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来说,不仅是一场危机,更是一场考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是,病毒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并以这场疫情为契机,化危机为机遇,化风险为财富,为中国应对各种风险危机、建设更加光明强大的未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战演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虽然尚未结束,但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第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防御重大生物风险的能力将会获得新的突破。 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一次实战检验,既显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性和成绩,也暴露了其中的不足和缺陷,为未来加快完善和改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了活生生的数据和资料,并为数字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危机管理、风险防控中的运用和作用发挥提供了现实依据,为中国化危为机、化险为夷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这是SARS之后再一次向中国敲响了生物风险危机的警钟,促使中国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
第二,人们的价值观念将出现新的变化。 危急时刻最能显现人性的弱点和光辉。新冠肺炎病毒引发于野生动物的结论已经得到证实,长期以来人们奉行“万物皆为人食”观念,贪食野生动物而导致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各种病毒传染于人类,这次疫情后,无论从立法上还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动物伦理、价值观念上,都将有大的改善,人们将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野生动物。这次疫情防控阻击的实战,不但凸显了人的诚实、善良、正直、公正、爱心、勇敢的人性光辉,而且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将有一个新的升华,人们发自内心崇敬那些不怕牺牲、舍小我为大家的奋战在全国各地平凡的医护人员、战士、农民、工人,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的战斗者、志愿者、捐赠者,他们无欲无求、默默无闻所作的一切,显示出了人与人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人们的注意力焦点从权力、财富、名气转向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第三,新业态、新零售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人员隔离、商场、批发等人与人能够直接接触的服务停止、交通不畅,但整个社会秩序井然,人心稳定,商品供应充分,粮食、蔬菜、水果等事关人民民生的商品价格平稳,新业态、新零售居功至伟。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形成一体,几乎覆盖了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一切生活物品100%的需求,精彩地体现了在非常时期新业态、新零售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政府机关通过线上进行协调、指挥和调配,保障政府以及各地援助到疫区的物质源源不绝地供应,同时通过线上保障生产和消费的精准对接、高效调配;在疫情稍有缓解之际,又适时启动线上办公模式,那些不需要到现场的业态,诸如网红、自媒体等,大量人群开始在家办公。疫情防控期间得到检验并且行之有效的新业态、新零售,疫情过后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线上能够实现个体协同的办公软件将会加速盛行、加速普及,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一个具有活力的个体中国、在线中国将会迅速崛起,中国将成为引领全球在线办公、新型办公的标杆。
第四,生物医药技术将得到大发展,中医中药的重要性将得到提升,以健康为中心的产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 疫情爆发后,中国的医务工作者,面对这种尚未认识的新型冠状病毒,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症施治,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尤其是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古老的中医中药是保障人们健康、维护人民生命的宝藏,也警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保持健康。此次疫情作为一次生物危机管理的实战演习,促使人们提升对病毒的识别、判断、应对的能力,同时也检验了中医中药在这种突发的生物风险危机爆发后的效果,推动政府和科技界、医药界加大投入,加强对医药、医疗技术的攻关。因此,未来中国将会出现一批高品质的疫苗,生产出一批像青蒿素、盘尼西林等应对疾病的医药。
第五,中国的协同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与时间竞争、与速度赛跑的实战演习,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胜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协作、大调度、大运转。中国人曾长期被诟病“一人是龙三人成虫”,缺乏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以事实粉碎了外人对中国人“缺乏合作精神”“不善于协调”的诟病。14亿中国人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自我隔离,而生产、生活、交通有序管控,社会秩序不乱,线上线下、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运转,没有合作精神、缺乏高水平的协调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疫情过后,人们总结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成功,必然不会缺席中国合作精神提高、协调能力提升这一话题,同时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速度和自信。可以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成功,将会是中国人的自信能力乃至中国文明水平的转折点,世界一定会对中国刮目相看。
“宅经济”令哪些商品“疫”外走红?理发器、打蛋机等上榜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民宅在家,“宅经济”迅速走红。除了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抗疫用品热销外,由于在家办公、在线教育、云娱乐的兴起,也让一系列以往与“爆款”无缘的商品“疫”外走红。
前不久,电商平台拼多多发布“宅家十大热销商品”榜单,教辅教材、理发器、瑜伽垫、打蛋机、吃鸡神器等十件商品上榜。
2月3日,各地中小学生陆续在网上开课,超2亿学生集体上线。学生们忙着上网课,家长们除了抢菜、抢口罩,还需要抢打印机。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自春节开始,打印机销量增长迅猛,同比增幅已超200%。受到影响的不光是学生,很多上班族也开启了远程办公模式,家庭办公用打印机销量同比增幅也超过100%。
与此同时,购物平台上其它学习用品,如护眼台灯、看书架、U盘、平板电脑、耳机等商品的订单数也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同比涨幅超过140%。
宅在家里,理发也被大家提上日程,民间把“二月二”称作“剃头日”,可至今大部分理发店还没有开始营业。于是,不少消费者决定自己动手——购物平台上,“理发器”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
拼多多上,理发器搜索次数同比增长410%,包括飞科、奥克斯、志高等品牌在内的数十款理发器销量同比上涨290%。
宅家战“疫”的日子里,不少人开启了厨艺速成之路。据天猫国际数据,春节假期至今,进口厨房电器、有机蛋糕粉、健康核桃油等产品的消费需求明显增长。其中,和面机销售同比增长400%,面条机同比增长280%。
与此同时,打蛋器也登上厨具类畅销榜。有平台数据显示,打蛋器销售量同比增长260%,搜索次数同比增长310%。
疫情之下,方便面“疫”外受宠,相关食品股受到资金追捧,日清食品、康师傅、统一等的股价涨幅靠前。春节期间,京东平台仅方便面这一品类就售出了1500万包。
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3年,国内方便面市场曾经历了“黄金十年”。但是,在此之后,国内方便面市场开始走下坡路。2017年后,方便面市场稍有回暖,但距离2013年的峰值仍有较大距离。如今,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方便面再次火爆。
此外,挂面、榨菜、速冻水饺、自煮火锅等食品也格外受欢迎。据淘宝数据,近期,平台上排名前五的热销食品中,螺蛳粉、自煮火锅排名第一、第二,速冻水饺排名第五。
有券商指出,在家庭消费需求增长、消费便捷性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复合调味品及速冻食品处于发展红利期。而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宅居在家,短期增加了对耐储及方便食品的需求,加速培养了复合调味品和速冻食品的消费习惯,有利于行业成长。
疫情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拼多多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瑜伽垫等瑜伽装备订单量显著增长,是去年的3.5倍。脚蹬拉力器、臂力棒、握力器等中小型健身器材销量比去年多了一倍,大型健身器材销量也迎来上涨。
手机游戏则成为年轻人的主要消遣。拼多多上数款游戏辅助设备销量累积突破10万。
这些过往与“爆款”无缘的商品,疫情期间意外畅销。对此,有消费研究者认为,这些商品的意外畅销,其实是当前及未来新消费势能即将释放的信号,预计疫情过后,中国消费市场还会迎来更大的反弹。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港媒:中国在两次疫情中学到了什么
香港《南华早报》3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公共医疗系统从SARS和新冠肺炎的两次冠状病毒暴发中学到了什么
2003年初,当最初有发热、咳嗽和胸痛症状的患者出现在和睦家医院急诊室时,这家北京当时最大的民营医院的医生们对如何应对这种神秘疾病一无所知。他们向中国政府以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求助。官方最终将这种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17年后的2020年,中国再次成为一场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
和睦家医院首席执行官李碧菁(Roberta Lipson)说:“就建立预防系统和提高公共卫生意识方面而言,SARS是对政府和公众的一次警醒。”这促进了中国公立医院的巨大进步,公共卫生数据透明度也大幅提高。“新冠肺炎来袭时,政府一开始就为我们提供了出色的指导。”
应对新冠肺炎的暴发是中国从SARS中吸取教训的典型例子。尽管出现了最初的否认,但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建立隔离区,控制病毒的传播。当局不计成本地建造护理设施。众所周知,在10天内建成了一座有1000张床位的医院。
中国在医疗领域变化巨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出现爆炸性增长,税收增加使国库充盈,从SARS暴发的2003年至2018年,中国公共部门的医疗保健支出增长了近14倍。政府还能为国民提供全民医疗保险。2009年开始的一项持续6年、耗资8500亿元的计划,最终为中国公民提供将近100%的医疗保险。世卫组织与世界银行2019年3月联合发布的报告《健康中国:深化中国的医疗改革》称赞了这一成就。
效益逐渐扩大,卫生服务的使用增加了,而造成“低收入人群贫困的主要原因”——医疗自付费用下降了。截至2018年,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为77岁,从1960年以来增长了34岁。根据上述报告,富裕国家花了中国两倍的时间才实现公共卫生保健方面里程碑式的成就。
不过,该报告也发现,中国医疗保健体系过于“以医院为中心,分散且追求数量”。患者不爱去普通医生的诊所就诊,即使是常见的感冒、胃痛或头痛,也要去大医院寻求专科治疗。各医院的负担不成比例,8%的医疗系统要应付全国超过一半的患者。
中国没有足够的医生,平均每1000人有1.8名“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这一数字低于美国的2.4名、英国的2.8名、日本的2.4名和新加坡的2.3名。艾意凯咨询(L.E.K.)合伙人海伦·陈说:“中国缺乏基于社区的初级医疗服务。现在,中国政府正设法改变这种状况,比如要求大型医院的医生轮换到较小的医院和诊所,帮助农村医生提高水平,使医疗资源分布更均匀。”
你的问题是:这次疫情给中国敲响了哪些警钟?
我的思考是:第一、预防重大公共卫生紧急突发事件报警机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一旦发现疫情等公共卫生重大事件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向国家最高层(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报告,以便国家最高层迅速作出重大决策,同时,也要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有关疫情情况,以便获得国际有关组织的支持。
第二、从这次武汉疫情发生后,开始一段时间,出现“患者等候病床,不能及时入院治疗"的情况,暴露了我国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方面的短板,医疗设施、设备储备不够用,医疗物资储备不够充足,这方面的生产企业还有扩大和提升的空间。
第三,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规模、质量还有需要增加和提升的空间。
第四、就全体公民来说,普及防控疫情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保护好野生动物,保持和维护好公共卫生安全等等,都非常重要,这次疫情发生后,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就是全民戴口罩后,公共场所多次清洁消毒后,人与人保持距离后,感冒发烧的患者减少了很多,你感冒了,发热了,就有人怀疑你是否被感染新冠病毒,就必须去指定发热门诊去检量体温,做试剂盒检测,这样,感冒似乎都被吓跑了,其实,是全民预防感冒的意识大大增强了,所以,春节之前,医院也好,社区诊所也好,感冒发烧挂针挂水的患者很多,二月底,三月初,感冒发烧患者一下子减少很多,社区诊所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人满为患了。所以,普及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十分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