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午战前,清廷渐次削平太平军、捻乱、回乱,一手洋务运动搞得风生水起,朝野上下都沉浸在“同光中兴”的美梦中,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当时中外有许多人认为,大清削平内乱,重回正轨,并且效法西方大力发展洋务,不数年将重回强国之列。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当时的局势保持清醒的认识。所谓的“同光中兴”,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清朝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实际上比二三十年前对抗太平军时更加凶险。

光绪十一年(1885年),恰为甲午大战之前十年,后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关键人物——直隶总督李鸿章和日相伊藤博文,在天津有一次会面。伊藤博文此次来华,主要是与清方就朝鲜“甲申政变”的后续事项进行谈判,最后双方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就撤兵一事达成了协议。
此次会面,伊藤博文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条约签订后,李鸿章给清廷的总署,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寄去了一封信,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伊藤博文)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
李鸿章认为伊藤博文是个人才,在他的率领下,日本会迅速走上富强之路,而日本与中国仅一衣带水,极有可能成为巨大的威胁。可惜李鸿章说此非近忧,十年才会成为威胁,彼时总署已不归恭亲王领导,官员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哪里还顾得上十年之后的事情。结果李鸿章一语成谶,刚好十年以后,就爆发了甲午战争。

与伊藤博文留给李鸿章的日本必将富强的印象相比,清朝带给伊藤博文的印象截然相反。后来伊藤博文回忆起在中国见闻,认为“有人担心三年后中国必强,此事直可不必虑”,对清廷之洋务运动,完全持不以为然的态度。
为何伊藤博文认为清朝的洋务运动绝无可为呢?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为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虽此时外面于水陆军俱似整顿,以我看来,皆是空言。缘现当法事甫定之后,似乎发奋有为,殊不知一二年后,则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形容中国所说又‘睡觉’矣。”

自洋务运动兴起以来,清朝官方的核心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对其政治制度不作根本性的变革。伊藤博文此次访华,就看出清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大有问题。
所谓“时文”,即科举应试的八股文。清朝想搞近代化工业运动,在文方面,应该取懂科学技术的人才,在武方面,则应该选拔训练现代军队,但事实上,却还是以八股取士,选拔武官也还停留在冷兵器作战时代。
这些未来能进入权力中枢的人,全然不懂西方,也不懂近代化。朝堂上大多数士大夫都还崇尚经学,以谈论洋务为耻,视西方的枪炮轮船为奇技淫巧,那么洋务运动只是空中楼阁,走不出失败的命运。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清朝的官员们大多因循守旧,一有变革萌芽的迹象,言官们便交相诋毁,总要守着老祖宗的那套抱残守缺。结果十年之后,李鸿章在马关换约,伊藤博文嘲笑道:“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与中堂论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晚清时顽固思想之根深蒂固,于此可见一斑。
伊藤博文是明治时期的元老,被称为日本宪法之父。 伊藤博文历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韩国统监等职务。曾四次担任日本首相,任内作为罪魁祸首之一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使日本获得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
伊藤博文在日本政坛取得的成就跟中国,跟当时的满清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甲午战争后,伊藤博文作为实实在在的胜利者竟然给予了战败一方的李鸿章极高的评价,称李鸿章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力和世界列强一较长短的人。而李鸿章只能连连自嘲,说自己只是个裱糊匠而已。
伊藤博文曾劝李鸿章要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日本一定会后来居上。李鸿章叹息的说: 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又会如何? 伊藤博文思索片刻对李鸿章说: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伊藤博文虽然对满清重臣李鸿章钦佩有加,并表示在李鸿章面前只是个学生。但伊藤博文从骨子里是痛恨和蔑视满清政府的。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镇国公载泽曾经跟伊藤博文有过一段对话。
载泽诚恳的问道:请教首相是如何看待我大清的?
伊藤博文说:要听真话还是客气话?
载泽斩钉截铁:听真话!
伊藤博文:真话是残酷的,就像大日本帝国的武士刀。
载泽:刀在忍字头,头可断,真话一定要听!
伊藤博文:我恨中国,恨满清。
载泽诧异道:同文同种,恨从何来?
伊藤博文:我狠贵国,其源有自。自贵国唐朝以来,我国对贵国便俯首称是,耻辱啊!明治维新之时, 我国要富强,更要改变只能称‘是’的历史。我们做到了。大日本战胜了大清国,我们改变了历史。
载泽欲言又止, 伊藤博文又说:我的老同学,严复先生可好啊?
载泽竟不知道严复是谁。
旁人提醒说:就是翻译《天演论》的严复啊!
载泽头上微微冒汗,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伊藤博文微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他仍不过是个翻译呀!当年在英国留学时,严复才华横溢,一腔爱国热忱亦不在我之下,我常常自叹不如。而今,我为日本首相,他却仍是一介翻译。仅以个人际遇而论, 满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人才的?如此政府又如何教人不恨哪?
载泽彻底哑口无言了!
伊藤博文对中国和满清政府的态度,一如日本的民族特性。他们永远崇拜强者,永远臣服于战胜他们的人。 而当时的满清政府千疮百孔、腐朽不堪,一般日本平民尚且瞧中国不起。何况他们的首相呢?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