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人物 。他既残暴,也仁慈 。他力能举鼎,勇冠三军,又柔情似水,用情专一 。用今天的观点看,他是一个矛盾体,是制造悖论的大师。
项羽之残暴早已被记入青史,称得上骇人听闻。秦将章邯率20万人马归降于项羽,仅仅因为听到一些流言蜚语,他就下令将这20万降卒全部坑杀,其凶残冷血,戾狠嗜杀,直追活埋40万赵卒的秦将白起。
项羽率楚军攻打外黄县时,守城将士先拒后降,归附得稍晚了些,项羽暴跳如雷,发誓要活埋全城15岁以上的男丁,多亏有人冒死说服了他 ,成千上万的无辜者才幸免罹难。
项羽率军打到咸阳,离问鼎天下只差一步之遥了,却莫名其妙的要折返楚地老家,有人用带有戏谐的口吻规劝他,都说楚人喜欢沐猴而冠(形容猴子戴上了人的帽子,但终究不是人),今天见大王的行为果然如此。项羽听后大怒,把那人扔进了一口沸腾的开水锅里,活烹了。
项羽的凶暴令人发指,可他的仁慈比其残酷有过之而无不及。鸿门宴上他本该果断地除掉其主要竞争对手刘邦,然而他却犹犹豫豫,还大发妇人之仁,不忍下手,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刘邦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他有多次诛杀和自己争天下的死敌之良机,但他遵循的是一条与其他不择手段者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而且从不变通,一条道走到黑,至死不改。
项羽悍勇无敌,是秦末诸雄中武力值最高的勇士 。他以摧枯拉朽之势,只用3年时间就消灭了强秦,诡异的是,之后他又用5年的时间毁灭了自己。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但他只能算没落贵族,其家族的荣耀早已是往日云烟了。秦汉之交,项家早已败落,项氏叔侄的地位并不显赫,而他仅用3年时间就摧垮了大秦,建立了王霸之业,自号西楚霸王,挡者灭,击者服,顺昌逆亡,不可一世。然而他勃兴的快,灭亡得也快 ,临死前也没反思到自己的败因。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有28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从骑曰:‘吾起兵至今,8岁矣。身70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死到临头,他还要极力证明是天要亡他,而不是亡于人。项羽的辉煌胜果与惨痛败亡,都是匆匆来去的。
项羽虽“力拔山兮气盖世”,骁勇无敌,然而他又很优柔寡断。正是性格上的软肋,才使他败与有流氓习气的刘邦之手。
鸿门宴后,项羽仍有机会,但他还是一次次坐失良机,最终将战争主动权交给了屡战屡败的刘邦。
最后他祈求和刘邦决一死战,刘邦却不入套,予以坚辞,避而不战,楚霸王威风扫地。昔日刘邦在穷途末路时,曾屡次祈求项羽放他一条生路,项羽每次都有求必应,一次次纵虎归山;而项羽仅祈求过刘邦一次, 却被刘邦冷脸给拒绝了。项羽只善于在疆场上浴血厮杀,玩政治却好比3岁幼童,场外功夫实在太差了。
项羽在很小的时候就胸藏奇志,他看到秦始皇的巡游车队时, 曾自信的说:“彼可取而代之”。意思是我将取代秦始皇。
项羽确实曾是最有希望取代秦始皇的人。但机会近在咫尺时,他却以“衣锦还乡”这个荒唐的理由率军东归,稀里糊涂的放弃了取代秦始皇如探囊取物般容易的绝佳机会。
他率军攻占秦都咸阳时,见巍峨壮丽的秦宫皆已被战火焚烧成一片残垣断壁,于是想返回故乡楚地(项羽是楚国下相人,在今天的江苏徐州宿迁 )。关于这段历史,《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都可以为霸。’......项王见秦宫室皆已烧残破,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眷恋故乡,把乡情看得比皇权还重,也算赤子之心。
项羽痛恨秦始皇的暴政,所以将象征最高权力的阿房宫付之一炬。他似乎不在意已经得到手的皇帝宝座,率军浩浩荡荡东归“衣锦还乡”去了。
刘邦却不这样想。他率汉军迅速西进,很快就填补了项羽撤走后所留下的巨大政治真空。项羽种树,刘邦摘桃,历史充满着黑色幽默与魔幻色彩。
项羽有贵族气,刘邦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贵族斗不过流氓,在中国历史上屡屡上演。项羽的政治理念是维护春秋战国时的分封制。灭秦后,他并没想到统一天下,登基称帝,而是大肆分封诸侯,自己只满足于做个名义上的诸侯王。深谙权谋、野心勃勃的刘邦可没这么天真,他不会轻易让项羽如愿。项羽过于磊落,他忘了分封制并不等于简单的划地封侯,作为分封制的基础,制度、礼仪、文化必须一并继承下来,否则,分封制就没有强大的支撑力,而变成空中楼阁。项羽勇则勇矣,文化底蕴却严重不足,对历史大势 、社会发展的潮流认识不清,阻碍了他审时度势、看清问题本质的视线。他还想逆潮流而上,维护早就搞不下去的古老分封制。
项羽竭力维护周朝以来分封诸侯的政治制度,为此甚至不惜牺牲取代秦始皇、君临天下的机会。正是由于对于分封制的痴迷而使项羽变傻、变呆,一次次地放过劲敌刘邦,一次次地犯低级错误,把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
他驰骋疆场,奋力搏杀,目的不是为了把天下大权全部攫于己手,而是把权力分给诸侯们,自己只想要对诸侯的松散控制与发号施令权。或许是因为痛恨集权专制,亦或是不想重蹈秦始皇覆辙......总之,他没有立刻取代秦始皇。
但在当时群雄逐鹿、暗流汹涌的大环境下,能这样想的恐怕仅有项羽一人。其主要政治对手刘邦却一心想要扫平天下,攫取像秦始皇那样大的权势。
项羽在战场上没有对手,在政治上却过于幼稚,他只会打仗,只会以力服人,论武力他天下第一,论权谋,他却不及格。项羽之败,败在政治上没有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不择手段,没有一坏到底,这就种下了后来失败身亡的种子。封建集权政治是毫无底线也没有保留的,一切以囊括所有权力为目的,所有的口号都不过是手段而已,绝不是最终目的。刘邦对此心领神会且身体力行,项羽却完全不懂这些。于是他在几乎马上就要触摸到权力宝塔的塔尖时放弃了,刘邦笑到了最后。
【网络配图】【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项羽不做皇帝,而是分封天下,原因是当时项羽的政治观点和多数贵族一样,还是倾向于恢复过去的分封。
中国从传说中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春秋战国,三千年都是分封制度,神州大地邦国林立,名义上的天子,无论是三皇五帝还是夏商周朝,他们都只拥有政治上的尊荣和名义上的最高权,以及一块直属的领土。各地诸侯,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自行其是。直到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后,才废黜分封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然而秦始皇本人过于残暴,秦二世变本加厉,这使得新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在六国人心中是一个暴虐的存在。而对项羽代表的这些六国贵族来看,中央集权的帝制,就和秦朝一样,是残暴邪恶的象征,必须摧毁。还是过去的分封制度好。
所以项羽追求的其实是先秦的最高荣耀。他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然后把天下分成十九块,自己担任西楚霸王,另外分封了十八个王。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项羽并不是旧秩序的捍卫者。他只是从形式上希望采纳分封制度这种实行了三千年的旧制度,但并不打算为已经灭亡的周王朝或者战国六雄续命。所以他分封的十八国,并没有遵循过去的格局,而是把各国都拆散。很多地盘分封给他关系比较好的将领,他自己的西楚国则是极为庞大,是凌驾于各国之上的庞然大物。
而项羽这种分封,首先就引发了各国贵族和反秦将领的不满。分封结束才两三个月,天下又是烽烟四起。而项羽也终于在战火中丧去了自己的国家和生命。
取而代之的刘邦,作为一个底层出生的聪明流氓,这才意识到分封制度的不妥,决定沿用秦国制度,加强皇帝的中央集权。这在历史上,同样是划时代的突破。但即使如此,刘邦还是封了大批同姓王。真正开始削弱藩国,是从他孙子汉景帝才开始,到他曾孙汉武帝才基本完成的。
可以说,分封到中央集权,本身经历了百年以上的过程,项羽只不过不具备这种变革者眼光而已。没什么诟病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