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先不说谋略,我们整体和司马懿来做个比较:
长得比他帅,智商比他高,人品比他好,功劳比他多,还不够吗?且不说司马懿,就是整个中国历史,能与丞相相较的又有几人。
论谋略,《隆中对》孤篇横绝,联吴抗曹,破荆入川,指引昭烈帝三分天下。
论战绩,武庙十哲之一,仅次于白、韩、李,将同时代名将曹真,郭淮,张郃,司马懿玩弄于股掌之间。
论人品,不贪权,不爱财,不好色,只是为了兑现先主的一个承诺,六出祁山,五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问你,还有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估计题主被小说野史害的不浅,我就简要介绍下真实的丞相吧。(有兴趣,自己去看看正史和历史人物们的评价)
历史上的诸葛亮:又高又帅气质又好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
历史上政治地位 历史上六大政治家: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
历史上军事地位唐朝武庙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宋朝武庙十哲:管仲,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郭子仪,田穰苴,孙武,范蠡,乐毅
元朝:《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文学才华:丞相从来不卖弄文采词藻,但是句句真情实感。《》《诫子书》千古流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被历代书法家喜爱,此外还有《论交》《论光武》《论诸子》《论让夺》等。
还有军事作品,以及兵法推演等。另外,说丞相是全才是因为除此之外,他还会音乐,绘画,书法,发明,建筑,水利,法律,天文,兵器学,农业学,还会冶金,制作盔甲等等等等。历史评价(这群人可都没看过演义)
李白: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李商隐:管乐有才真不忝,梁父吟成恨有余。
杜牧: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元稹: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刘禹锡: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白居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孟浩然: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陈子昂:犹悲坠泪碣,尚想卧龙图。
岑参: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杨万里: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王安石: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范仲淹:留侯武侯者,将相俱能任。
王阳明:八阵风云布时雨,七擒牛马壮秋风。
苏轼: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辛弃疾: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朱熹:英姿俨绘事,凛若九原作。
罗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文天祥:天下皆传清献节,人心自有武侯碑。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接着在来说说司马懿
后世晋朝的千古忠孝之人李密的《陈情表》里也只能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愣是不敢提“忠”字。
而由司马懿全盘指挥的决定司马家族命运的高平陵之变取胜后,他竟然诛灭了魏太祖曹操旁支的曹氏亲贵-曹爽的全族。至此性质已经完全变化了。
如果说高平陵这件事是政治斗争的自保,那么敢挥出屠刀对曹氏亲贵,那就宣告了司马氏篡权的野心已经完全显露出来。他在削弱在位实权皇帝家族的统治力,这是绝对的赤裸裸的叛逆。
反观曹操虽然专权,也是基于汉室已经被架空,或者说“皇帝”只不过是一张牌,谁捏着都一样。但是对刘氏亲贵还能以礼相待,更不会痛打落水狗再挥刀相向。
这点只能说:曹操只是爱权,他对董承、伏完的这群人的手段只是保住政治地位的专政手段。而不是司马家有着核心目的“篡位”的目标。
曹操很爱惜羽毛,是个嘴里大吼着“并让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但实际上是个特别爱面子、爱身后名的人。
曹操生逢乱世,得天下是靠自身打拼,东汉末年有实力者拥天下无可厚非。而司马懿被两次托孤,尽得皇家信任,却大行篡逆之事。这也是为何司马懿的评价比曹操更不堪,远远没有诸葛亮那么高的评价。
古代第一道德是忠,忠孝两难全也依然是成全忠。忠的大义缺失,是司马懿作为封建时代人物的最大人格缺失。
换言之诸葛亮,“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光复汉室是他的一生追求,蜀汉虽偏安一隅,但在诸葛亮执掌政权的时代却毫不苟且,诸葛亮死后,子孙战死绵竹,可谓满门忠烈。
而司马懿的子孙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欺辱幼主,弑君犯上,这样的行为都是跟中国传统道德完全所不相符的,甚至是大逆不道。
司马懿跟诸葛亮这样的光伟正的忠义两全的人比,不论谋略还是才华,以及人品大概算得上腐萤比之皓月了。
不管是谁,在读《三国志》、《后汉书》、《晋书》时,统治者不想让子孙后代遇上司马懿、读书人不齿司马懿家族的作为、民间贩夫走卒听三国演义也会觉得司马家族是奸佞小人。这也是中国历史中很少出现晋朝的原因。
而诸葛亮从草庐走出、到白帝城托孤,再到六出祁山、他在《出师表》上说到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是让人清清楚楚的看得到的。那种为了理想而奋斗终身的态度更是为中国道德所欣赏的。
我们先来看结局:
诸葛亮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7年间5次北上伐魏,直到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油尽灯枯,在五丈原领了盒饭方才罢休。失去了诸葛亮的蜀国,在数年后被司马炎所灭。
司马懿能屈能伸,尤擅隐忍,又特别长寿,熬死了曹操,又熬死了曹丕,最终独揽魏国大权,为子孙后代篡夺魏国江山创立晋朝打下了基石。
单从两人的最终结局来看,似乎司马懿更胜一筹,毕竟成王败寇才是那个时代永恒不变的真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也许从这两个天才人物在历史上的两次正面交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诸葛亮第四、第五次北伐的时候,曾与司马懿正面交手过。
在这两次交锋中,司马懿都采用了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只管抢收战区粮食的策略,任凭蜀军叫嚣辱骂就是龟缩不出。结果,蜀军在第四次北伐时,因粮草殆尽无法维系不得不草草收兵,而第五次则因诸葛亮中途病逝而宣告结束。
《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司马懿避而不战的行为看似十分窝囊,实则不然。正是因为老谋深算的他看透了局势,看懂了诸葛亮。既然可以不战而胜,为何还要冒险去打呢?
以我个人的观点,在政务管理方面,诸葛亮比司马懿强,这从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的政治清明可以看得出来。但如果要论谋略的话,司马懿才是三国时代最大的赢家。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