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构思奇特,立意深远,极现实之批判以警未来,其文学之造诣可谓不朽,确是千古一书,万世悲歌!
《红楼梦》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不仅是在国内非常受欢迎,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块独一无二的瑰宝!
小学的时候,四五年级左右吧,开始接触四大名著,作为一个男孩,最喜欢《西游记》、《水浒传》,之后断断续续的看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是拿起来又放下,那时候觉得《红楼梦》最是枯燥无味,总是读不下去,直到高中的时候,才算勉强通读完《红楼梦》全书,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觉得《红楼梦》是写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那么简单了,记得那时候刚读完《红楼梦》,隐隐约约有点感触,但是说不出来,那时候我们同学读完一本名著,喜欢写写读后感什么的,我也简单写了一点,但是还是局限于比较肤浅的贾林爱情层面。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占据主流认定,作为受到抄家经历的少年,就认定他基于批判或者隐喻性的批判,似乎也不能说明什么,纳兰性德也讨厌他的身世,甚至还有说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写的,还有说他的后代弘皙写的,倒也不能说权利斗争失败了,才痛恨社会,所以鞭挞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但无论怎样,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作者是以批判为原旨的!
你问问题,我找答案
关于《红楼梦》的观点,各家不一,依我之见,有以下几点跟大家分享
1. 古往今来,大凡世界经典小说,还没有一本是两人以上和写的先例。《红楼梦》情节千头万绪,人物错综复杂,若不是对文中人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绝无可能将前后人物结为一体。人物语言前后协调就是一个大难题,如贾母在后四十回中,和前八十回就完全是同一个人,言行举止绝无矛盾,且后四十回对贾母的描写,如“贾太君涛天消祸患”一回,更是把贾母的大家长风范发挥到极致。
3.有人说后四十回的文字功夫不如前八十回,其实不然。《红楼梦》前八十回写贾府之盛况,文字当然应该华丽,后四十回写贾府之衰,文字自然比较萧疏,这是应情节的需要,而非功力不逮。后四十回中,精彩段落比比皆是,黛玉之死、宝玉出家,都是绝好的例子。
4. 形式上。《红楼梦》使用了深化和写实两种手法,明清小说大多采用这种手法,但《红楼梦》则把神话和现实两种元素写到极致,是其他同类小说所不能及的。神话方面,一僧一道,一首“好了歌”,把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表达的淋漓尽致,而正文中处处可见的写实部分,则把中国千年以来的人间世界,写的血淋淋的真实。
5. 人物塑造上。曹雪芹可谓是撒豆成兵,任何一个人物,即便是小人物,一开口就活了。而且只用寥寥数笔,就能将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如果说曹雪芹是贵族出身,他对王侯将相的了解深入骨髓,可怪就怪在,他写下里巴人时,也是那般生动。文学史上,再没有比刘姥姥更生动的村妇形象了。看西方文学的伟大作家,多半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夹叙夹议,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连篇累牍的打断诉说,反观《红楼梦》,全部是利用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写小说的人都知道,对话之难,难于上青天。
6. 写实写到极点,象征也达到极点。看一做贾府,你就会真认为世间存在这么一做府邸,看一处大观园,有些人还真就千方百计的寻找大观园去了。这就是曹雪芹的笔力,他对现实的刻画精绝到骨髓。可这些现实中又到处都是象征,每一个人名、地名、甚至一道菜,一件衣服,都有他的意义。所以看《红楼梦》,除了看外表、看世象,还能看到哲学、看到五千年来中国人的文学观、价值观。
摘抄宝玉出家片段如下:“(贾政)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那里赶得上。只听得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贾政一面听着,一面赶去,转过一小坡,倏然不见。贾政已赶得心虚气喘,惊疑不定……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