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藩王,与西汉景帝时期的藩王所掌握的权利是不同的。汉景帝时期所分封的藩王在其封国之内,是绝对的权利横行,特别在税收上,西汉政府是不能插手的。而反观明季此时的藩王,他们在封国之内没有行政权利,也没有司法权力。当然,在其封地内的各级官员对当地的藩王必须称臣,定时拜谒,为封地内至尊无上的象征。
但是,这些藩王都按照规定拥有3000人至19000人不等的军事武装,因为,很多藩王的封地在长城一线,直接面对蒙元残余势力,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一来可以临战自保,二来可以起到藩屏明朝廷的作用。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分封藩王尚且没有什么动向,但朱元璋去世之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各地藩王的不轨情形就不断的呈报到新皇帝的案前。
最初,朱允炆并不想急着动这些人,可是,围绕着建文帝的一些文臣却力劝建文帝要乾纲独断,屡次以西汉藩王造反的乱局来说动建文帝,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建文帝朱允炆才下定决心开始削藩。
那么,“削藩自古有之,各朝皆有成例,为何朱允炆却失败了?”
第一个被惩处的藩王是周王朱橚,这个周王朱橚的封地在开封,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五叔。
而对于周王朱橚惩治的由头应该说是师出有名。当时,朱橚的儿子出首告发朱橚谋反,在这样的情况下,建文帝派兵到开封,直接抓了周王朱橚一家,朱橚被罢黜王爵,这件事情也就了解。
诸王看见周王朱橚被罢黜,也各个胆寒,但是,被儿子告发谋反,以至于此,谁也说不出什么。
转过第二年,受到鼓舞的建文帝君臣就用类似的办法,找一些理由,对自己的叔王们叠次出手,分别将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封国削除,其中,在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十二叔湘王朱柏实施消藩的过程中,遭到丝毫不予合作的抵触,湘王朱柏带领全家,举火自焚,全家自杀。
这一下,事情就明朗了,诸王的心里开始核计,同年六月,也就是湘王朱柏一家自杀后两个月,建文帝朱允炆又将自己的十八叔岷王朱楩削除王爵。
剩下的就是北方的燕王朱棣了。
燕王朱棣本身由于镇守北方,经常指挥参与军事行动,与其他藩王相比,其封国之内,军事力量又很过硬,如今眼见得消藩的势头就要落到自己头上,于是,没有坐以待毙,就开始举兵反抗。
建文帝朱允炆手下多是文臣秉政,真的动起武来,就不大灵了,仗打了三年,建文帝朱允炆失却了江山,燕王朱棣夺得了皇帝位置。
明朝初年的分封制度中,起始阶段就是把开国功臣手里的兵权收回来,然后分别归置到分封诸王的手里,希望他们能够各个手握军兵,为国藩屏。
但是,从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没有给予藩王们直接管理封地的权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允炆最初的消藩行动极其顺利。
可是,由于建文帝朱允炆以及围绕着他的文人智囊团的书生意气,使得对待这项明季大的政治举措颇具随意性,甚至具体到一个月内就废黜三个王,丝毫没有顾及到诸王的抵触情绪一触即发。
当遇到北方强力军事集团燕王朱棣的举兵相抗之时,建文帝朱允炆几乎屡出昏招,几次派遣临阵将领都是不中用的人。最书生气的做法竟然数次降旨到前线军队,告诫将士在战时不能伤了自己的叔叔朱棣,如此,军心还能凝聚吗?仗还怎么打?
在我国历史上共发生三次削藩行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建文帝削藩,康熙帝平三藩。其中成功了两次,失败了一次,唯一失败的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呢?有少部分是因为朱元璋留下的隐患,但更大的原因在于他缺乏冷静的头脑、帝王的狠辣以及足够的政治智慧,再加上有一帮尽给他出馊主意的文臣,让他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朱元璋杀尽功臣,导致朱允炆无人可用
当年朱元璋为了让朱家江山稳固,登基之后大肆屠戮功臣,把所有能威胁到他朱家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这虽然能很好的解决外部威胁,但是另一方面也让国家损失绝大部分人才。当朱棣造反时,朱允炆身边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人了。虽然朱元璋给朱允炆留有一个耿炳文,但是耿炳文在军事能力上还是不如朱棣的。就像两人初次交战,耿炳文就吃了大亏。本来吃点亏也没什么事,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年轻的朱允炆却坐不住了,马上来个临阵换帅,换上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随后李景隆屡战屡败,几年就把朱允炆的家底给耗光了。耿炳文的能力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里不算高的,但凡朱元璋给朱允炆再多留下一个大将,朱棣想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削藩对象顺序选择有问题
朱允炆削藩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把能力最强,同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放在首位。其实当时大臣齐泰提出先削燕王,而朱允炆却觉得先削周王容易获得民意支持。在建文帝成功的解决掉几个实力一般的藩王之后,朱棣就开始警觉起来。所以在朱允炆要求朱棣进京祭拜朱元璋时,朱棣却让他的三个儿子过去。试想一下,如果在削藩未开始之时,先把朱棣骗到南京扣留起来,结果还会一样吗?削藩不是造反,并不会引起民意反弹。毕竟在此之前汉景帝也干过,而且也成功了。
你死我活时候竟然还在顾念亲情
朱允炆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勿让朕担负杀叔之名”,这是一句多么让人可气又可笑的话,须不知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为了皇位还杀了自己兄弟呢,这个污点不也没有影响他的千古一帝的地位吗?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说这话,你让手下人怎么办?拥有这么一张免死金牌,朱棣底气更足了,冲锋陷阵时更加无所顾忌。朱允炆还干了一件蠢事,在朱棣派三个儿子来南京祭拜朱元璋的时候,有人提出扣留朱棣之子,让朱棣投鼠忌器不敢轻易造反,可迂腐的朱允炆却顾忌自己的名声,听从了大臣黄子澄的意见,最终放走了他们。这一行为不仅让自己丢了一副底牌,更给自己树立两个强大的对手。后来李景隆攻打北京城时,朱棣长子朱高炽硬是凭一己之力挡住了李景隆的进攻,为朱棣稳定了后方。而次子朱高煦更是多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中。
正是因为朱元璋留下的隐患,再加上朱允炆昏招频出,让他在和朱棣的叔侄之战中由上风变下风。不知在朱棣攻进南京城他一把火烧了皇宫有没有后悔过?两王四个二的必胜之牌竟然打输了,唉!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