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用说吗?《雍正王朝》,《雍正王朝》,既然是雍正王朝,自然是雍正帝才是主角,他的谋略岂是一般人能看懂的?
我就来讲讲雍正帝即位之后,这一些谋略的运用吧:
大家都知道,雍正帝即位之后,天下稍微安定,他就开始全力推行新政,他的新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推行摊丁入亩制度,取消过去的人头税制度;二是实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制度,取消过去不用纳粮的制度;三是推行火耗归公的制度,取消过去由各地方摊派的制度。
当然,在推行新政的后期,还有迫使旗人自力更生的制度,那么为什么最后这项新政推行却流产了呢?
这就是雍正帝的大谋略!
一、
雍正帝所谓的让旗人自给自足的政策,本就是一个障眼法。他压根就没想过让旗人们有所改变,也不指望他们能自种,他的最终目的是旗务整顿!
为什么这么说?
前面三项新政我们之前解释过,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有推行的必要性,至少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但是分给旗人土地,让他们自给自足这件事,却怎么看,怎么都不靠谱:
表面上看,那些无所事事的旗人,比如伯伦不归酒楼里的那群人,整天喝茶遛鸟,嗑瓜子斗蛐蛐,没有正事,还散布谣言。关键是这些人不做事,朝廷还得养着他们,一把把地从国库拿银子给他们。
雍正帝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是分给他们土地,也就等于给他们活干,让他们自力更生,朝廷也就不再花钱供养他们了,这本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但实际上执行起来,却漏洞百出,,老十三胤祥其实也跟雍正帝讲过的,那就是旗人分到土地后,反而又租了出去,根本就不会种,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请问雍正帝分给这些旗人土地,收不收钱?
当然不能收啊,收他们钱,不等于要他们命,他们更不会种啊。那好,既然不收钱,白送他们土地,那么按照雍正帝推行的摊丁入亩制度来看,他们需不需要交税呢?
二、
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他们需要交税,那么交多少合适?
交多了,他们肯定不干,分了土地也白分,根本不会收。可是交少了,其他老百姓也不干,推行摊丁入亩制度是全国推行的,不可能到了旗人身上就变了。也就是说,不管这个税收交多了,还是交少了,甚至不多不少,旗人和汉人都不会满意的。
而如果不交税,那就等于雍正帝自己打自己的脸,还推行个毛的新政,干脆讲给旗人白分土地好了。
而旗人根本不会种地,也不用指望他们会种地,他们只会把地再包出去。就等于平白无故多出来好多的地主阶级,收成差了,他们会闹事,收成好了,他们会兼并百姓土地。雍正帝熟读历史,不会不明白明朝各地的王公贵族是怎么兼并土地的,明朝又是怎么灭亡的。
总而言之,这项政策,只要推行,只会以失败而告终,这本就是一个头脑发热制定的制度,根本不具备可行性!
那么雍正帝明知道这项政策不可行,为什么还要推行呢?要想讲明白这件事,我们还得从雍正帝刚刚即位时说起:
雍正帝刚刚即位就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力,一是自己阵营可用重用的人才太少,捉襟见肘;二是八爷党阵营势力较大,处处受制;三是中间派势力左右摇摆,无法识别,也就无法为己所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就是从几件事上可以看出来!
三、
因为无人可用,所以,雍正帝才会同意隆科多举荐的诺敏,老八胤禩举荐的张廷璐。甚至这两个举荐,对于雍正帝来讲,还是没得商量的,只能同意。
这在雍正帝看来,心里是不舒服的,至少他要做到一点,那就是任免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执行了三项政策:
一是追缴户部欠款,并以追缴不力为罪名,狠狠处罚了一批人,用如此高大上的理由清除政见不合者,可谓高明。不要觉得雍正帝赐诺敏“天下第一巡抚”牌匾是一时脑热,这个追缴欠款的差事他也干过,个中滋味,难易程度他最清楚。别忘了,赐匾的时候,还专门给李卫去了一个上谕,给谁看的,就是给邬思道看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去揭穿诺敏,邬思道不傻:
“这明诏朝廷发给各省总督和巡抚的,你才是一个布政使,为什么也发给了你一份?”
诺敏被杀之后,雍正帝一下子就把官员任免权牢牢抓回手里,也死死地抓住了隆科多的小辫子。
二是开科取士,并在开科之前就派出了神秘道士去伯伦不归楼迎接科举三甲,不要把这个道士想得那么神。这都是雍正帝提前设计好的了,后来那科举前三名都成了雍正帝的骨干。
至于张廷璐被杀,其实有点钓鱼执法了,雍正帝会不清楚谁能从自己手里拿到试题?用脚指头想想也能想出来,说到底张廷璐就是替死鬼,是用来震慑老八胤禩的。
从此之后,隆科多和老八胤禩,就基本失去了任免大臣的权力!
四、
三是铸造新钱,不要觉得雍正帝是傻子,新钱的弊政,别人都知道,就他不知道?
他都是装出来的,你真以为孙嘉诚就比雍正帝聪明,当然不是,雍正帝此举就是识别谁才是心腹。最终的识别结果,就是把张廷玉识别出来了,同时搂草打兔子,还识别出来一个孙嘉诚。
后来他跟老十三胤祥下棋那一段,正是他此举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找出敢跟他说真话的人。
这一系列的招数使完之后,朝廷这边基本是稳定了,年羹尧在西北又打了胜仗,时机成熟,推行新政。
推行新政可以理解成雍正帝的目的,也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手段,或者叫途径。对于雍正帝来讲,此时最不稳定的只剩下了旗人这一块,别忘了四大旗主王爷进京,跟谁走的最近?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老八胤禩就已经冲旗人那边搔首弄姿了,这一点雍正帝不可能看不到,那咋办?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整顿旗务,让旗人笼罩在自己的周围,本指望年羹尧能带领大军护航此项政策推行。结果年羹尧掉链子,只得除去,当然,这不影响雍正帝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为什么整顿旗务迫在眉睫了呢?
这就要从外民族统治中国的特殊讲起,跟当年的蒙古人统治中国一样,蒙古大汗跟元朝皇帝不是同一个概念。同样的,到了清朝,蒙古大汗跟清朝皇帝同样不是一个概念。当年元顺帝带走的传国玉玺被最后一任林丹汗后所有,1635年,林丹的儿子被皇太极建立的后金所灭。从此之后,蒙古大汗的称谓就成了清朝皇帝的称谓,当初热河狩猎的时候,康熙帝带领儿子们见的蒙古王公,就是以蒙古大汗的身份见的。
五、
也就是说,雍正帝其实有好几种身份,对大清国来讲,他是皇上,对蒙古人来讲,他又是大汗,对旗人来讲,他又是八旗旗主。
雍正帝要想稳定统治,势必要冲这些人下手,只有这些人稳定了,他才能真正的踏实。给旗人分土地,让他们自给自足,就是一个投石问路,试探一下他们的心思。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跳出来反对,因为刚才分析过了,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只有一心想搞破坏的人,才会蹦出来反对,这才是雍正帝想要达到的目的。
而旗人自种也不过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却是整顿旗务,让所有满人、蒙古人、汉人都围绕在自己身边,听从指挥。
也就是说,雍正帝不再是以皇上的身份跟他们制定规则,而是以蒙古大汗或者八旗旗主的身份制定规则。类似于民法跟军法的区别,等于是大清朝的法律制不了你们,我们就来制定家法,用家法来处置你们。
这才是老八胤禩联合四大旗主王爷要跳出来反对的原因,别忘了老八胤禩在朝堂之上经常拿圣祖爷压雍正帝,拿传统,拿旧约来顶。这次连家法都给改了,这将对老八胤禩一伙执行了釜底抽薪政策,要了他们的命。
后来就是雍正帝设计引诱老八胤禩跳出来了,也就是八王议政逼宫本就是在雍正帝的计划当中。我们之前讲过,这里不重复了,总之,一切都在雍正帝的预料之中。不信大家仔细看看,当老八胤禩跳出来的时候,雍正帝脸色明显出现一丝得意的微笑。
当老八胤禩一伙被一网打尽之后,什么整顿旗务,什么旗人自种,统统都不再推行了,为啥?
嘿嘿,别忘了雍正帝本就是一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主,旗人自种本就是一把刀,人都杀了,还留着刀干嘛?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