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蜂窝敷设材料和谐振导线网这两种隐身方式,但是代价太大,不适合战斗机使用
在早期隐身技术探索过程中,特别是隐身涂料未成熟时期,人们也探索过多种不同的隐身原理,但现在大多已经放弃。
蜂窝状敷设材料是相对比较成功的隐身方式,这种技术也已经成功的在F-117A夜鹰和B-2A幽灵上成功应用。
现在人们测试无线电等电磁设备时,通常用到一种实验室叫做“微波暗室”。用尖椎型铁氧体海绵材料作为房间内背景布置,他将空气和机体表面导电率平滑的连接匹配起来,无线电波照射后被逐层吸收,基本上不形成背景反射。
微波暗室
蜂窝状敷设材料的隐身原理就是把这种“微波暗室”的隐身原理搬到飞机上。他使用重量更轻,吸波能力更强的席夫碱基盐类化合物作为材料,制造小型蜂窝状柱体材料,然后用用凯夫拉透波材料作为表面,这样就在飞机机体表面制造出“微波暗室”。
1999年,F-117A被南斯拉夫击落,使的这种复杂的蜂窝状敷设材料被曝光
不过由于尺寸和体积限制,这种敷设材料只能对付X波段毫米波雷达,B-2A幽灵轰炸机的表面蜂窝状敷设材料可以吸收毫米波99%的能量,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显著。这也是为什么说F-117A和B-2A的实际隐身效果要远超过F-22等隐身战斗机的原因所在。
维护保养B-2机体表面
但这种隐身材料占用体积和重量都相当大,对于战斗机来说代价太大。不过更大的困难还是维护成本上,蜂窝状材料必须要定期清理和保养,时刻保持蜂窝结构的空腔内完整和干净。像B-2A幽灵轰炸机这样保养一次就要花掉1100万美元,这还是十多年前的报价,即使是美国也难堪重负,这也是F-117A和B-2A提前退役的原因所在。
另一种隐身技术,谐振导线网是最早进行探索的隐身技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进行试验。这种隐身技术是在飞机机体表面布置一层导线网,在飞机表面产生一层电磁波,用来干扰和对消对方照射过来的雷达波。
U-2高空侦察机在1957年进行的“彩虹”隐身试验,在飞机机身表面敷设一层导线网
这种隐身技术只能说是可以对付早期的雷达,随着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提升,很快就没有效果。而且这种隐身方式相当耗电,外置的导线层也大大增加飞机的飞行阻力,所以并没有投入实际使用。
此外,还有一种就是俄罗斯一直吹嘘的等离子隐身技术。利用等离子体可以吸收电磁波的特性来实现隐身,这种隐身技术一度被吹的神乎其技。但最大问题在于,要想产生等离子体需要用等离子发生器将空气电离,加热到108K以上温度,耗能会非常厉害。如果普通飞机想要用这种方式实现完全隐身,能耗上完全无法承受。
不过理论上,一些重点部位理论上可以应用这种隐身技术,比如进气道。此外这种方式也可以应用在弹道导弹上,以增强应对反导拦截能力。
总之,隐身方式虽然不少,但对于战斗机来说,依靠外形和隐身涂层还是代价最少,性价比最高,最适合战斗机所采用的隐身方式。
自F-117隐身战机投入使用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内,从最早的只有美国一家掌握隐身技术,到如今中俄以及其他军事强国也已经实现隐身战机的装备以及研发,现代隐身技术可谓经历了飞速发展。然而,世界首型隐身战机诞生30年后,我们可以注意到,以F-35、歼-20为代表的新时代隐身战机所依赖的主要隐身手段无非还是设计隐身外形和刷涂隐身涂料这两种,只是得益于时代的进步,相关的技术应用和设计更先进。
而除了这两种主流隐身手段,目前,世界主流军事强国还在开发吸波隐身效果更好的等离子体隐身。相比目前现代隐身战机采用的低可探测性外形和隐身涂料材料技术,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优点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原理是使用直流辉光放电技术或者强电离气体放电等方式产生等离子体,并通过等离子体发生器使大量等离子体可以覆盖在战机以及其他军事武器上。
由于等离子体在面对雷达无线电波照射时,等离子体几乎能够吸收散射全部的探测波,使装备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战机在被雷达探测时的RCS值可以降低至原来的1%水平乃至于更低,甚至于在理想情况下,像P-51这样的二战螺旋桨战机,也能够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对现代探测雷达的隐身。
而且,等离子体可以吸收多种频段波长的雷达波,像最近几年兴起的谐振反隐身雷达、长波反隐身雷达、低频反隐身雷达对将来应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战机基本是无效的。并且,由于等离子体几乎可以覆盖整个机体,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哪个方向的雷达波,应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战机都可以免疫,这种全向隐身是现代隐身战机仅凭借外形和材料技术很难做到的。
其次,就如上述提到,无论战机的外形是什么,哪怕是砖头上绑了个发动机,只要有等离子体技术,即便目标近在眼前,雷达也不可能发现目标,这意味着,设计师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有利于机动和飞行的气动设计上,而不是气动和机动向隐身妥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覆盖战机的等离子体在物理上,其重量基本可以忽视,所以说,等离子体完全不会影响战机飞行。
该隐身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由苏联首先引领发展,美国随后跟进。受到时代技术水平的限制,早期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主要停留于理论验证阶段,直到90年代,美国休斯顿实验室才完成等离子体技术的室内实验。实验证明,在等离子体的覆盖下,一个长13CM的具备强反射特征的物体能够在4~14GHZ频率的雷达波中,注意不是正面照射,而是被雷达波从各个方面覆盖,这个长13CM的物体在等离子体的包裹下,惊人的降低了99%的雷达回波信号,使一个根本不具备任何隐身特征的物体在雷达上实现了对全方位雷达波的隐身。
随后,在1997年,美国国防部表示大力支持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和在飞机以及卫星上的应用。与此同时,俄罗斯克尔德什研究中心亦在9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等离子体相关技术的实验,而目前,中美俄三国据悉都已经完成等离子体制造器产品的一代和二代实验,但是,在第三代实用型等离子体制造器的研制和发展上,尽管中美俄乃至于法国在相关技术的发展上都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并实现了众多创新,然而,由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目前存在的众多问题。
比如,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体积仍然很庞大,而且需要大量的电量。而战机不同于战舰,难以获得类似的综合电力系统的加持,因此,未来各国如何实现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机载发电机的的小型化值得观望。此外,还有种种有待攻克的技术难题。恐怕要很久以后的的将来,我们才能看到等离子体技术实用化在隐身战机上的实际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