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这在生活中很常见。常言说,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这种人。这种人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缺乏更全面更深邃的思维,就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就敢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超常的自信。学过机械制图的人都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物体,会得到不同的影像,其实生活中的事情也一样,从不同的维度审视同一事情也会得出差别很大、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知识贫乏的人不懂得多维度地看待问题,更不懂得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直观地看问题,还以超常自信、不容置疑的口吻作出自己的评判,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不自知,为了坚守自己的正确而拒绝别人的评议,拒绝认错。这种人的问题在于,他被日常的习俗和经验像一个坚硬的套子一样紧紧地罩住,自己完全无法挣脱,却还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生活中还有一种人,他自己不懂,凭借他已有的经验认定别人也不懂,于是就自信满满地讥嘲、讽刺别人发表的意见。不久前我在回答问题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个别人并不批驳我的观点,却挖苦说,你若真是“退休职工”这个水平还可以,如果不是就回去多读点书再来;另一个人更是胡说八道地出言不逊,出口伤人,我客气且有理有据地以正言相告,讲明道理,指出其错误,二人皆不再争辩。我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但是我说不准的就不说,或者表明分寸,只有认准的东西才能以肯定的语气来表达,以便减少和避免表达上的疏陋和不严谨。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清楚地知道别人有理,自己是在胡说八道,强词夺理,却仍能自信滿满地胡搅蛮缠,一赖到底,这是在现实环境中长期操练出来的奇葩,这里略而不论。
生活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作为一个非专门研究人员,也很难对现实生活中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的现象进行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地列举描述,只不过闲暇时答题以充实生活,消磨时间罢了。
把自信与自负都分不清,提出这样的问题,会让人笑话的。
自信,必须是知之甚多的结果。因为,知多可以看远悟深,识天理,知未来,智慧超群,能力过人,等于说有自信的资本。而知识贫乏,一定是只有自我,目光短浅,才疏学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听不得一点批评的声音,还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凭着背靠大树得荫纳凉,然后牛皮哄哄的自吹自擂。这种人不可能有自信,因为离开了依靠,他瞬间玩完。
或者说,自负的人不可能知多见广,这是因其胸怀狭窄,目光短浅决定的。等于没有大海一般的胸怀,是容不下知与识的。也就是,知和识是两个层次的展现;知,是知道,识,为识别,像一个人的健康身体可以把食物进行分解,取之精华,弃之糟粕,营养自身。这样的有知才能算学有所成,不是什么文凭、学历可以证明谁学识渊博的。
自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人品行,实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能力不仅仅是才华在闪烁,更是有一种支持的力量在烘托,即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是也。
所以,知识贫乏不可能是富含理智的自信,充其量是盲目自大的顽固。或者,我们在很多方面正是因为分不清自信与自负的不同,才至于我们守着人类最智慧勇敢的民族,却蹒跚学步于别人的臀后,拿不出一点自豪来。重要的是,我们历来不缺少所谓的“才俊”,他们该是学识渊博了,怎么样呢?有什么卓越的成就来写著他们的自信呢?
想想吧,真的很耐人寻味。
这种人和成语夜郎自大情况差不多,因为夜郎国的人没见过大国,所以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大国。
一个人生下来,什么也不知道,相当于四周一片黑暗,黑暗代表未知。
一个人知识面的大小就好比是人周围可见的亮圈大小,知识面越大亮圈越大。
光亮圈是已知世界,光亮圈外的黑暗是未知世界。
假如新生儿会提问,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妈妈在哪?这个能吃吗?之类的问题。
随着孩子长大,对周围进行探索与学习,知识逐步增加,周围的光亮圈也增大,光亮圈代表个人的知识面,光亮圈越大,光亮圈(已知)与黑暗(未知)相交面也就越大,更加感到未知的东西太多自己知道的太少,所以就越谦虚;而知识面小光亮圈小的人,光亮圈与黑暗相交面小,他接触到的未知世界反而少,所以他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多。
比如一个孩子,只会问简单的问题,水为什么会流动?太阳为什么发光?
对于一个没读过科学书籍的文盲,他的问题也很少,比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干旱?之类简单的问题,因为他的光亮圈小,接触不到更多的未知世界。
而一个物理学博士,知识面光亮圈大,已知和未知相交面就大,他会觉得未知的东西太多。他可能会问为什么空间会变形?为什么光线会扭曲?量子是怎么纠缠的?太多太多的未知,他就变得谦虚。
而当孩子和没读过什么科学书的人弄懂了为什么太阳会发光,为什么水会流动,为什么会下雨之后,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多,反而很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