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能够善终一方面是他有足够的才能,一生戎马生涯,为稳固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这是唐朝中后期国力下降,烽烟四起的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他做人低调,体恤下属,不骄不躁的个人魅力决定的。以下我就举例子详细说一下这两个方面。第一方面,郭子仪在守孝期间唐朝唐玄宗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郭子仪被“夺情”启用为朔方副节度使(今宁夏、甘肃一部内蒙古河套地区),讨伐安禄山、史思明,收复之后,在宁夏的灵武拜见即位唐肃宗,之后继续征讨安禄山,安禄山儿子安庆续,史思明,一次因为鱼朝恩的瞎指挥兵败罢官,但是他一心以朝廷为重,之后很快又被启用。
唐代宗能即位,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担心老将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再失兵权,督建皇陵。郭子仪将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代宗看后,安慰郭子仪道:“使重臣忧虑,我很惭愧,从今后您不要担心。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冬天,吐蕃入寇,而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由于之前唐代宗猜忌将领,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来瑱被谗杀,导致长安几乎没有军队防御。此时,镇守徐州的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因为畏惧谗言不敢带兵入朝救援,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梁崇义在襄州反叛,而驻扎在汾州的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更是暗中召回纥、吐蕃入侵河西,侵寇泾州,进犯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唐代宗不得已,遂起用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镇守咸阳。之前,郭子仪自从被罢回京师,他的部曲离散,等到接受诏书为关内副元帅时,郭子仪麾下只有20个骑兵。郭子仪刚到咸阳,吐蕃军已经过渭水,沿着南山东进,郭子仪使王延昌入奏,请给自己增加军队,但是被程元振阻止,不让皇帝见郭子仪、王延昌。等到唐代宗开始治兵时,吐蕃军已过便桥,唐代宗仓促间不知所措。后来唐代宗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官员藏匿、军队逃散。郭子仪听闻后,急忙从咸阳回长安,达到长安后,唐代宗已离开了。唐代宗刚出苑门、渡过浐水,射生将王献忠率四百骑兵叛逃回长安,胁迫丰王李珙等十王向西迎接吐蕃。在开远门遇上郭子仪,郭子仪呵斥王献忠,王献忠下马说:“现在皇帝东逃,国家无主,你身为元帅,废立就在你一句话”。郭子仪没有回应,李珙接着说:“你为什么不说话”。郭子仪责备他,然后派兵将宗室诸王护送到唐代宗那里,最后吐蕃攻入长安,唐代宗出逃,吐蕃军队占领京师的时间总共只有十五日。郭子仪上书唐代宗,禀告收复长安的详情,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长安留守。
自从唐代宗狼狈东逃,百官都归罪于程元振,对其多次弹劾。程元振非常害怕,劝说代宗定都洛阳,代宗应允。郭子仪闻知后,上表劝谏,并提出应对之策。代宗阅完奏表后对侍臣说:“郭子仪真是国家忠臣,我决定返回长安。”代宗回到长安,慰劳郭子仪道:“我任用你太晚,才到这个地步。”赐郭子仪铁券,并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不久,命郭子仪兼任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河中尹,坐镇河中府。之后吐蕃的仆固怀恩降而复叛,至岱代宗晚年,德宗初年一直再平叛。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驾崩,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德宗调回朝廷,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剥夺实权。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仪病重。六月十四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
另一方面是他的为人做事谨慎小心,常常以德报怨,比如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大臣都担心他举兵造反。郭子仪入朝后,代宗将此事告诉他,他流泪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再如郭子仪儿子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发生了口角,骂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公主大怒,回宫告诉父亲。代宗道:“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并命公主回家。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去向皇帝请罪。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
郭子仪的一生,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退。
郭子仪为何能善终?道理很简单
郭子仪是中唐时期的名将,官封汾阳王,是唐朝中后期少有的异姓王爵。话说唐朝中期,在繁荣昌盛的外表下大唐其实已有灭顶的危机,果然,公元755年,唐玄宗宠臣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中华大地迅速笼盖在血雨腥风之中,这一战,由于安禄山准备充分,唐朝中央政府竟无力与其抵抗,洛阳长安接连沦陷,唐玄宗逃难四川,大唐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国家危难之时,郭子仪站了出来
郭子仪少年从军,在安史之乱前已经在军中有了不小的名气,这一年,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面对不利局面,郭子仪主张因地制宜,借用回鹘军队平定叛乱,到公元757年,郭子仪已经成功率领军队收复长安洛阳,肃宗得以还朝,不住称赞郭子仪:“国家再造,是你的劳绩”
最难得的是,郭子仪虽然功高盖主却能安享晚年,这也是历朝功臣很少能做到的事情
郭子仪自知功高盖主是没有好下场的,他在自己深受恩宠的时候恳求辞官归隐,做事情也是非常小心翼翼,生怕给自己和宗族带来灭顶之灾。 郭子仪历来不会瞧不起任何人,他对比自己官阶低很多的官都能以礼相待,所以郭子仪一生皇帝放心,同僚开心,下属忠心,最后能在德宗即位后安然去世。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