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不顾邬先生的感受啊,简直是“霸王硬上弓”的架势。要说雍正娶年秋月,妥妥展现出了他老谋深算的一面,他不是直接一步到位,而是经过层层的步骤做好了铺垫,先是封赏年秋月,从而为她抬旗,暗示邬思道知难而退,让年秋月黯然接受,如此一来,雍正就顺理成章娶了年秋月为侧福晋,从而实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要知道清代时期,能够被抬旗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抬旗之后,也就意味着不能与汉人通婚,这就有了年秋月和邬思道的一段求之不得的苦恋。抬旗入籍是老四整个操作的核心,娶或不娶年秋月只是看时机和心情。先来看看老四如何一步步操作的。
突如其来的赏赐,让年秋月和邬思道之间的情愫无疾而终
年秋月第一次出场的情景是一笔点睛,此处年秋月正为邬思道泡脚,老四从门缝偷偷看屋里,一个是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一个是一脸沧桑的中年大叔,这是老四初见年秋月和邬思道时,窃窃而笑的第一场景。
第二场景是在潜邸,老四高兴地从热河回来,刚好遇到邬思道和年秋月打情骂俏,老四并没走上前打破,而是躲在树后窃窃而笑。
这两个场景都在诠释着,老四接下来就要干大事了,第一场景的大事是拿住了邬思道,第二场景的大事就是要拿下年秋月。
每年的秋猎,康熙都要带着众皇子众皇孙去热河狩猎,康熙将手里的如意作为奖赏,此时都为这把如意该奖赏给谁各有说辞。
这时候弘历站出来,不仅能说出康熙往年狩猎的数量,还称赞康熙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弘历一番话让康熙开怀大笑,这一高兴,非要破例将意义非凡的如玉奖赏给弘历。
弘历这一次露脸,可给老四挣足了脸面了。于是老四的野心瞬间暗涌心头,一回潜邸喜上眉梢,正好碰到邬思道和年秋月打情骂俏,老四没有直接上前打破二人,但却被十三阿的一句:“清风徐来,好福气呀!”打破了。
老四本想走的,听到十三阿哥的声音,也来了一句:“难得浮生片刻闲,偏偏又让你给搅了。”
邬思道看到老四,问询狩猎的情况,老四没有直接解答,而是将所有的目光放在年秋月的身上,面带微笑点了点头。然后,让人端来一盘子玉石珠宝,表示要重赏年秋月。
这突如其来的封赏,把年秋月吓得不知所措,一脸懵圈,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要知道,老四平时十分节俭,吃个饭饭粒掉桌子上都捡起来吃的人,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贵重的东西,这不把年秋月吓得跪地不敢要。
封赏还没让年秋月缓过来,接下来老四又要给年秋月抬旗入籍,不仅将她从奴身变成旗人,还帮她的全家脱离奴才身份,在当时抬旗是身份的象征,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一个潜邸丫鬟,一个潜邸的教书先生或谋士,本来俩人身份地位倒也般配,这下好了,在老四的干预下让俩人身份不再般配,即便老四不娶年秋月,邬思道和年秋月也不能一起,因为,旗人是不能跟汉人通婚的。
当老四说给秋月抬旗入籍的时候,邬先生知道,这辈子他和年秋月已经无缘了……
白天,老四给年秋月又是赏赐又是抬旗后,年秋月以为老四想成全她和邬思道。晚上,年秋月主动跑来找邬思道,迫不及待地问:“我们真的就没有可能了吗?”
邬思道长叹了一口气,红着眼圈说了一句:“记住了秋月,你早晚是四爷的人!”
年秋月恍然大悟,四爷绕着一圈给她赏赐又抬旗的,原来不是撮合她和邬思道,而是要纳她为妾。
年秋月看着邬思道,暗示带她远走高飞,邬思道无奈地说:“我一个瘸子,给不了你幸福!”
年秋月哭着跑开了,其实她哭不是因为被婉拒,而是意识到她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
老四赏赐秋月,并给她全家抬旗入籍,实际上是老四的“一举三得”之计
首先,通过赏赐年秋月表示对邬思道的重视和信任。
都知道,老四寻来邬思道,表面是世子的教书先生,实则是为他当谋士的。前两次任务邬思道确实点拨过老四,也让他迎刃而解,但老四对邬先生还没有完全信任和重视。
只不过,随着弘历在康熙面前那段优秀的表现,此时老四是心服口服了,开始重新审视邬思道,同时也对其产生了极度的崇敬与信任。
所以说,弘历能如此出色,都是身为老师邬先生功劳,要是没有邬思道,就没有弘历的优秀表现,当然也不可能给老四长脸面。
所以这一切都是邬思道的功劳,但邬思是清高之人,对钱财根本不感兴趣,因此老四只能通过赏赐年秋月来表示对他的重视。
就如老十三所说:傻丫头,你得这些是应该的,因为你把邬先生照顾好了,邬先生才教好弘历,弘历才有机会在康熙面前大展身手。言外之意就是,四哥看在你照顾好邬先生的份上,赏赐给你的。
这样一来,既能表示对邬思道的重视,又能让年秋月心安理得接受这些空降来的馈赠。
不得不说,老四胤禛的驾驭人之术真是高明,整个操作过程,让深谙的邬思道全程沉默,也无法替年秋月拒绝,只能黯然接受。
其次,通过给年秋月抬旗入籍让邬思道知难而退。
前面说,老四对年秋月的赏赐是为了表示对邬先生的重视。那接下来抬旗入籍,重点不是抬旗入籍,而是在提醒邬先生。
之前邬思道和年秋月互生情愫,老四可能并不在意,甚至还有意撮合他们这一对呢。但现在看到邬先生的能力了,如果年秋月嫁给邬思道,那年羹尧和邬先生必然会结成联盟,这会对老四形成极大的威胁。
先不说邬思道能不能帮助年羹尧夺位了,只要年羹尧犯错找邬思道出谋划策,到时老四很难控制。要知道,一个是出神莫测的谋士,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如果搞在一起,恐怕老四每天都寝食难安了吧。
所以,老四未雨绸缪,通过帮助年秋月抬旗入籍,使年秋月身份地位都提升,提醒邬思道知难而退,因为旗汉是无法通婚的。
另一方面,也在提醒邬先生,寻你来是为我老四出谋划策的,而不是来调弄风月的。
再次,就是通过娶年秋月牵制年羹尧。
在老十四推荐年羹尧任陕甘提督,刚走不久,老四就迫不及待地娶了年秋月为侧福晋了。为何呢?原因很简单,老四是想以年秋月来牵制年羹尧。
因为年羹尧这人桀骜不驯,最会见风使舵,在老八推举他任四川提督以后,这次调离是脱离了四阿哥胤禛的的控制,就有了易主的想法,还好被老四按住了。
老四最恨的就是有易主想法的奴才,高福就是这样被老四赐死,而年羹尧也有这想法,老四为何当时没有赐死他呢?
就是因为年羹尧这人能力太强,潜邸除了年羹尧是武将,几乎无人,所以为了避免年羹尧私底下再与老八往来,不得不以娶年秋月为侧福晋的方式来牵制和安抚年羹尧。
如此一来,年羹尧就彻底跟他绑在一条线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才避免了年羹尧改换门庭之举。
而整个过程,年秋月只是老四笼络邬思道和年羹尧的一颗棋子罢了,什么赏赐,抬旗入籍,娶为侧福晋,都是老四为争位的权谋手段,由此可以看出老四权谋之术实在太高明。
写到最后
如果年羹尧像李卫那样对雍正忠心耿耿,不三心二意,让老四胤禛放心,或者年秋月还能作为邬思道这么多年辅佐老四的赏赐,如愿以偿跟着邬思道远走高飞!可惜,年羹尧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为了权势,牺牲妹妹的幸福又何妨。正因为如此,老四为了避免邬思道和年羹尧有过多的牵扯,而威胁到他,所以老四先赏赐年秋月,进而将年家抬旗入籍,最后干脆娶了年秋月,达到了他一箭三雕的目的。
只是可惜了年秋月,有痴情,却没有人会在乎她愿不愿意,幸不幸福,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邬思道与年秋月之间,年龄差距巨大。不过二人由于朝夕相处,暗生情愫。如果单论功劳,将年秋月赏赐给,邬思道也不是不可以。只要雍正四爷抬抬手,就能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不过雍正,最终娶了年秋月为侧福晋,棒打了这对鸳鸯。之所会这样,雍正最大的考量是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这么做,为的是更好的笼络年羹尧。毕竟封疆大吏,仅凭借主仆之间的恩情,显然没有姻亲来的更加可靠。
邬思道其人,实是作家二月河,虚构出来的人物,正史中并无记载。不过这么个虚构出来的人物,基本贯穿了整部《雍正王朝》。几乎就是,神一样的人物。可谓秀才家中坐,全知天下事。并且邬思道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基本等同与《雍正王朝》中的扫地神僧,也是九子夺嫡能成功的关键人物之一。
雍正初等大宝,当晚便回到潜邸,要做的实是控制和除去,那些知道他太多秘密的人,邬思道排在了第一位。所以进家门问的第一句话,也是邬先生在那。
邬思道学识渊博,博古通今。他太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了。所以在大位已定的情况下,没有贪图拥立之功,而选择激流勇退。非大智慧之人,实是做不到的这一层的。
邬思道的归隐,也很有意思。不是全隐,而选择半隐。全隐的话,他害怕雍正不放心。而选择了半隐,即在雍正眼皮子底下,又不过问政事。彻底消除了,雍正皇帝杀他之心,从而得以全身而退。而那些,同样是替雍正,办秘密差事的其他人,最后都被秘密处决了。
邬思道出走之时,十三王爷去送行,还送了他一个姑娘。邬思道感激之余,提醒了十三王爷。从此,就再也看不到,爱新觉罗家的拼命十三郎。只有唯唯诺诺的十三王爷,甚至连与雍正下棋,都只敢和棋,不敢再赢雍正一盘。
最后,雍正棒打鸳鸯,取年秋月。最大的原因,是笼络年羹尧。还有就是,在雍正眼里,邬思道是个必死之人,如果先成全邬思道和年秋月,后又杀之,难免不会让年羹尧心生怨恨。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年秋月和邬思道都走不到一起去。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