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就是,朱棣很不要脸。身为燕王的他造反的理由是清君侧。清君侧是什么意思呢?清君侧的意思就是除掉皇帝身边的奸臣。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了分封的制度,而现在皇帝的身边的大臣们却要建议皇帝削藩,朱棣说他们是在胡说八道,违反了祖宗的制度。所以朱棣造反的理由是非常正当的。所以明朝朝廷并没有宣布朱棣是造反,而且心慈手软的皇帝一直嘱咐将军们不要伤害自己的他。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棣是最年长的王爷。为什么朝廷要削藩,其他的藩王不造反呢?因为建文帝的矛头指向了燕王。而为什么建文帝如此针对燕王呢?因为在朱元璋册封藩王的时候。当时有很多实力强大的藩王在边疆,手中的权力非常大。后来,那些实力强大的藩王都老死了,只剩下了一个朱棣。所以建文帝不针对他针对谁呢?所以燕王朱棣才会如此急迫的起兵造反。
第三个原因就是朱棣的手下非常忠诚。由于燕王朱棣镇守边疆,天天跟蒙古人打仗,时间一长,他手下们都很服他。而且由于天天跟蒙古人打架,他的军队都是那种历经沙场的精兵,作战能力非常强。
第四个原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朱棣制定的战略非常好。他知道如果真打起来,自己是跟朝廷耗不起的。所以他的计划就是,尽量避免攻占城池,在他的进攻路线中,大家可以发现,他都是在绕路,绕来绕去把朝廷的军队绕蒙了。后来他直接包围了南京城,皇帝和大臣们纷纷惊慌失措,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第五个原因就是其它的藩王们也都保持中立。他们没有真正帮助朝廷,也没有帮助造反的朱棣。但是在他们心里,当然是盼望朝廷被打败,这样他们的王位就可以保住了。毕竟朝廷如果打赢了战争,不要说削藩了,直接把他们弄死都有可能。比如说宁王,虽然表面上是被燕王胁迫,其实内心还是愿意帮助朱棣的。而且朱棣非常能说,他向宁王许诺了大好前途,说什么造反成功之后,他们俩一起统治江山。说的很像真事,当然,在他篡位登基之后,并没有实现他的诺言。
第六个原因就是朱棣很得民心。老奸巨猾的朱迪在打仗之前,先去跪拜了他的父皇的陵墓,所以天下的百姓们都觉得这个人一定很孝顺。是一个靠谱的人,在他登基之后,大家一定有好日子过。再有就是,朱棣还赢得了官员们的心。反正都是皇室内部打仗,身为当官的跟谁不一样呢?何况朱棣还许给他们了大好前程,不跟随他那不是傻子吗?朱棣就这样打败了皇帝,登上了皇位。
先且不论成败功过,将三个事件做一下比较。作者以为,西汉七国之乱与西晋八王之乱具有可比性,尽管背景和结果各有不同。然靖难之役同样是藩王反叛中央,但与前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西汉七国之乱, 叛乱从开始到被平定,汉景帝仅用三月。正好印证了晁错《削藩策》中论述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战局的走向自始至终都在朝廷掌控之中,汉景帝决然扫平尾大不掉的诸侯国,为接下来的汉武盛世铺平了道路。
西晋八王之乱,
历时十六年,司马家的混战不仅埋葬了西晋,亦导致后世近三百年的动乱,八王之乱揭开了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的序幕。这场西晋司马皇族争夺中央政权的内战,归功于司马炎,晋武帝忌惮门阀士族的权势,担心“禅代”的旧事重演,于是大封同宗子弟为王。这一点和汉初高祖很相似,广建同姓诸侯国,藩屏帝室,都为后世留下隐患。
西晋的藩王内外军政一把抓,重点是这些拥兵在外的司马,还可以肆无忌惮的干涉朝政,一旦权利分配不均,火并是早晚的事,都姓皇,凭什么你做得,我做不得。晋惠帝是个痴呆不能任事,根本无力制衡掣肘藩王,偏偏妖后贾南风还不是个省油的灯,干政弄权引发诸司马不满,战火一触即发。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对后世影响各有不同,但起因皆是开国君主吸取前代亡国教训,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遗祸子孙。
靖难之役,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大事件,当属玄武门之变。同样英明神武、勇冠江山但天生与皇位无缘的两位王爷,如果没有非常之法夺得帝位,大概华夏文明史也会少了几分色彩。二者区别在于,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讨发侄子,由藩地起兵直逼京师,前后四年成就大业。李世民近水楼台,上朝途中设伏于玄武门,以谋反罪名诛杀隐太子、元吉而一举功成。二人际遇何其相似,这天下终究是强者的天下。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是群体性事件,皇族抱团反抗朝廷或是内讧,相比较靖难之役的主角朱棣,一己之力,敢为天下先,虽不能昭告天下,但起兵之日起命运便以决定,此生只能为帝王。而且朱棣个人战力爆表,靖难之役前,两次北伐练兵,漠北与元人多轮厮杀大胜还朝。朱棣是建文帝削藩的难点,他握有兵权又有军功,早已成为了大明君臣心头的隐患,不除不快。可笑的是永乐帝登基后,继续做侄子未竟的事业,削藩。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