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做了大明皇帝,为了让大明基业万世永存,于是精心设计了宗藩制度。万一朝廷出事了,各地藩王及时回来救援,就是所谓的勤王。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把整个大明帝国通过管理、规范形成一套制度,只要后人严格遵守,大明王朝安定、巩固,长治久安便可实现。
雄才伟略的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西汉“七王之乱”,但还是要实行分封藩王。朱元璋分封他的诸位皇子为王,其实也是有多方面的考量。朱元璋的心想,别人都靠不住,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最可靠的,因此把土地分封给他们,让他们好好管理,皇帝才可以放心,大明江山才能够稳定。
“昔者,元失其驭,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朕躬率师徒,以靖大难,皇天眷佑,海宇宁谧,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把北元残余势力赶到漠北,称帝后的朱元璋,面对中国庞大的版图,要巩固统治,建立庞大的帝国也是不容易的。朱元璋为了达到“藩屏帝室,国祚永久”的目的,给了藩王诸多的权力:有一定的军事权力,亲王以亲王护卫的名义可以有一定的兵马,人数从3000人到10000人不等,这部分人马直接归亲王领导;亲王可以带兵打仗是个军事统帅,例如朱元璋曾派晋王和燕王亲征蒙元残余势力。地方政权想要出兵,必须有朝廷御印文书和亲王指令才能出兵,亲王实际上成了地方政权的监视人。只有分封,才能稳定皇权统治。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吸取周朝的教训而没有分封,可是在秦始皇死后三年的时间里,强大的秦朝就这么灭亡了。
鸟飞尽,良藏弓,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考虑到外臣对皇权的威胁太大。于是将功臣宿将手中的军权转移到自己儿子手中,削弱勋贵,有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废除宰相制度,防范权臣把持朝政,因此赋予诸王“清君侧”的权力。天下大定之后朱元璋便把屠刀伸向了开国功勋中除了早早病死或陨于战场的,其他人全部没得善终!他们被朱元璋以千奇百怪的手段或借口清除。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因病去世,65岁的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将皇权接班人给了朱标之子朱允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逝世,朱允炆即位。朱元璋认为自己通过严格限制藩王们的行为,避免了“家族内斗”的可能,而朱允炆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王权和皇权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燕王朱棣造反,短短时间就推翻了朱元璋的既定方针。
朱元璋的分封制大方向进行国家体制改革,也可说成是一个农民给儿孙们平分家业,再选出一个大掌柜而已。朱棣夺权后,削藩大幅削弱了王府护卫并剥夺军事指挥权,而且逐渐去除了藩王的一些政治特权。因此对藩王而言,永乐朝形成了一种与洪武朝极为迥异的政治环境,原先显赫的藩王在靖难之后被置于密切的监视之中。此后的诸王刑事犯罪变少了,可是经济犯罪却愈演愈烈。特别是明亡以后,朱元璋所设立的制度根本没有派上用场。
朱元璋的分封给大明江山奠定了基础。
首先给儿子们的分封,无可非议,总不能封给异性人为王,再说分封的王爷主要为了守边疆,守国门。就是哪个王爷做大了,那江山还是朱家的。
至于淮西将勇的分封其实就是个套,先装满了再说。先让你死前风光,疯狂,尽显人性丑态,先忍住,然后一网打尽,像蓝玉等名将直接灭门以绝后患,这些骁勇战将,后来的皇帝怎能驾驭的了,像亲家李善长都没放过,这些国之重臣,像胡惟庸阴险狡诈等之徒,他们有罪没罪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皇帝来说是个隐患,杀了他们最多是皇帝自己留下恶名,但子孙收益坐稳江山,除非子孙真是个窩浪费。回想当年血战鄱阳湖,完全是朱元璋一个人的智慧,能够判断陈友谅是临死一战冲着自己中军而来,其它突围都是假象,善于知道对方的心态,在生死关头连刘伯温都不如,纵然陈友谅兵强马壮又如何呢,智商不行呀。
治国跟开国一样艰难,没有智慧难以维系江山,开始的分封看似论功行赏,其实是阎王点名,这些武将文臣不去天下何安,这些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不是魔鬼是什么,只有刘伯温能知老朱他的心思,赶忙退隐。
后来的大明走势也确实没有收到武将文臣的把持。所谓的宦官乱政也只是皇帝的御用之术吧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