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种现象才是回归正常。前些年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很多人涌入了“书画”行业,并以此为生。其实这些人中,大多许是文化素质低,很难达到文雅之境界,搞书法的常抄一些名诗警句,画画也只是学会了一些技法,连题款也只能拾人牙慧,可谓南郭先生多矣!
纵观书画史,历代书画名家绝大多数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并不以书画为生。如顾恺之、王羲之、阎立本,苏黄米蔡、颜柳欧赵……等等。亦有少数名家生前贫困潦倒的,如元之吴镇,明之徐渭等。就连齐白石不得意时,用画换白菜,人家都不愿意。更甚者黄宾虹生前没有卖过一幅画,欲要白送,有时也会遭人婉言谢绝!
所以,多数人作为书画爱好者尚可,无论你水平多高、造诣多深,要想以书画谋生,靠此发财,机会真的太少!
桐荫书屋主人 程鹏洋 2022.01.21.
2013年以后,先后发生了几件事,改变了交易形式和渠道主体,如此大家看不到最重要的成交数据了。
首先,艺术家直接送拍卖的行为本质就是借助公示信息标价的一种做法,随着信息对称化的发展,这样的做法越来越失去人心,也失去标价的公信力,这些数据,9年来逐渐淡出,人们自然就缺乏谈资和故事了。
其次,个人纳税管控大概率预期是会越来越严格。我们将逐渐进入一个特殊的中介、中间商成长周期。中介类画廊仅依靠中介费很难再养活自己——常规传统的中介提成比例,仅仅够纳税额,这就是最近十年中介性质的画廊逐步退出市场的主要原因。
同时,善于操作的中间商,将书画一级市场的交易现金回报转换为合法的资产回报,比如海外市场一度密集扎堆的NFT,本质就是起到了非现金回报的主要杠杆作用。现金因此流向艺术家个人的数据流骤减,资产和资产的置换,这部分的价格不倾向于再换算为现金物价数字。
再次,一部分新兴中介借助这十年的互联网移动端发展势头,将公域流量引导到私域交易空间,形成不同手段和形式的线上拍卖、直销、会员卡与消费等形式,需要从基层消费群体培养起,以老藏家成交数据为引导,需要不停地引导产生“白菜价”引流入市。
由于从传播学角度上来看,人们希望传播的是两类,稀缺的迅猛增值传说和稀缺的入手低廉机会。
不具备上述两个典型吸引力的传说和故事是不会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
当我们在移动端互联网世界中暂时还没有更有效的加速增值故事时,
我们更多人会传播入手低廉的传奇——白菜价故事在最近5年会比较多。
大概率,从今年开始,加速的增值故事就会诞生。
去年的NFT故事不是机遇,有趣的是,从一开始它就似乎被很多人识破了。
于是数字加密艺术的第一次出场,就为大家建构了一个高度质疑率的故事脚本
目前,新时期的艺术传奇,人们的怀疑、防备意念大于接受的预期心理。
但,白菜价的故事,也被大家厌弃了。
评价标准造成的!
书画作品之所以成为白菜价,皆因评价标准造成的。
长此以往,对书画作品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权力”和“名气”上,而远离了书画自身的“气质”。如胡长清的字画题辞,在他的副省长光环还存在的时候,可以说一字千金难求。可他触法犯事后,一字不文,臭如狗粪。
书画作品“粘附”上权力与名气,其价值谁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离开权力和名气,书画作品无人问津,犹如白菜价,这就是当今书画作品的真实现状。
书画作品不以自身气质来评价,自然会出现白菜价的现象。
由于书画作品的评价“粘附”上权力和名气,其他任何没有权力和名气的书画作品不被看好,这种“认知”存在盛行,那么出现“白菜价”不可避免?
说得直白一点,没有权力和名气加持的书画作品仍有人问津,那就不是白菜价!
再来消费胡长清。今天,他的字画有人要吗?有人挂吗?
所以,书画作品是不是白菜价,离开权力与名气看得最清楚最实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