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在方法!
形象地说,汉景帝实施的削藩措施就像硬按住一个人的头强行割他的脑袋,被割的人肯定会拼死反抗;而汉武帝实施的削藩措施即“推恩令”,是让被割者自己动手放自己的血,还得对皇上连声说谢谢。
所以,汉景帝强制削藩是一时头脑发热的蛮干,汉武帝削藩则是高明的政治谋略和智慧。讲清这一点,还得从头说起。
刘邦获取政权以后,采取了分封制,将自己的七八个儿子派到各地去当诸侯王,也叫做“藩王”,这在政权刚建立还虚弱的时候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为今后埋下了祸根。到了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步强大,有地盘、有军队,腰杆子越来越硬,渐渐不听中央政府的招呼,严重危及了中央统治,让皇帝坐不安席,食不甘味,削弱诸侯的势力,已经成为中央政权的首要任务。
汉景帝时,他的忧患意识比较强烈,再加上他的老师晁错积极进言说,那些家伙们对中央政权虎视眈眈,早晚为害,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采纳了晁错的意见,开始削弱藩王的势力,先是以各种罪名给几个藩王处分,收回他们的封地,接着又要强行收回另外几个藩王的封地。这一下子惹恼了他们,在吴王刘濞的带领下,他们七国合伙反叛了,并以杀晁错,为皇帝清理坏人的名义,军队直达都城。汉景帝慌了神,赶忙将晁错杀了,但反叛却并没有平息,幸亏后来有周亚夫一帮人指挥有方,才免了一场灾难。削藩显然是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仅凭热情,操之过急,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没有深入的谋划,硬来蛮干,那些诸侯王岂能束手就擒?不反才怪。
汉武帝很聪明,他汲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听取大臣主父偃的意见,经过深思熟虑,找到一个杀人不见血、要让对方有苦说不出,还得表面感谢中央的方法,这就是“推恩令”。主要方法是,改变原来诸侯王只将统治权力传给长子的做法,而是将这一“恩惠”推而广之,可以传给自己的长子、次子、三子等等。这样一来,作为原本不能享受老子政权的次子、三子等都高兴了起来,对中央发出的这一号召感恩戴德,积极响应,诸侯王心中明白,但架不住儿子的鼓动,哪里还能反对?这样的结果是,诸侯王必须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若干个儿子,如此下去,子又生子,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原来诺大的地盘也就像切豆腐一样,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力量也就分散下来,再也组织不起统一的力量,对中央政权的对抗更不可能了。久之,藩王势力自然瓦解。
,汉景帝没失败啊,汉武帝的成功,也只是高后文帝景帝三代人努力的结果。
削番本身就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弄不好就一地鸡毛,甚至失败身死,
汉高祖削番看起来削番很容易,所以就变成了杀功臣。
文帝景帝削番,诸侯王都造反了,但是,他们削番后,诸侯王明显削弱了。
主父偃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汉文帝、汉景帝玩剩的,只是很多人只看了初中历史,只听过主父偃,而不知贾谊才是真正的大佬。
汉文帝之时,贾谊就在《治安策》里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并且汉文帝就是这么实行的。
如果汉文帝没有削番,像晁错那样公开喊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朝早就给他玩死了。
吴王刘濞联合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西王、胶东王造反,也就是七国之乱,这七国有四个是从齐国里分出来的,实力有多小不用说了吧?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齐文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文帝趁机将最大的齐国分为六国。淮南王刘长反,于是封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汉景帝时,逼反诸侯国,才有后来的七国之乱,目的也就是为了削番,并不是因为削番失败导致七国之乱。
到了汉武帝之时,诸侯王基本成了大地主,基本上没什么兵马了,只有王侯卫队,但是,汉武帝还不放心,认为他们争夺朝廷的赋税,成了地方豪强,进一步削番,
后人看这段历史时,只看到汉武帝和主父偃两踢最后一脚的人,而不知高后、文帝、景帝已经踢了九十九脚了。
就像后人只看到赵匡胤可以“杯酒释兵权”,殊不知,前面二百年的皇帝,都在削夺武将兵权,并且都失败了,但是,到了赵匡胤时代,武将的兵权已经很弱了,不然,没有哪个是安善良民,凭什么交出兵权?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