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写诗都被某些现代文学作品渲染得华而不实,无病呻吟,在吧里看了那些年龄较小的朋友写的诗,我表示无奈。小小年龄,谈伤感,弹寂寞,谈孤独。我看都不过只是无聊,我并不是说要写什么社会和谐,社会美好的文章,只是他们哪来的那份伤感,12岁就有了,真早熟。无聊过了是寂寞,寂寞过了是孤独,谈孤独,他们还不配,我也不配,孤独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我不是什么大文人,我文采甚至不如吧里一些低年龄的小作者,看到他们写的的文章所体现出的字词间的文采,我也自愧不如,但是,我终究想说,写诗不要无病呻吟,华而不实,大谈空谈,自己没有的,别写,写自己心里所想,甚至很多诗句我看上去觉得很矛盾,可能他们自己觉得文采十足,可我看到很好笑,很幼稚。伤感,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别拿一点点失落当做伤感,那些诗句,很好笑。
个人观点,我并非什么文人,粗人一个,谈些杂感,仅作参考。
我最喜欢的五首现代诗:
1
《从前慢》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每次读《从前慢》这首精致的小诗,都忍不住去幻想诗中的从前。
夕阳慢慢笼上长长的古巷,马儿踏着徐徐的步伐,从远处走来。那个白发苍苍的女子缓缓推开大门,接过所爱之人从远方寄来的信笺。时光缓慢,岁月清浅。
人总是怀念已经失去的。
我们如今有高铁,飞机,可以飞快到达目的地,却开始幻想当年并辔缓行的街景。我们如今有手机,电话,千里之外可递音信,却开始怀念当年手书一封,投入邮筒的心境。我们如今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纸醉金迷,才开始记起当年朴实单纯的人心。我们如今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飞快尝试又飞快抛弃爱情,才开始憧憬过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长情。
从以前到现在,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无人知晓答案。
只得说——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从前的人心很简单。从前的脚步都缓缓,从前的你啊,和现在白发的你一样,很好看。】
2
《绝色》——余光中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这首诗真的太美了,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世上这么多美不胜收的风景,却都还不及上你带笑走来的美丽。
这样的人,当能担得起一句“惊艳时光,温柔岁月”。有生之年能一睹其风采,足矣。】
3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足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小诗,初中的语文老师让背过,当时便被其中的情形所打动。
江南风景正好,那女子坐在窗边静静等候归人。忽地,青石板上响起一阵马蹄之声,她的心猛地揪紧了——本已熄灭的憧憬又开始燃烧。可是,那马蹄声却还是决绝地残忍地离去了——来者非君。一切不过是个美丽的错误。
过客对她心怀愧疚,他给予了她希望又让她失望。大抵这世上最残忍的便是有所希冀,近在咫尺,却又颓然落空罢。
——那女子还等在江南么?
季节变迁,容颜如莲花开落。
我不忍想,她还要经历多少过客,才能等来她的归人。】
4
《烦忧》——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
【这首小诗的结构当真精巧,回旋往复,婉转又含蓄,而其中韵味却自然在反复中悄悄流出。对你的仰慕难以说出口,只能在心底默默咀嚼,而你若问起,我只能苦笑着答,为海相思,因秋生愁。
你的名字,我的相思,海的寂寞,秋的清愁。其中烦忧,从来便,只有我懂。】
5
《偶然》——徐志摩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诗十分有名,我也一直很欣赏其中的洒脱风采。有些人如果注定要别离,那么不如在相逢时抓紧光阴,互放光亮。待到离别之际,只需无悔相遇一场,而不必终生念念不忘。
只是又有谁能活得始终清醒。徐志摩说最好忘掉,可他却也忘不掉林徽因啊。初中时曾为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惋惜,如今我却变了想法。
“我在他心中是把扇子,平时可以遮挡蚊子。可当扇子遮住了月亮,他就把扇子撕碎了。”张幼仪是那把扇子,林徽因是那轮明月。
没有惋惜,只有对张幼仪的同情。但她这样坚强的女子,却也不需要我的同情。
你记得也好,你最好忘掉。
只可叹,有些人啊,一辈子也忘不掉。】
现在还是有喜欢写诗读诗的人,但读诗写诗的人都少了。究其原因,现在很多诗不押韵,难懂,很多所谓的诗人总是追求以深奥难以理解为荣,以晦涩艰深为高水平,写的东西只是自己懂,并且不能朗朗上口,不接地气,不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现代社会节奏很快,生活压力大,人们追求愉悦,简单,透明,时尚,比如心灵鸡汤的文字,碎片化的短文,微小说,还是有人看的。从文学上讲,应该人们更多的是喜欢诗歌的,因为短小,因为韵律,因为美好,但为什么诗歌也不大受群众喜欢呢,而且越走路越窄了呢?就是我说的诗歌越写越变味,越写越像天书,越写越叫人猜迷。就像小说,长篇大论,写得再好,谁又有时间花上一个月去看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呢?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写长篇呢?诗歌也一样,谁愿意去猜迷语呢?现在玩猜迷语的人已经很少了。诗歌,过去是文学里高贵的孩子,诗人,过去是最受人尊重称呼,但现在全变了,这不是商业化的结果,而是没有与时代接轨与人民相通。生活应该是简单的,诗歌应该是透明的,最起码也不应该是不可言说只可意会出自己理解的几种意思表达。
我喜欢读诗,也偶尔写写,都是灵感的一刹那触动,不无病呻吟,故作高深。当然,我写的就是自己玩玩,是心灵依托,也不能叫做诗。
我喜欢舒婷的《致橡树》,北岛的《一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席慕荣的《抉择》,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都是经点,通俗易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