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答:目前教育部明确规定在职教师禁止校外有偿补课,举报后,校内通报,严重者开除!
我家有包括父亲在内的4位老师,除了我爸不赞成去补课,其他都赞成且去兼职培训机构老师
我爸的观点:公职人员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公职上(我妈说他老古董、死板)
其他:教师工资低且有大量闲暇时间,大家都在补,凭知识赚钱光明正大
这里面引用一下小吏的文章部分,启示一下咋们的家长:
我国应试教育阶段最本质的核心,是公平。
在国家能够提供的有限高等教育资源下,将三六九等所有家庭当中“不差的孩子”筛选出来,给予一个更高的平台,防止未来社会分层。
目前国家之所以要打击辅导班,原因有二:
1、社会总成本加高了,大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金钱扔了进去,但孩子们并没有变得更好。
相信我,应试教育的考卷拿95分和100分对于孩子本质上不会有啥提高,但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
更关键的是,孩子到了18岁以后,前面12年的如此巨大高昂的“分数维护成本”是不能带到下一个人生阶段的。
上了大学就是新的人生法则,应试教育的所有东西基本都要推到重来。
2、社会变得不公平,寒门家庭会越来越难冒出来。
本来高考之所以设置成看分录取,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兼顾公平。
现在的辅导班越来越专业,有的孩子就是能够通过钱把分数提上去,但没这个钱上辅导班的孩子,通常家长也不会知道怎样教育,只能靠孩子自己努力和摸索。
寒门家庭的孩子得多努力才能考的过各种武装的富裕家庭呢?
当然,这个社会永远不可能公平,但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样确确实实是对国家宏观未来上不利的,所以必须要刹车和整顿。
分析到这了,我们可以简单的知道两个概念:
1、孩子18岁前的教育,叫做“有限博弈”。
是国家设定好的一个公平性的筛选机制,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国家机器的长久运转,防止社会分层,全是拿分数说话。
这套规则是专门设定出来的!
任何时刻,专门设定出来的规则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也就是你被筛选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规则下做的所有积累,除了你进入大学的那个门槛外,通常是不能带到下一个人生阶段的,积分会被清零。
2、孩子18岁以后的教育,叫做“无限博弈”。
不会再有人给你设置什么具体的分数线了,没有一次次考试来区分三六九等了。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考卷,考的是你能不能在这个没有明确规则的社会上出人头地的能力。
每个家长朋友们自问一下吧,是孩子“有限博弈”的能力强重要?还是“无限博弈”的能力强重要?
当然,小孩子做选择,成年人我全都要,那下一个问题来了,你真的有全都要的能力吗?
你家要是年入一千万,不用多,就一千万,你每年花个五六十万就能把孩子的所有教育成长非常优质的外包出去。
问题是这样的家庭多吗?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孩子在18岁之前的“有限博弈”该投入多少金钱和精力,以及在孩子“有限博弈”的18岁之前,如何培养孩子未来“无限博弈”的能力。
想要你的孩子将来真正成为你的骄傲,一定要认清一个本质:保证孩子在“有限博弈”的赛道上不掉队的同时,一定要非常注重孩子“无限博弈”的能力,这是决定他一生成败的最关键能力!
“无限博弈”的能力需要家长提供给孩子什么呢?
1、终身持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妥善的处理各种各样人际关系的能力。
3、抵抗压力和失败,勇敢再站起来的能力。
基本上所有人生的成功,全都是上面三条的综合体。
以俩没文化的举例,刘邦这辈子没咋看过书,干革命后跟张良、萧何、韩信学到了死;石勒从小没看过书,结果见招拆招的每天听书学了一辈子。
没有一个牛人是不擅长学习的,没有一个牛人是停止终身学习的。
大多数的失败和停滞不前,本质上都是放弃了终身学习和提高。
刘邦和石勒都是人际关系的大神,都有着能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这二位也都经历了太多次的死里逃生和推到重来。
比较遗憾,“无限教育”的重要点这貌似和“有限博弈”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1、“有限博弈”是在有限的赛道上逼你考出无懈可击的分数,说实话,这相当打击学习的兴趣。
我媳妇当年高中是全年级第二,妥妥的人赢吧,但自打大学毕业后没看过一本书。
2、“有限博弈”更多给你灌输的是竞争和一分决定你上还是他上,这相当影响孩子们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
实际上,人这辈子你有太多时候是需要你整合借助他人的力量,但一个放哪里都能够得到贵人助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上太少了。
3、“有限博弈”会让你对每次的得与失相当看重,对高考的分数产生执念,“一卷定终身”的最可怕结果是让孩子们在年少时产生“输不起”的感觉。
孩子们禁不起失败,失败后再爬起来很难。
我们考虑教育“军备竞赛”的最关键点,就是两者如何达到平衡的同时,让孩子赢在“无限博弈”的起跑线上!
这是最关键的!
这也就有助于帮大家理解那堆早教、骑马、乐器、高尔夫、语数外辅导班对于每个家庭是不是那么必须。
如果那堆辅导班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兴趣,培养抗挫折的能力,那上那种班是个挺好的选择。
如果孩子对那些班有巨大的抵触,或者家长让孩子上那些班就是教育焦虑害怕孩子掉队,就没有一丁点意义。
更不要说如果那堆辅导班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那就更是本末倒置。
每周末带孩子看场电影,跟他外面吃顿高质量的饭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感觉到你有多爱他,远远比让他上他不感兴趣的辅导班要重要的多。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名校了,自己的教育任务就完成了,剩下就看你小伙子自己了。
实际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是绵绵不断的,是持续一生的,关注点也应该是孩子将来怎样更好的立足于这个社会上。
我们要把我们人生的理解和经验薪火相传,而不是考上大学后就对孩子大撒把了。
所以,在“教育军备”上,我的个人建议如下(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1、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掉队即可,没必要太过焦虑,与此同时攀比性的进行太多精力和金钱的投资。
你更要注意的是投资自己的成长以及自己的成功。(后面会细分析)
2、所有的学习,尽量以激发他的兴趣为主,要让他从小就自己去干他喜欢干的事,而不是你强迫他干那些你要他干的事。
3、有那种很多孩子参加的运动和活动,一定给孩子报名参加,为孩子的社交创造一个大频次和密度的沟通环境,回来再问他社交中的困惑与疑问和他谈心。
4、一定要让孩子尝到各种各样的小失败,但你尽量要在场,告诉并引导他一次次的站起来。
让孩子失败不是让他没有尊严,一定要进行正常的引导,从小让孩子知道一个概念:所谓的“失败”和“成功”都是概率,我们只能让概率变大或变小,但我们无法消除,唯一成功的办法就是不断努力,然后通过次数弥补概率。
说到这里,没有完。
其实后面这段话才是我们今天的核心。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你成为他的榜样,你通过一辈子的言传身教,让他知道成功与幸福的意义。
我们让孩子终身学习,我们让孩子对事物充满兴趣和探索,我们自己做的又怎样呢?
我们现在还对啥有兴趣呢?我们自己每年都提高吗?
我们希望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上成为到了哪都受欢迎的小贵人,但我们自己呢?是谁都喜欢我们吗?是不是每天看好多人都不顺眼呢?
我们希望孩子不担心失败,勇敢面对挫折,我们自己做的又怎么样呢?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真的一点不怂吗······
1、当我们自己找到生活的兴趣点,我们的生活就会璀璨发光,孩子就会知道追逐兴趣,终身学习有多么的美好,你也能够指导孩子将来如何更好的保持兴趣,终身学习。
2、当我们自己本身成了贵人,我们有稀缺的能量,有温暖的气场,有得体的谈吐,有尊重他人的同理心,孩子自然也就知道贵人是个啥样子,我们将来在规矩他的时候也就知道怎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给予指导。
3、我们自己对任何事物都不发火了,万事万物都是趋利避害不行重来的考虑概率,孩子自然也知道碰到难题时是个咋处理的流程。
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话,你因为走过那条路,你知道咋指导他。
你说的每句话也才有力量。
很多家庭家长说话孩子不听,本质上是孩子不服你。
为啥不服?
家长在幻想所谓“正确”的方式是怎样的,但其实并非如此,而孩子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精灵。
最后,再做一下总结:
1、在做好应试教育投资的同时,兼顾“终身学习的兴趣”、“人际关系的健康”以及“失败挫折的重来”三个关键能力培养。
二者起冲突时,后者更重要。(不一定对,我自己是这么做的)
2、欲变世界,先变自身。
3、我们自己如果成不了龙,就不要逼着孩子们鲤鱼跃龙门;即便我们成了龙,龙有九子,尚且子子不同。
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别太执着。
作为家长,我们就是个导游。
善待自己,善待孩子。
正确的做法是要报案的,因为违法,但是现实大部分人的做法是不会报案,这就是最真实的做法。
估计前段时间大家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小舍得》里面的一段剧情,老师上课该讲的知识没讲,特意留到在外办补习班的时候在讲,被蒋欣演的角色举报了,虽然老师被开除了,但是后来家长在外报补习班遇到了被开除的老师,直接就不接受这个学生,最后蒋欣向老师塞红包。事实证明举报老师最后的结果都会不好的。
无论你举报的是谁,老师会得到处罚。可是老师之间是互相认识的,一听到老师被谁举报了,大家都会去关注到这个学生,估计老师对这个学生就会不那么用心,毕竟老师害怕在被这个学生家长举报。孩子还可能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所以对于教师校外补课,发现后,如果报案,你要想到报案后承担的代价,如果不报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活也得过,作为普通的一名老百姓,我的建议是不报案,自私点,为了自己的孩子。教师校外补课多如牛毛,明知是违法的,严禁的,但是外面还是随处可见,知道为什么吗。这个世界不是黑就是白的观点是错误的,更多的是灰的世界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