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规律合一才是生存之道。中国历史上的名人认为个人在规律面前是渺小的,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故他们在时机不成熟隐居起来,等待时机,这是高深的修养与文化的积淀。
仕与隐的一直是中国文人志士的一大困扰,由此矛盾产生的隐逸心态也随之盛行。其实,生长于中国名士身上的“隐逸之风”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他们或身归 于山林,或朝野于庭而隐于内心。隐逸之风最盛行的魏晋时期。 在这个战马嘶鸣的时代,也是名士仕与隐矛盾冲突表现得最为强烈的时期。生长于战乱年代的魏晋文人在怎样的境界与状态 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魏晋名土不可能强烈地持有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 但由于对中国仕途文化长期的,魏晋名士也不会 完全采取老庄的无为之思。中庸之举,就是将积极人世与无为之思想结合,身在山野而 心向国泰民安,抑或是身在朝廷而心归于山林。被钟嵘誉为“太康之英”魏晋名士之一:陆机。 由于受到父辈思想的灌输与熏陶,陆机一生执著于功名的追逐,然 而政治的黑暗却将他为国效劳的忠心一再地打人牢底。当人世之心被政治权力所阻挡之时,陆机的隐逸思想就跳了出来,他在 《幽人赋》中就写道:“世有幽人,渔钓乎玄渚,弹云冕以辞世,披宵褐而延伫,是以物外莫得窥其奥,举世不足扬其波,劲秋不能凋其叶,芳春不能发其华,超尘冥以绝绪,岂世网之能加?”虽然陆机思想中的隐逸层面还未表现得过于强烈,然而他出世与 入世的心理变化也能够代表魏晋时期名士仕与隐的矛盾心理了。 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也为了在清明的政治势态到来之前能够暂时退却,魏晋名士多数选择了归隐山林。昏暗的政治时局终不会持久,大一统的国富民强时代也终究要来临。中国文人历来所具有的人世之心也会在这政治贤明之际再度出野,正所谓“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骨子里的人世之心最终还是要显露于山水之中,而山清 水秀的隐林生活也只是多数名士想要大展宏图的一个过渡阶段。 因此,虽然有名士终身 归隐于此,却有更多的仁人志士最终还是走出了山林。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欢迎评论、点赞!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股与道十三篇”。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是表面平静的面容下隐藏着一颗“躁动的心”,还是希望有赏识的“老板”来做一番大事业的,比如平定天下呀,治国安邦呀什么的。“钗在匣中待时飞”,孔明庞统龙凤安天下早就名声在外,半推半就还是出来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为啥儒家思想是主流,道家思想非主流的原因所在。学而优则仕,道家也不能免俗,即便自己不出山,也得教几个徒子徒孙下山露个脸。如鬼谷和庞涓孙膑,如黄石公和张良许负,如元始天尊和姜尚申公豹……
不过也有例外,笔者最服严光。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严子陵不慕富贵,不图名利。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赞。
有人说介子推也是一枚隐士,我觉得他不算啊,他早年追随晋文公,已然不隐,后来重耳忘了他,后来又想起来,他这个主公也是脑子缺根弦放火烧山,也是醉了,这家伙横竖不出来和母亲被活活烧死。我觉得吧介子推不算隐士,只能算个忠义之士,还是愚忠,晋文公偏听偏信、不察不明,把人逼上绝路不算个好君主。
历史上被贬的又被重新启用的就更算不得什么隐士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觉得有那么一点无奈;“日啖荔枝三百颗”老觉得老苏咽不下去那口气。刘秀知严光,严光知刘秀,这才是盛世君王隐士的最佳CP。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