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据史料记载和民间流传,说法众多不一。有记载端午节为纪念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又传为纪念春秋未期爱国将领伍子胥,更有甚者将节日由来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混淆是非,本人更倾向于第一种答案。
故乡位于鄂东南,长江流域,鱼米之乡。家门前有一处湖泊,名“策湖”。策湖属古长江故道,与黄石西塞山隔江相望。策湖面积近两万亩,水深数米,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孙策在此练兵而得名。记忆里的小时候,家乡有民谣:“五月五,到策湖,看龙舟,过端午……”。家乡端午节除赛龙舟,还有家家户户大门上插艾叶、煮鸡蛋、包粽子等习俗。
时代在进步,家乡一些传统的节日文化正在慢慢改变和消失,或是已经删繁就简。自背井离乡再归来,再也没有看到(也没有感觉到)小时候过端午节日的喜庆氛围。借此机会,希望我们一起发扬、传承端午习俗,保护民族传统节日。
端午节来临之际,重温一遍苏大才子的词,以衬托节日的气氛。
浣溪沙·端午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一、端午节在家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应节的食品,可能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每个地方的粽子可能会略有不同,味道和馅也多种多样。包粽子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一辈的人都不会包了,只是去买现成的,但作为中国的传统,我觉得还是要有人去把这个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二、端午节去江边看赛龙舟。
龙舟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赛龙舟的来历。据说古代的人是舍不得屈原投江,便划船营救,当他们去到那里后,不见屈原的踪影。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五日便用赛龙舟以此做纪念。
三、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情侣传递香囊表爱意。
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的意思,实际只是用来装鉓服装的,但是为了图个好意头,而且味道很香,可放在家中或房间,芳香怡人。另外还有的传说,男方送女方香囊是表达爱意,表示女方是男方的意中人。
四、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挂艾条。
端午节这一天,要打扫卫生,要在门上挂艾条。要喝雄黄酒,目的是为了辟邪,杀菌以及防病。
五、端午节去河里洗澡。
有些地方不一样,在端午节那一天要去河里洗澡,据说去河里洗澡也是一种美好的意头,表示把身上的不好的东西洗去,从些顺风顺水,生活幸福美满。
六、端午节家人团聚。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家人团聚,在外的游子,应该在如此隆重的节日,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共度佳节。
今天刚刚吃了一个粽子,室友去宁德旅游的时候带回来的,算了算时间,恍然又要到端午了。毕竟粽子都已经上市了。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认真的在家里过一个端午节了吧。
我是福建西北部的三明市的人,就是那个沙县小吃很出名的三明市。我们那的端午节,会包粽子,从端午节的前几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需要去采粽叶和包粽子的一种当线用的植物,需要准备好糯米,泡在水里泡的软烂。还有肉和花生红枣什么的,然后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包粽子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来帮忙,这样子一家一户的粽子就包的很快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包粽子还可以聊聊天。
我们那的粽子如果不包馅,就会等熟了以后沾白糖吃。
煮粽子是用一口大锅,还会放入一些芦苇一起煮,煮一晚上,粽子才好吃。
偶尔,还会有龙舟赛,不过因为近年来人口的外流,除了春节,这里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不经常有龙舟赛。
包好的粽子还会分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不像城里一样冷漠,有的只是人情冷暖。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划龙舟、看庙会。每年端午节,我都要去乡下看望奶奶。
奶奶喜欢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流的。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且不说奶奶糯米与馅儿搭配得怎样好,单说煮粽子吧,什么时候煮,煮多少时间,什么样的火候。也挺有讲究。一般都在晚上煮,那香味儿飘出来,直叫人馋得直流口水。
奶奶抱的粽子花色很多。有绿豆馅的,红枣馅的,肉馅的……奶奶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端午节的晚上,我边吃粽子边听奶奶说端午的故事。我知道,端午节在咱们中国历史悠久。它是为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相传屈原不甘屈辱、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爱心和对自己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汨罗河抱石投江而亡。岸边爱戴屈原的渔民们有的划船来救他,有的赶快把竹叶包的米饭扔到江里去,以让鱼填饱肚子,而不去吞食屈原的身体。就这样,五月初五,划龙舟,包粽子,就成为人民纪念屈原的一个隆重的日子,以后就成为中华民间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今年,奶奶又给我了我好多粽子,我觉得可好吃了。亲戚邻居也送给我了不少粽子,但我吃的时候,总感觉没有奶奶包的粽子的那种味道,也许,这里面夹杂着一份亲情吧!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