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我的观点是:不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诺贝尔奖的获得因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 priset,英语:Nobel Prize)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从介绍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的获得需要的一个巨大条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认识(突出贡献,影响到全世界)
然后从社会因素来讲:诺贝尔奖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设立的奖项,从而获奖本身考虑的也更多的是符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念的作品,而这也是为什么设立这么多年来,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很少获得过诺贝尔奖,而在获得过大奖(除诺贝尔奖外的一些西方重量级文学奖项)的中国作品中,如莫言《红高粱》、刘慈欣《三体》中都有一些西方认为对东方社会不同的文化因素(不方便在这里叙说)在里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也达到一种西方的“议程设置”。
二、四大名著本身的文学性
一部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不是当世的人说了算,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的冲刷,是无数人检验过的真正具有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的珍品,且不说,当代的人能否写得出和原四大名著比肩的作品,就算有,那么这个时代的作品又该如何去评判它存在的意义呢?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作品的评判标尺,而当世,显然短促而不充分,仅仅依靠当世从作品面世的短短几年或是几十年来看,它的存在价值实在是和原四大名著有很大的差距,更不必说是拿去参评诺贝尔奖,毕竟,原四大名著也就只有《红楼梦》能够被世界承认一分。
再者,四大名著从内容上显然格局上就不是世界层面的,和真正的世界性文学还有很大差距,并且,我们尚且不知道当代的“四大名著”该以何种方式呈现。这看起来像一个悖论,四大名著所处的历史阶段显然各不相同。如果四大名著在当世写,是打算用一个时代背景体现四个文学经典?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我认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背景因素也不适合存在像“四大名著”那样的风格作品,而一定要写,那么新存在的“四部作品”就不一定是“四大名著”,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被我绕晕,简单来说:一部好的作品,经典的作品,往往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下创作而成。它和所处的大背景息息相关,四部风格不一的文学经典尚且不能同出一世,更不必说,当代能写出适用于这个时代的“四大名著”。
三、综上所述:首先当世写出四大名著这个命题就几乎不可能成立,更不必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那是不可能的。《红楼梦》必定是对明清时期的世风有深入了解又有深刻体验和感受才可以写成。情景的真实人物的虚拟,或人物以代名、情景以拟合,才可以写得出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历史资料,可以演绎。而且必定是对历史的当时社会关系社会理念社会风情有深入研究方可以写得出。而且写《水浒传》的元末明初文人,距离宋代不远。《西游记》人为想象力发挥的作用较大,神鬼故事毕竟不需要求证求真。把传说神话串联起来,逻辑关系符合人物的情感就可以。但是现代也 不可能写出来。吴承恩代表的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的欣赏水平。今人无法写出。今人把今天的社会风情能够总体风貌记录下来,或许将来成为受欢迎的作品。没有时代的真实风情反映,是难以成为不朽之作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