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图就知道。有没有幽云十六州,宋都注定被灭。
两个原因,一个是政治原因,一个是首都选择位置的原因。
政治原因不说,重文抑武,但这并不是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而宋朝灭忙的主要原因是首都位置选错了地方。汴京(东京)这个地方作为首都是最错误的选择。
一来由于北方防线过长,已经是的大宋的兵力分散。东北要防大辽,西北要防西夏。而东京还要重兵把守。这就相当于宋朝的主要兵力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要对抗大辽,一部分要对抗西夏,还有一部分要守卫东京。这造成宋朝兵力臃肿,大量的消耗了国家财政,国民赋税重,起义不断,为了镇压起义又内耗了不少的财力。在宋朝起义叛乱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多的。
我们要看到整个宋朝从建国到灭亡,基本上都是以防守为主,前面也主动出击过,但是失败了。原因就是兵力太过于分散。
宋朝要想改变现状,只有往西北迁都。把都城迁往靠近西夏的地方。用原本拱卫都城的兵力对抗西夏。这样就可以把原本分成三份的兵力,变为两分。这样就把兵力集中起来。形成两个拳头。
都城在东京永远只能是个守势。如果把都城往西北迁,那么就会形成攻势。只要都城往西北迁移。那么就避免了被西夏都大辽夹击的势太。
一方面可以集中兵力,另一方面可以压缩国内战争,还有一方面,可以让西夏国都暴露在大辽的兵力之下。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的,最好的好处就是把兵力全部集中在北方。形成一条严密得军事防线,让东京以北的大量土地不暴露在战争的威胁之下,让人民安居乐业,休生养息。
如果宋朝的国都个西夏的国都靠近,宋朝和西夏都会聚集大量的兵力在这个地方。这样可以加剧西夏的危机感。西夏的兵力就相当于被原本守卫东京的兵力钉在这片土地上。而整个宋朝的兵力都集中在北方这块地方上,相互呼应是很容易做到的。凭借着南方大量财力供应,西夏支撑不了五十年。
而大辽要打破北方防线,也是很难,因为兵力都集中在北方了,一打就是长期消耗战。凭大辽的国力根本上也支撑不了多久。
宋朝的失败在于,国都选择的地方太不好。每次开战,一方面要调集兵力守护国都,一方面又要守护北方防线,本来就已经和西夏和大辽两线作战了,又要守护国都,那么就变成了三线作战,这样无形中就加大了国力的消耗,这样不灭才怪。
如果宋朝把国都北迁,西夏和大辽早就被耗死了。
蒙古有没有机会崛起都是个问题。因为一旦国都北迁,那些文官们就不要那么牛逼了。只有把他们暴露在危险之下,他们就懂得什么叫尊重了。那个时候军人的地位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样宋朝才会发生改变。
北宋把国都被迁的话,很容易凭借着强大的国力把西夏和大辽耗死,因为北宋把兵力集中在北方,那么西夏和大辽的兵力也会被钉在北方。三国重兵都在这个地方对峙,那么谁都不敢先动,就看谁能耗到最后。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农耕民族防御草原民族的天然门戶。地理位置和现在越南凉山地区一样。历史上中原王朝攻占凉山地区以后,越南皇帝只能拿降书递顺表了。同样过了燕云地区是华北大平原,无脸可守,有利于草原骑兵大规模作战。历史上宋幽州守将郭药师降金后,作为先锋长驱直入打到汴梁城灭亡了北宋。耶律阿保机帮石敬塘灭后唐,遭到汴梁百姓强烈抵抗,加上天气炎热不适合契丹人生活,他在退兵途中病世。用盐腌制成肉干才被运回国内。如果宋占据幽燕地区,修长城隘,派精兵良将把守金兵根本无法入主中原。有个很好例子可以说明。当年多尔衮的大清铁骑是被吴三贵放进山海关的,而不是被清军攻破的。说到北宋军力弱和北宋重文抑武有关也是妄固事实的。范中淹和富弼韩琦都是文人,但指挥打仗也很再行,在抵制西夏入侵战役中作出重要贡献,收复河湟谷地扩边千余里,说明宋军是有战斗力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