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回答一次哦。
在《红楼梦》诸多出家人中,有一部分出家人是在在经历了尘世一系列的遭遇和变故之后,勘破尘世而遁入空门中。宝玉和惜春是这一类出家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出家是在经历了贾府由盛而衰的变迁之后,遭受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带着对尘世的失望而出家;而另外一部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出家人则与他们有所不同,作为被买卖的“商品”,他们的命运不在自己的手中,他们的出家完全是由别人安排,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智能、芳官等人是这一类出家者的典型代表。
关于他们的来源,书中有很清楚的描述:“为迎接元妃省亲而去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他们出家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贾府的手中。虽然他们的身份存在巨大的悬殊,但是他们在出家的选择上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点,冥冥之中,他们的出僧入道皆有一种宿命感,或多或少地带着一些无奈。贾宝玉与贾惜春等人的出家带着无法扭转家族颓势的无奈,而智能等小人物的出家则更多的是对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无奈。
处于社会上层的贾宝玉,贾惜春和妙玉三人的出家具有共同性。三人作为仕宦人家子女,出家的命运本不应该在他们身上展现,但三人的命运最终却与他们作为侯门子女本应该有的命运相反。他们最终都无力扭转整个家族破败的颓势,或是为求自保而出家,或是为了逃避现实而选择出家,或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而出家。贾宝玉的出家历程伴随着他对人生真谛的痛苦体验,贾宝玉衔玉而生,其出生本颇具传奇色彩,且作为贾母最为疼爱的孙子,可谓集贾府诸人宠爱于一身,除其父贾政对其读书功课的严厉要求使其略感约束和畏惧之外,其他皆是无忧无虑,直到林黛玉进入贾府,二人开始接触,贾宝玉的少年心境在此时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其对林黛玉的情窦初开,还有在这个过程中,贾府中人事变化,逐渐长大的贾宝玉渐渐开悟,其内心的虚无意识和对人生的感悟逐渐显现。
在第十九回中,袭人以自己可能会离开贾府来试探贾宝玉的时候,贾宝玉就对袭人说道:“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
宝玉要化成灰,化成清风的比喻,实际上是他悟的体现。所以他但愿无形无迹,无知无识,回归自然,了其一生。太平闲人对此段话点评曰“造语石破天惊,其究竟乃一空字,映照宝玉出家,袭人自去。”在第二十一回,宝玉阅读《庄子·胠箧》的时候,这种人生的虚无感更加强烈,于是他便趁着酒兴,写下该文的续篇,他一觉醒来之后,“竟不知所之”,并“付之度外”。到了第三十回左右,宝玉便常把出家挂在嘴上,屡屡提起要做和尚的话语:
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护花主人王希廉为此评曰:“宝玉向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是以谶言作伏笔。”在接下来的第三十一回中,宝玉再次提到了做和尚的话语:
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道怎么样,我就先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
宝玉屡屡提及做和尚的事情,这是他随着对现实生活的体悟而逐渐萌生出来的想法,鲁迅先生曾有过这一样一段话对此进行评价:“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无常’觌面,先有可卿自经;秦钟夭逝;又自中父妾厌胜之术,几死;继以金钏投井,尤二姐吞金;而所爱之侍儿晴雯又被遣,随殁。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正是在领会了这样的悲凉变迁之后,宝玉萌生出了出家的想法。
全文请移驾:贾宝玉离尘出家是为了避世,还是突发偶然
***/i6632089641346400775/
谢请!红楼梦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复杂,内容包含门类最多的小说!贾宝玉经历了感情和家庭的突变后,看破红尘,疯疯癫癫痴痴傻傻的出家了!出家去了哪呢? 根据书中描述的贾宝玉有一块玉,时刻挂在胸前!这块被叫做 通灵宝玉 的石头上正面有字说:莫失莫失,仙寿恒昌!这里很明显的隐喻着贾宝玉将在寿昌寺出家! 寿昌寺,在江西黎川县。寿昌是指无明慧经的寿昌系。是明末清初活动在江西黎川县的曹洞宗的支派之一,是反清复明的组织! 很显然,曹雪芹对清政府的不满,暗指贾宝玉去了反清复明的组织,成为一名反清复明的战士!是作者曹雪芹的理想中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