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读书的娃她爸】观点(第22篇):
再次看到“儿童教育”这个一言难尽的深刻问题,不禁让人深思。如这位家长所言,我在三年前也同样是这么考虑的,感同身受!
然而,在我经过三年多的专业学习后,再一次深入思考:
★在家长眼里,什么才是最好的呢?真的能给到孩子最好的吗?
★当我们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目标和期望值太高了?
已经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恐怕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最好!
原因我们来一一分析:
原因之一: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小孩。我们需要接纳不完美。
原因之二:这个“最好”有多好?这个好的程度和父母的实际家庭状况有很大关系,和经济水平有关,和父母的社会地位有关,和家庭的生活环境有关,和为孩子选择的学校有关,和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有关,和父母掌握多少科学养育方法有关,和父母所受的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关,等等。
原因之三:就算这些“最好”都具备,这样教育孩子,就一定会如你所愿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吗?我想不尽然,孩子不是机器人,不是输入一个程序就必然会出现一个相应的结果。这还要看你是否把一个合适的种子种在一块合适的土地里。比如说,如果孩子是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可是家长却要让他去学体育、学美术,那么就相当于封死了他本身擅长的那条路。那结果会怎样呢?你在美术方面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结果可能开不出最好的花。
原因之四:有些父母在自己人生中没有实现的愿望,却拼力让孩子去实现。我们要不要思考一下,孩子想走这条路吗?他自己愿意吗?他对这件事有压力吗?他愿意为了你而去努力达成这个目标吗?还是他更想选自己喜欢的另一条路?
说到这里我们先来小结一下,有句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孩子其实也是一样的。只要今天做得比昨天做得更好就行。
当我们“内观”自我后,我有6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建议之一:花时间去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发掘孩子的特长,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建议之二:家长的示范很重要,行动胜于语言,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儿童最初就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很大程度上他们是家长的复印件。这让我想起,大文豪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绛先生他们很爱书,家里到处是书,他们两和女儿经常是一家三口各看各的书,安安静静的度过一整天。
建议之三:提高家长的“成熟度”。现实中,我们的很多父母,心智不够成熟。比如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比如缺乏担当,缺乏责任心。
建议之四: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牺牲自己,但其实这并不能换来自己期望的结果。因为父母的牺牲会让孩子有压力,感觉内疚,感觉沉重有负担。孩子更希望父母有自己的追求,活出自己。
建议之五: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用科学的、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对待孩子。父母们如果没有继续学习新知识,而仅仅是延用了自己童年时接受的那些教育理念,可是父辈那一代人并没有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的机会、场所和条件,上一辈的思想怎么能指导现在的孩子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
我国教育改革的领军人——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说:教育者先要自我教育。
建议之六:着眼于育儿的长期目标。当遇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时,更多的想一想,我希望孩子今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和人生技能。
日本著名哲学家岸见一郎说: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分清父母能够决定的和不能决定的。
我的这些想法,挂一漏万,不过还是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示和思考。
下面,我们还是用一个案例来更形象的解释清楚。
场景:我表弟有个可爱活泼的六岁儿子东东。他妈妈给孩子报了好多的兴趣班,钢琴,绘画,国学,乐高,孩子每天忙得没有玩的时间,直到有一天他彻底“罢工”了,死活都不去上课。
招数用尽还没效果的弟妹来找我想办法,我和她聊了四个话题:
话题之一:我们做父母的养育孩子,很多时候可能是在实现自己未尽的梦想。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实际上是在补偿当年没有机会尝试这些的自己。
话题之二:说句不见外的话,孩子是不是这块料?孩子真的适合这么一大堆兴趣课吗?要不要认真考虑一下“因材施教”?
话题之三:弟妹费尽心机给东东找了好老师,还花了不少的钱,可孩子眼下最想要的是和小伙伴自由自在地玩耍。这样的花钱不讨好,真的好吗?
话题之四:如果让孩子学习有动力,愉悦是前提。要知道只有孩子情绪好,他才能更愿意学习。对于父母期望孩子去学的课程,孩子心理上如果有抵触情绪,结果就会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良好的关系,才是教育的开始。这是一位国内著名的教育家说的。
弟妹听完我这一大通话,对我说她自己很少想到这些问题,只是跟风随大流,白花了不少钱,孩子还抱怨不少。
最后,我想用岸见一郎关于教育的一个观点结束我们今天的话题: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中诸多课题的勇气。具体来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人生中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树立面对生活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如此一来,孩子的学习等很多令父母头疼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着勇气去幸福的生活。”
你好,很高兴参与的交流
1.健康的身体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很多小朋友在4岁前身体素质较差,容易生病,而任何年龄阶段,身体是第一位的,和孩子一起运动锻炼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家长对于小朋友饮食的关注也是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一起参与饮食制作,很开心
2.陪孩子一起阅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家长可以选择适龄的儿童读物,中英文都可以购买一些,现在很多书籍也配套音频,父母在家可以亲自读,因为小朋友喜欢父母的声音,老人时可以选择音频伴读,从孩子听,解答家长问题,到自己讲述,多形式开展
3.好的行为习惯和能力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细节和能力从小养成是最好的,我们常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专注力,做一件事情不左顾右盼,而家长要做的是不去被动打扰孩子
-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耍,什么时候睡觉,一定和孩子提前约定好,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及以前,为之后三年级之后作业增多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在日常与孩子的陪伴中,给孩子选择1-2种兴趣爱好,长期坚持下去
-女孩子很多会选择语言类+艺术类,比如英语小主持,舞蹈或者画画
-男孩子运动类,思维拓展类应该是比较喜欢的
当然还有很多类型,主要根据孩子性格、喜好自己成长帮助出发去考虑,有一样特长,未来孩子在想展现自己的时候相信会更有信心
5.最后,做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习型父母是第一步,无论是育儿类型还是成长类型(比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正面管教等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我们一起和孩子在这条路上共同奋斗努力吧[心]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