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脑子里便浮现出这样的提问者画像:老家在外地,本人在深圳,可能老婆或老公也在深圳;
没有在深圳安家的打算(租房也算。一家人住在一起,正常工作、上学、过日子,就是安了家);
经常有回老家的想法,但一般不会付诸行动;不管在深圳呆了多少年,都认为这不是在生活。
而且提问者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是可以选择让小孩留在身边、在深圳读书的。也许会有一定压力,但并不是无法承受,所以才会纠结。
小孩在深圳读书好?还是在老家读书好?
毋庸置疑,当然是在深圳读书好!
抛开一线城市的各种优势不说,单是孩子不用做留守儿童这一条,就足够打败所有把孩子扔在老家的理由了。
但我并不想详细分析这两者的优劣,因为提问者并不是想要一个更好的选择。
他只是希望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的选择:让孩子回老家读书。用众人的赞同,消弥自己的愧疚,以及,说服反对的家人。
第一代打工群体的留守孩子,现在都已经长大了。
你去问问那些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去看看那些留守儿童的创伤,还有无法修复的亲子关系。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想了解这些,并不是难事。
若说第一代打工父母抛下孩子,是出于认知的匮乏和生活的逼迫,尚且情有可原;那第二代打工父母,再抛下孩子,就完全是出于自私,不可原谅。
以前我在城中村住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修鞋的大叔。
他一个人先来深圳。一开始,他在路边街角摆摊,和几个老乡挤一间出租屋。回去过完年后再来,就把老婆孩子都带出来了。
租了一个老旧的单间小门面,他在前面修鞋,老婆摆了一台缝纫机,帮人补衣服、改裤脚;
后面用帘子隔开,放了一张上下床、一张餐桌兼书桌;做饭就在外面屋檐下的台阶上。
就是这种情况,靠修鞋改衣为生,一家三口挤在一起,谈不上生活有多好。
但我仍然认为,这个孩子,比那些被留在老家的孩子幸福多了——即便某些留守的孩子,住在新修的大房子里,经常收到爸爸妈妈寄回来的玩具零食衣服,在物质上比他更丰盛。
我更敬佩这位爸爸,是条有担当的汉子。
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从城市到乡村,经济条件、水入水平,比起80年代初,都已是天壤之别。现在的打工环境,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扪心自问,现在还选择把孩子丢在老家的人,真的是因为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吗?
恐怕未必。
让孩子回老家读书,理由无非是:没钱、没时间、申请学位难。
“没钱”是没有底线的。说外面消费高,但自己在深圳,吃吃喝喝,买衣服买手机,什么都没有耽误,为什么要养自己的孩子时,就没钱了呢?
没时间,无非就是“挤”。挤打游戏、刷手机、追剧、逛街、睡觉的时间。
深圳的公办学校,积分入学。买不起房,社保年限、租房时长等等,都是加分项。
提前了解政策、早做准备,上公办的机率是很大的。万一没申请上,上民办学校,每年也有大几千块钱的补贴。
所以,究竟为什么要让孩子回老家读书?
就算确实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在深圳读书,那么,又为什么不能放弃打工、回老家去安家呢?
现在内地与沿海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不再外出打工。
常年在外地的人,真该回去好好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老家了,它早已不是你20年前的记忆中,穷困破败、挣钱艰难的样子。
说到底,还是怕带孩子的辛苦和不自由。放在老家,给点钱,万事不用管。
孩子若在身边,作业要辅导,生病要照顾,调皮捣蛋要管教,还要做饭洗衣带他玩,多了多少事!
我还见过这样的人:他若是愿意回老家,养活一家老小、生活得体体面面,完全没有问题;
他若是愿意把老婆孩子接到身边,一家人在深圳生活,也没有问题。但他坚持一个人在外面打工,不回去,也不让老婆孩子来。
因为他习惯了一个人的潇洒自在,害怕改变,更害怕承担为人父母、照顾家庭的责任。
孩子在深圳读书,还是在老家读书,都好,关键是,爸爸妈妈要和他在一起。
不知道提问者目前是什么状况,一般不管深圳的教育是否比老家好,都不建议让小孩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大之后没有心理问题的少之又少。
我们也生活在深圳,小孩从出生到现在7岁,一直在深圳,从小孩出生后半岁左右买房定居,从一开始从未打算将小孩送回老家,虽然父母也从事教育,当初建议我们将小孩送回去帮忙带,教育,上幼儿园,但我觉得让小孩从小就离开父母,还不如一开始不生呢。
在深圳,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确实学位紧张,尤其人口密度大的几个区域,但是既然你决定把孩子生在这里,就要做好在这里长期生存的心理准备,把关于小孩上学的一切障碍尽早扫除,包括买社保,入深户,买房,做好了这几步,基本上孩子入学也是挺轻松的事情,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难度大。小孩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那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任何其他物质上的满足无法代替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