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家长看管孩子的压力,家长认为培训班既能让自己省心,又为孩子多一项技能,是一项双丰收的事。
家长没意识到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而阅读在锻炼孩子思考能力上,是有显著成效的。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通往成才的必经之路在于阅读,一切知识都来源于阅读,阅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
一、 家长报培训班的原因
1、 盲目攀比、跟风
在学校附近大大小小的培训班,占据了孩子们放学后的时间。
家长对孩子教育上的金钱投资,是很舍得的。看到身边不少朋友的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象棋…尤其参加比赛,获奖后,更让很多家长蠢蠢欲动。
心细的家长会发现,获奖的孩子,不是天生的,就是家中有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
毕竟获奖的孩子,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孩子都属于陪跑的。
2、 多一项技能,为孩子职业做铺垫,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会想着多一项技能,给孩子多一条出路。但是,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是否真的感兴趣。
如果孩子不能坚持下来,只会浪费更多时间。
3、 提高成绩
除了年级前几名的孩子,其余上课后辅导班的孩子,在家长眼里,都是成绩不好的。
在家长的心里,只有成绩在班里前列,才算过关。所以大部分家长,都会给孩子报课后辅导班。但是报了课后辅导班后,孩子会错误的认为:不用认真听讲,反正放学后的辅导班老师还会讲。
而辅导班的老师,和正规学校的老师相比,由于对系统的知识点掌握不熟悉,在讲解上会有偏差。
孩子的听课习惯不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求学生涯。
二、 读万卷书对孩子的意义
阅读对于孩子经营自己生活,是一“本”万利的事。这个本的是独立思考能力,有了项技能,孩子未来无论在家庭上、工作上,都能收获幸福感。
1、 获得更多知识
本田直之《杠杆阅读术》: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学习别人几十年的经验。
腹有诗书气自华“,央视主持人董卿在诗词大会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底蕴,不是他人短时间内可以练就的。
董卿曾说,睡前读1小时书的习惯,是雷打不动的。无论多忙,这个习惯始终没有停止过。
正是自己多年来的阅读习惯,让董卿一次又一次化解了节目现场直播时空白时间的尴尬。在冷场的瞬间,既考验主持人的淡定心态,也考验主持人的知识库,对于当下场景的理解,做到既要说到观众心里去,也要符合节目的价值观。
而她总是用她独到的见解,深入人心的语言化解危机。
在学生时代,主要是读一些经典书籍,让孩子学习书中人物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来经营自己的人生,也能帮助孩子尽早立志。
等到孩子参加了工作,自然就会读一些与职业有关的书籍,这些书籍会让孩子在工作中少走很多弯路。
2、 锻炼独立思考能力,遇到事情,不会慌张
读书不同于乐器技能,技能只要掌握其中的技巧,并完成相应的课时训练,就能达到一定水平。
也不同于看视频,在看视频时,孩子的大脑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基本不用动脑。
阅读中,认字的过程、以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都需要大脑的参与,属于主动学习。
书中的知识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判断、分析,才成为自己的知识。
阅读中的思考使孩子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并且善于联想和想象,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当孩子的知识储备够多,面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会找到问题根源,并且积极面对。
比如:遇到同学突然不理自己了?不会哭着鼻子找家长。而是分析同学为什么不理自己了,想办法与同学解除误会。
面对一些小困难,能想办法自己独立解决。
3、 让自己更懂得存在的意义
樊登通过读《幸福的方法》,找到了幸福。
一个人的人生不都是一帆风顺,是由大大小小的困难组成的。孩子有了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自然不会被轻易打垮。
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不会轻易被外在的环境所影响自己的内心。
00后的孩子们,与上一代人不同,吃穿已不发愁,容易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失去学习的动力。
只有当孩子找到自己存在得意义,才会获得幸福人生。
而孩子在阅读浩瀚的书海,见识了不同人生,就会找到自己的意义。
比如:读了课外读物《小英雄雨来》,学习雨来在人面前,不退缩,与敌人斗智斗勇,雨来的英雄气魄,更能激励男孩,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读了巴德•舒尔伯格《我的第一首坏诗》明白一个人要成长既需要鼓励的母爱,也需要严厉的父爱。
三、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书当然有好有坏,需要家长为孩子精心选购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阅读的好书。
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还有益于培养孩子经常读书和爱护书籍的习惯,这将使孩子一生受益。
1、 选书,从自己喜欢的书入手
1) 从绘本开始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很多人不知道跟孩子都交流些什么。而绘本故事可以作为亲子交流的媒介,沟通亲子感情。
绘本中多彩的图画,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图画中的留白,可以让孩子悠游自在的想象。
当大人带着孩子一同欣赏图画书里丰富生动的视觉图像,与活泼有趣的剧情发展时,不但可以趁机启发孩子的美感,而且也能透过开放自由的亲子导引问答,培养孩子在故事情节中,尽情发挥独有的想象与创作能力。
2)名著需要阅读基础,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
很多家长一看见孩子读幽默故事、武侠小说就加以阻止,要求孩子读名著。
我们要知道阅读名著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对处于阅读初级水平的孩子来说未必适合。家长若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读名著,孩子因为难以理解,而对名著产生厌恶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3)任务式阅读
有些家长规定孩子读书时一定要摘好词好句或写读后感,结果导致孩子把读书当作一种负担。如果把读书等同于摘抄、在书中圈点画问,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
孩子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枯燥无味且带有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这与家长本意背道而驰。
而自己讲过一遍的故事,孩子们会记忆更深刻。
在亲子交流中,可以让孩子知道正确的价值观是什么?
3、 创造好的家庭环境
古代有孟母三迁,孟母明白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为了让孟子潜心学习,孟母搬到了学校旁边。
很多孩子不喜欢阅读,是因为父母不爱看书。
如果在家中,孩子随手就能看到书,阅读气氛浓烈,孩子自然就会养成阅读习惯。
除了书房,客厅、餐桌、卫生间都可以放几本书,让孩子可以随时开始阅读。
以下是朱永新教授推荐给小学生的30本必读课外读物,家长可以作参考。
四、孩子的阅读能力该怎样提高
1、 带着问题阅读
在孩子阅读前,可以为孩子设置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在书中去找答案。
有目的性的阅读,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孩子对内容理解更深。
也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比如:在阅读《灰雀》时,当孩子读到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部分,可以提出问题:“小男孩为什么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2、 画思维导图
5、6岁的孩子只要会简笔画,就可以画思维导图。
把故事的结构画出来,更能让孩子理清其中的脉络,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步骤:
a.从中心开始呈放射状伸展,越来越细。
b.分枝上写上关键词,而不是文章。
c.多利用图画符号等形式。
如果孩子有兴趣,也可以做手抄报,锻炼孩子的绘画能力。
3、写葱鲔式读书笔记
葱鲔火锅是用葱和金枪鱼做的特色料理。在这道菜里,葱与鱼同样重要。写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和评论同样重要。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来理解书中内容。
摘抄其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下面写上自己的评论或想法。
摘抄和评论,用“○”“☆”进行区分。
摘抄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随之把此刻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记录思考瞬间,让孩子把书中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连,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语
如果孩子不喜欢上培训班,不如给孩子买些喜欢的书来阅读,充实孩子的知识库。
孩子脑海的知识多了,别怕孩子成绩不好。
家长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原因无非是两种:
1、不认可
家长不认为阅读能力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不知道怎么做
我想,基于这种原因的家庭应该数量比较多。阅读能力并不是读几本书,多识一些字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系统的、长时间的引导,才能实现。
相较于,自己费时费力,可能又收效甚微的阅读能力培养,选择培训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要少很多。
自己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有一条相对清晰的路线,也就是说家长要先学习、先了解。再选取相应的阅读材料,这无疑需要牵涉家长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而孩子去培训班的话,在这方面,家长的精力就可以节省下来了;
其次,家长自己选择阅读材料,跟踪孩子的阅读进度,其中花费的心思,更是无可估量的,家长或许只要按要求记录就可以了。
1、家长对于孩子的性格、兴趣更为了解。家长对于孩子的了解,给予家长给孩子进行教育的先决条件,这种熟悉,让家长可以有的放矢的选择孩子更为喜欢的材料,更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家长对于孩子的观察更为全面,可以给予孩子更为针对性的指导。相较于培训班的系统性、普适性教育,家长的教育针对性更强,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短板与优势,指导更为有效。
上面就是大毛对一些家长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而是一门心思地花时间花财力帮孩子找培训班的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