属的领地属邑,亲自经营农业生产。就像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她不仅是君主的妃子,还是军队的统帅,在政治事务中也拥有极大的发言权。
结合以上两点,窃以为,商王的后宫实际上类似于一个诸方国代表组成的“议院”,来自不同方国的妃子代表各自方国的利益表达意见参与政治。近年考古学发现商代部分夫妻死后并不是合葬,而是选择相互独立的墓室和独立的祭祀,这很有可能表明在当时由婚姻关系组成的家庭并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单位,夫妻各自所在部落的利益相比于家庭更占有主导地位。假如这点成立,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上文的推测。
第二回:妲己受宠,帝辛为之作琼室,立玉门。
妲己成为帝辛妃子后,《竹书纪年》中记载帝辛为她作“作琼室,立玉门”,武王伐纣的其中一个理由更是“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可见其受宠信程度之深,并且已经深入参与到了殷商的政治当中。为何商王对一直在商周之间摇摆不定的有苏国之女宠爱到这种地步?而在妲己成为帝辛妃子之后,在对外关系上,商周关系逐步走向缓和,商王先是释放了姬昌,后又赐予西周征伐之权,在对内政治上,则残酷镇压异己使得人心大乱诸贤背离。这里面究竟是不是有妲己的一部分“功劳”在?妲己到底是不是西周和有苏反商联盟所使出的一出“美人计”?
照幽怪:
首先,有苏国自夏中叶便从传统部落发展为方国,商汤灭夏时臣服于商,后又经数百年发展,颇具实力。不仅如此,有苏国位于今临漳境内,正处于殷商京畿要害之冲。而自西伯季历开始,姬周通过讨伐今山西境内的戎狄将势力逐步发展到太行山以西,如果此时有苏倒向姬周,姬周将跨越太行山的阻挠,直接对殷商造成威胁。基于前文所说的商王后妃往往代表着其母国的利益,因此,帝辛对于妲己的宠爱只怕更重要的是想稳固与有苏国的联盟关系,制约姬周。
其次,商周关系缓和本身便是符合殷商利益的举措。公元前十一世纪左右,整个大陆日趋寒冷,以西周为例先是自岐迁于程,后又因“大饥”迁都于丰。西周如此,殷商也是如此。面对西北方向咄咄逼人西周与戎狄,殷商自武丁时期便撕毁与东夷诸部落的盟约,不断向其发起进攻,寄希望于通过占领东南方向淮河流域温暖湿润的土地来摆脱危机。在这样的国策之下,与姬周缓和关系是大势所趋。帝辛即位第一年便升姬昌的爵位为侯,此时妲己尚未入宫。在帝辛即位之后,商周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谐。在这段时期内,殷商对东夷的讨伐虽节节胜利但也元气大伤特别是对所属方国士兵的连征召引发诸方国不满,另一方面却是姬周利用诸方国对殷商的不满合纵连横地位大涨。矛盾再次爆发于“二十一年春正月,诸侯朝周”。商王震怒,第二年“大蒐于渭”,即在姬周势力范围内的渭河举行大规模军事活动震慑诸方国,并在第三年囚禁姬昌。但是显然,帝辛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在姬周作出让步后,帝辛释放姬昌。越明年,“西伯率诸侯入贡” ,商周之间再次恢复平静。
再其次,商王帝辛对内部的残酷镇压并不简单是后世史书中发神经似的暴虐。自商文明诞生以来,对他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黄河水患,也不是来自戎狄入侵,数次关乎存亡的危险皆是祸起萧墙。这便是殷商混乱的继承制度,既有兄终弟及又有父死子继,并由此引发了九世之乱。但是在殷商中后期,商王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意树立起嫡长子继承制。如,帝辛本是次子,但是母亲是王后,因此得以继承王位。而对于王位继承制的改革自然触动了在以往制度下最有权继承王位的人,这便是帝辛的哥哥微子启和叔叔比干。在王室斗争之外还存在着神权和王权的斗争,以及连年征战造成的殷商与诸方国、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此时,这些对帝辛有反对意见的人便群起而攻之。为了镇压这些“反动派”,帝辛决定使用重刑,《竹书纪年》记载“四年,作炮烙之刑”。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时妲己尚未入宫,可见帝辛的“暴虐”和妲己的“撺掇”并无关系。
自妲己入宫,虽然深受商王宠爱并积极参与政事,以至于被周人指责“惟妇言是用”。但令人疑惑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商周关系能一直保持着对殷商有利的“冷战”亚和平状态,并且帝辛也坚定地通过严刑峻法打击政敌推行改革。由此可见,妲己在殷商是站在商王帝辛这一边的,并不是后人谣传中是以姬周有苏为首的反商联盟实行的美人计。
第三回:武王伐纣,朝歌城破,妲己陨灭,苏氏见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领同盟国自孟津出发,在牧野击败数倍于周的殷商大军。不日,联军攻破朝歌,帝辛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也被周武王以祸国罪名杀死。而这时候,另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发生了。殷商失势后,武王命有苏国后代苏忿生为司寇,位列六卿,主管全国刑狱诉讼,并将其封国于殷商旧地温(今沁阳)。何以同出一族,妲己以罪处死而苏忿生则位居要津呢?
照幽怪:
首先,殷商与姬周之间的实力相去并不悬殊。姬周能够在牧野之战一鼓作气击败殷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正如《左传》所言:“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当时殷商主力仍陷于东夷,首都空虚,紧急之间只得征调奴隶参战,这才被姬周一击而中。即使是在西周建立后,殷商仍拥有着巨大的实力,之后武庚之乱更是花了三年时间才彻底平息。因此,在当时情况下,弱者有苏国最可能采取的策略便是两边下注左右逢源,一面嫁妲己于商王让其衷心辅佐帝辛,一面则又和姬周暗通款曲,并且两面都做得极好。
其次,妲己之死很可能是其自愿为之,并不是被周武王处死。先不说有苏国是武王伐纣的大功臣即使妲己有罪也可以以功抵过,仅仅是“有罪无罪”这点便难以决断。当然,从客观上说,妲己对殷商的辅佐是对姬周的阻碍。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妲己辅佐帝辛是指责所在,并无不妥。这点我们可以从《尚书》中看到周人对妲己的态度。《泰誓》中说:“今商王受……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牧誓》中说:“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可见指责的主要对象仍是商王帝辛,连妲己的姓名都没有提到,再加上当时王妃参政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由此可以推论出,妲己之死很可能是出于对帝辛的多年情感,或者是作为王妃这一殷商角色的殉葬。而春秋战国之时史书中所说的周武王杀妲己则有可能是杜撰。
第四回:妲己是如何炼成的之从一国王妃到红颜祸水再到千年狐妖
自华夏文明礼仪渐隆,“妲己”这一代表父权视角下经典女性形象的人物被史家和文人墨客反复鞭挞。她美丽又充满诱惑,是让礼义廉耻伦理纲常沦陷的泥沼;她神秘又带着危险,是令雄心壮志家国社稷致命的毒霜。那么妲己形象的定型又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呢?又是哪些人在这其中立下了不世之功呢?
照幽怪:
春秋文献中的妲己。《尚书·泰誓》:“今商王受……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尚书·牧誓》:“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这两段对于妲己仅仅是一笔带过,可见在当时人眼中,妲己并没有多大过错,错的是商王。
战国文献中的妲己。《国语·晋语》:“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在这一段中,首次指名道姓点出妲己,并且将她于殷商灭亡联系到了一起。但是根据前后排比,我们可以发现,这段话并不是在指责妲己,而是在指责妇女参政的危害。自西周以来,女性权力被逐步剥夺,西周灭亡更使得人们对于妇人干政存在极大抵触。
秦代文献中的妲己。《吕氏春秋》:“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为了迎合当时的父权思想,《吕氏春秋》跳脱出前人对于妲己和殷商灭亡中若有若无的联系,特别是《国语》虽然定罪极重,但是却无任何事实依据。到了此刻,人们已经不吝于直接凭空杜撰出罪证来让妲己进行扰乱朝政法纪的表演了。
汉代文献中的妲己。《史记》: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王子比干谏,弗听……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列女传》大同小异,仅选部分有异于《史记》者作为对比:诸侯有畔者,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比干谏曰:“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怒,以为妖言。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剖心而观之。《史记》相比于以往史书,更注重了文学修养,栩栩如生的场面描写如太史公亲眼所见。不仅如此,仅仅用一句“(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就轻轻松松将纣王所犯的所有错误全部归功于妇人妲己了。刘向所作《列女传》的优点在于敢在前人基础上大胆进行二次创作,不仅加上了炮烙之刑时“妲己乃笑”这样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描写,更是将《史记》还是由纣王说出来的“吾闻圣人心有七窍”的话移花接木到妲己身上。不得不说,篡改历史何其易哉!
唐代文献中的妲己。李翰在其《蒙求》注中将妲己率先解释为狐狸精,从此汉语又多了一个常用词。为何唐人会将妲己称为狐狸精呢,很可能是前人如太史公刘向之辈写得太投入太动情,不知不觉用力过猛,让后人觉得这哪里是人能够干出来的事啊!于是,顺理成章的,妲己就成了妖精,是非人的存在。这样一来,再坏的事都可以往妲己身上招揽了,妲己的形象又一次迎来质的飞跃。
明代文献中的妲己。明代的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可谓是前人泼脏水的集大成者,不仅将妲己在《史记》《列女传》等历史著作里所犯罪行一一保留,并且调整顺序优化结构重新进行整理,还加个更多更新更好的内容。比如妲己说自己能猜出孕妇所怀是男婴还是女婴,要纣王剖开孕妇的肚子验证她的说法。还比如看到冬天有人赤脚在冰上行走,觉得那人的脚一定有特别之处,于是就敲碎那人的脚骨研究。自此以后,妲己的形象就在世人的心中深信不疑了。
第五回:隐藏在“狐妖妲己”背后的思想
为何俗称直笔的史家在记载妲己之时就会选择凭空捏造呢?妲己这一形象为人广为传唱的背后又反映出社会怎样的价值观念呢?现代以来为妲己翻案的呼声不绝于耳又为何没有效果呢?来,我们再次把时间交给帅气的多八安。
照幽怪:
在儒学“妇道”思想未曾提出时,妲己污名化主要是受丈夫帝辛拖累。自古成王败寇,胜利者书写历史。针对先秦时众人对于纣王的攻击,子贡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纣王远没有大家说得那样坏,只不过是因为处在不利的位置,于是天底下所有的恶全都被放到他身上去了。当帝辛遭受攻击时,他的宠妃当然不能幸免。
女祸论和妇道思想的影响。伴随着父权社会的逐渐巩固,妇女越来越少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与之而来便是女祸论,认为妇人参与政治会祸国殃民。女祸论出现于西周末年“褒姒亡国”事件后,后又与儒家妇道思想合流。特别是《周礼》和《礼记》确立了女子“三从四德”的道德要求,从此女性便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任何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都被认为是挑战伦理纲常。因此,像妲己这样不仅妖言惑主甚至越权参政的人更是卫道者的活靶子。
士大夫借古讽今的传统。其实大多数文人对之前的历史并没有多少研究,只是想要借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已。后宫干政意味着士大夫阶层的权力受到挑战,因此士大夫对于后宫干政的典型人物妲己岂能不大加斥责。
迎合普通民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文人墨客在渲染妲己神人共愤的孽行同时,也不忘给她加上了倾国倾城的外貌。这无意间就能够让大多数没有机会亲近美女的普通人得到一种“越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的阿Q式自我安慰,和我一直觉得有钱人心里一定有很多苦一个道理,自然有利于广为流传。
现代为妲己翻案多数站在反对男权的女权主义者立场,最出名的莫过于鲁迅先生那段“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旦己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的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显然,这种话缺少足够的历史依据,直接将殷商时代等同于人们心目中的“男权社会”。更有甚者,在既无史料支撑又无考古依据的情况下直接说妲己是杰出的女性政治家,这种人和上文中所说的司马迁和刘向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结语
爱默生曾说:“所有的历史都是主观的。换言之,历史根本不存在;我们拥有的只是传记罢了。”这句话的谬误之处是将前后两个“历史”的概念给混淆了。主观的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关于历史的记载,同时这种主观性本身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最后,让我们衷心感谢本期来宾照幽怪!
注:
行文中的年代均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所标示的时间。
根据学者研究,“纣王”是周人蔑称,因此改“纣王”为其原名“帝辛”。
如果抛开历史,单纯从演义上来分析,妲己在入宫途中,狐妖吸尽妲己魂魄元气骨髓,附在其身体上。可以说除了相貌,其在宫中所作所为都已不是妲己本人的意愿。
在16岁之前,妲己的命运还算是比较好的,本性善良仁慈,父母爱护有加,而且和文王长子伯邑考还定下了婚约,可以说一切还都挺幸福。然而对于她来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生的太美也是一种不幸。当时的帝辛荒淫无度,费仲为了取悦君主将妲己推荐给了帝辛,差点逼得苏护举兵谋反,幸得文王劝谏(具体原因记不太清了,大致记得两条一是为了一城百姓免受刀兵之苦。二是苏护为人正直忠良,妲己受其父言传身教,可以在进宫后劝帝辛做一个明君),苏护不得已送女进宫。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帝辛由于之前题诗亵渎女娲娘娘,其江山早已注定了覆灭,也正是在这个途中被轩辕坟狐妖附体,彻底丧失了本性。
对于个人来说妲己的人生是悲惨的,成为了当时那个时代背景牺牲的产物。但对于社会她也算间接促成了新时代的到来。
不过好在在新版《封神演义-武王伐纣》里给了她不错的结局:成了女娲的关门弟子。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