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抢地盘,夺财富,没有精力。刘项双方当时的共同目标是推翻秦朝,当时的秦帝国已经土崩瓦解,大家都处于抢地盘分享胜利果实的阶段,没有精力去追杀刘邦,或者说,既然刘邦认错态度比较诚恳,又很识趣的服软跑了,项羽也就懒得计较,毕竟咸阳的阿房宫里还有大把的金银美女等着去收复。
第二,实力对比悬殊,项羽认为刘邦尚在其可控范围之内。尽管刘邦当时军队已经由起兵入秦之初的六千人,迅速发展超过十万人的规模,但都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不堪一击(后来证明也确实如此,彭城之战54万人被项羽3万人打败,丢妻弃子)。当时的项羽刚刚破釜沉舟打败秦朝最后的有生力量,士气正盛,内部打掉了傀儡元帅宋义重新掌权,外部各路诸侯都服服帖帖,自然不屑于追杀刘邦,或者说,要杀刘邦随时都可以,只要霸王愿意。
第三,低估了刘邦的野心和目标。鸿门宴刘邦集团所有人的表演都是在示弱,告诉项羽刘邦心里有他,不敢和他争,咸阳的美女钞票都原封未动,他自己就想在项羽的庇护和允许下分点土地金银。这极大程度的麻痹了项羽,即使有些许怀疑,也觉得刘邦对他构不成威胁。可以说,鸿门宴前后,实力绝对占优的项羽都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就想当个霸王,谁不服我就打谁,他怎么会想到在他眼里形同鼠辈的刘邦会有吞天大志呢!所以,鼠辈就该苟活,追它做甚!
第四,各自面临境况不同。刘邦简单,当时想法就是保留实力,逃命第一,所以跑得很快,快到饭没吃完就回去打包跑路了。项羽不同,等待他的首要大事都是全国层面的,哪件事都比追杀刘邦重要。比如他上头还有个楚王需要干掉,既要干掉还得干的体面不留骂名,这是个技术活,反而比追杀刘邦这种体力活要难的多,再比如,十八路诸侯还等着他分封,项羽再牛,这帮诸侯大爷等不到银子土地也是不好惹的……既然大家目标不同,那就先各忙各的,秋后算账不迟。
项羽不杀刘邦,时也,势也,命也!
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项羽打消了杀死刘邦的这个念头。
那么为什么项羽不愿意呢?
鸿门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饭局。
故事开头刘邦先入关中,并且听信谗言打算据守关中,于是惹来了项羽的不满。
于是项羽打算攻打刘邦,这个时候项羽是打算杀掉刘邦的。
但是为什么鸿门宴中刘邦亲自送上门项羽却不杀了呢?
这和两个人有关。
第一个人是项伯,当时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叔叔)听说项羽要攻打刘邦,于是项伯连夜通知张良,打算让张良逃命免于战火(张良曾经救过项伯),而张良处于对刘邦的忠心把项羽攻打的事情告诉了刘邦,这下刘邦着急了,问“如之奈何”,于是张良献计抓住项伯这个救命稻草。
第二个人项伯,听从张良计谋的刘邦赶紧宴会项伯,并且一通忽悠之后双方约为儿女亲家,于是项伯献计刘邦明天赶紧面见项羽负荆请罪。
于是项伯会去之后面见项羽陈述:
史记记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此时的项羽已经不打算杀掉刘邦了。
而在鸿门宴之中,范增屡次提醒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装作看不见,于是范增谓项庄曰: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馀坐,杀之。
此时的刘邦异常凶险,但是约为儿女亲家的项伯再次发挥了作用
《史记》记载: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随后樊哙的闯入对的项羽一番陈述,项羽似乎感觉理亏,于是项羽“未有以应”。
于是刘邦借口上厕所的时候跑掉了,溜走时顺便为项羽和范增准备了礼物,项羽收到礼物之后的反应是“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下”,也就是默认了刘邦的说法。
所以说项羽虽然实力高于刘邦,但是在刘邦等人的忽悠之下,项羽自觉理亏,于是便打消了杀死刘邦的念头,如果项羽真打算杀掉刘邦鸿门宴之中就已经动手了,整个鸿门宴之中一直想杀掉刘邦的只有范增一人,而项庄只是听从了范增的意见。
读一段历史,悟一下人性,懂一点智慧。
本来还可以叙述更加详细,但是打字太慢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