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当代中国可谓是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绝大部分人不但能够游刃有余地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还能结余足够的金钱用于精神方面的消费。可是吃饱饭这件事情对于古人来说却并不容易做到,甚至于是奢望。
在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而这种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有着严重的缺陷,就是人们对于它的依赖性太大,一旦遇上一些天灾人祸有可能一整年的收成都没有了,失去了食物来源,百姓只能依靠朝廷的赈济勉强存活,甚至于饿死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在各种天灾当中,蝗灾是最为常见的,但同样也是百姓最不想遇到的。因为一旦发生蝗灾,就会有无数的百姓死于饥饿,对于蝗灾有过这样的记载:
唐贞元元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
蝗灾对于百姓所造成的伤害不可谓不大,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在闹蝗灾之时,老百姓为什么宁可饿死也不吃蝗虫呢?
实则不然,古代人是吃蝗虫的,而且当人的饥饿达到了一定程度,别说是蝗虫,就连野菜、树叶、树皮等一切能够垫肚子的东西都不会放过,毕竟吃得不好总比饿死要强。
自古便有蝗灾来临之时人们以蝗虫为食的记载:
《新唐书 姚崇传》记载,公元716年,在山东地区发生了严重蝗灾,但是当地百姓对于蝗虫是又祭又拜,任由它们破坏庄稼却不敢捕。对于这种现象宰相姚崇上奏唐玄宗:
“《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 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
《新唐书 五行志》同样有捕捉蝗虫的相关记载:
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殣枕道。 民蒸蝗,曝,扬去翅足而食之。
《宋史 五行志》亦是这样记载道:
嘉定七年六月,浙郡蝗。八年四月,飞蝗越淮而南,江、淮郡蝗,食禾苗、山林草木皆尽。乙卯,飞蝗入畿县。己亥,祭酺,令郡有蝗者如式以祭。自夏徂秋。 诸道捕蝗者以千百石计,饥民竞捕,官出粟易之。九年五月,浙东蝗。丁巳,令郡国酺祭。是岁,荐饥, 官以粟易蝗者千百斛。
由此可见,古人不但会在蝗灾发生之时捕捉蝗虫作为口粮,甚至还研究出了相关的吃法。这时我们不免会有疑惑,可是为什么每次发生蝗灾还会饿死那么多人呢?
其实这完全是老百姓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普通百姓完全没办法在闹蝗灾的时候依靠吃蝗虫生存下去。
首先,在蝗灾发生前,百姓家里一般都会存有一些余粮,由于人们无法预测蝗灾发生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所以在蝗灾刚开始形成的时候,他们并不会立刻去捕食蝗虫,而是依靠之前的囤货生存,可是一旦粮食都吃完了,那时候蝗虫也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还谈何捕捉一事?
其次,蝗灾中到处肆虐的蝗虫与一般的蝗虫有所不同,它们被称为飞蝗,顾名思义就是移动的速度非常快,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远没有当今的发达,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最简陋的工具来捕捉蝗虫,所以即使人们尽全力去抓也不会收获太多的数量。
最后,由于蝗虫的数量众多,它们消灭庄稼的速度很快,在吃完一处的庄稼之后不可能长时间停在原地等着百姓吃上一个季节,所以就算有人在刚开始能吃到蝗虫,也很难一直维持到下次收成的时候,这完全是杯水车薪。
综上所述,倘若发生蝗灾,寻常百姓就会遭受近乎灭顶的伤害,而那些说百姓们宁愿饿死也不吃蝗虫的人就如同晋惠帝司马衷所称的:“何不食肉糜?”,有些事情不是不想做而是根本做不到,古时候的百姓能够咬牙坚持生活下去值得我们敬佩。
忆苦思甜,对于当今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我们更应该珍惜。
相较于古人有一顿没下顿甚至还要遭受天灾摧残的苦日子,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无比富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人却不懂得珍惜,他们肆意浪费宝贵的粮食,殊不知他们所抛弃的是我们祖辈无比渴望得到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一定要懂得忆苦思甜,牢牢记住先辈们所承受的苦痛,珍惜每一粒粮食,否则等到我们失去这一切的时候将追悔莫及!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说呢?
李世民吃过。
《资政通鉴·唐纪》:贞观二年,畿内有蝗。辛卯,上入苑中,见蝗,掇数枚,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不过,这属于政治,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有不少吃蝗虫的记载。
《吴书》:“袁术在寿春,百姓饥穷,以桑椹、蝗虫为干饭。”
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但就现实而言,蝗灾的蝗虫是不能吃的。
蝗灾的蝗虫是有毒的。吃少了不要紧,吃多了会死人的。
在生物学上,这叫做动物聚集,这在自然界很常见。
一旦聚集就会引来大量的天敌,为了抵御天敌,动物往往在聚集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变化。
研究发现群居型飞蝗会大量释放挥发物性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几乎不合成苯乙腈,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目前未知。
科学家们认为,苯乙腈可能是一种嗅觉警戒化合物,可进一步合成氢氰酸达到防御天敌的目的。
后来,科学家们进行了试验,在未群聚的情况下,人工对这个过程进行干预,发现蝗虫体内果然开始合成氢氰酸。
我们都知道这玩样是剧毒。
从观察中也会发现,鸟类在蝗虫散居的时候,非常喜欢捕食它们。但是,一旦大规模爆发以后,鸟类就不会再捕食飞蝗。
蝗虫在群聚后,会通过体内合成毒素来对抗天敌的捕食。这是一种同归于尽的做法。
虽然,一只蝗虫体内的量不会多,而且氢氰酸也会挥发,但是量一旦大了,就肯定会死人。而如果量少了,其实,对几亿只,几十亿只的蝗虫来说,根本无关紧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