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章,吟诗答对,据传讲究格律严谨,引经据典,是必须之遵守,还是仁者智者之论?
题主的题目其实有点不是太明确,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吧:
诗词如果放在一起的话是有特定含义的,指的是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而文章的范围就广了,包括各种文体的著作、作品,如诗歌、戏剧、小说、科学论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等不一而足。
而答对里的对,通常我们称为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对子,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好,先说诗,诗大致可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
所谓古近其实是相对于唐朝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的,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所谓近体,就是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也被称为今体诗,但只是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其实它也是很古的。
所谓格律其实就是古代诗歌创作时在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
如果是格律诗或称近体诗那自然是需要遵守格律的,你总不能用象棋的规则去跟人下围棋吧?而古体诗则对格律要求不严。
再说词,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也称为词格,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也就是说词是有格式格律要求的,必须遵守,不然你写的就不叫词。
再说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联语又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因此,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既然是诗中之诗自然也是有格律要求的,现在看到头条上有很多出对对对的,很多只能说是对句,而不能称之为对联。
至于文章,体裁形式多样,自然没有什么格律的要求,至于说到引经据典,无论任何体裁的文字,能引经据典自然是好的,当为了引经据典而引经据典那就没必要了,文由心生,只要说的都是心中真实的情感,都是很好的。
以下附上两首原创的关于对联和诗词的打油诗,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文中有谬误之处也请指教。
【对】仗需工整,当先字数同,
【联】意相映照,关键看内容,
【知】晓平和仄,还需词性通,
【识】别断句处,最后必成功。
【诗】分古近看格律,押韵合辙顺口吟,
【词】有词牌严限定,字词填入仄平循,
【知】悉诗律明对仗,五律七言妙句擒,
【识】韵需知平水韵,经常运用自随心。
欢迎关注评论!
问题:诗词文章,吟诗答对,据传讲究格律严谨,引经据典,是必须之遵守,还是仁者智者之论?
前言
题主其实提了两个问题:1、讲究格律严谨必须遵守吗?2、必须引经据典吗?老街分开说一下,未必正确,还请大家指正。
一、 格律严谨 必须遵守吗?
我们所说的诗词是指旧体诗词
1、词
首先词必须依照词谱填词,因此必须严格遵守词谱的格律要求。我们看看词谱的内容就知道,填词可不是把字数搞对这么简单。
从词谱中可以看到,字数、字的平仄、哪里押韵、押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等,词谱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说填词一定要格律严谨。
2、诗
诗有两种:近体诗和古体诗。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平仄、押韵、对仗、黏连一处不得有误,即使是变格 和拗体,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近体诗一定要格律严谨。
古体诗不讲究格律,押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但是古体诗也有一些要求,例如押韵的规则、换韵的规则等。详细内容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08-古体诗可以不讲平仄只押韵吗?》。
二、必须引经据典吗?
1、用典
作诗不必一定用典,例如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就平白如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引用经典是作诗的一种手法,因为诗词都是精简的文体,用典可以丰富诗歌的内容。
2、用词用字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就是诗词中的用字和用词,古人都很讲究,传说刘禹锡作诗不用五经中没有的字。宋《邵氏闻见后录》记载:
刘梦得作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咏》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这件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过红杏尚书宋祁还把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诗里可见不是空穴来风。“题糕”后来竟然成了典故,在后人的诗句中屡次被提到。
我们作诗时也要注意,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古意,就不要用古人没有用过的词语。例如干部、警察、革命等现在语慎重使用。
结语
简单说,进什么庙拜什么佛。诗词文章有各种体式,如果作近体诗自然要按照格律来,如果作词当然要依照词谱,学人作赋就要按照文赋的规矩来。
如果作新诗,当然按照新诗的形式写。写小说就不能学古人之乎者也,否则读者看不懂就没有市场了。
@老街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