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被逼上梁山的好汉都是出于对现实遭际的无奈,宋江亦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宋江在骨子里任然坚守道统思想,维护封建王朝这个国家制度,并且愿意为之效劳。这是宋江的思想本质。
宋江由于是被逼上梁山,他和梁山众弟兄一样,都有对社会之不公的反叛心理,也都有为自己的无路可走找个栖身之所的渴求。这是他们的现实处境。所以他们抱团取暖,结为弟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路见不平一声大吼,以替天行道之举,来寻得正义之名的自我安慰。这是梁山好汉们的共同心理。
但宋江却不完全尽然,他的道统思想,决定了他比众弟兄有更高的追求。这所谓更高的追求就是服务于朝廷。当然,在根本没有这种机会的行况下,他也不去作这种奢望。他依然会以梁山利益为重,所有触犯梁山利益的事情,他都不会等闲视之;即便朝廷收拾他们,他也要与之反击。但朝廷两次征讨,宋江的表现却非常特别,他的反击之动机显然和所有人不同。他是想以胜利作条件,来争取朝廷对梁山实力的高看,以期争取朝廷对其招安。我们看到,第一次胜利后,他对被俘的朝廷官员十分客气,优抚有加,表现出百般讨好之态。表面上看去,似乎符合宋江一贯的仁义,但事实上,却是宋江的小心机。朝廷第二次征讨,宋江仍然如此,小心翼翼地对待高俅,安全上严加保护,生活上给予优待,以致让自己的好兄弟林冲气绝身亡。当第三次朝廷招安时,宋江听完朝廷命官读完皇帝诏书,赶紧五体投地,诚惶诚恐,唯唯诺诺,奴才之相淋漓尽致。朝廷让宋江打方腊,他明知这是拿梁山弟兄去送死,但他义无反顾,决心以此向朝廷送去投名状。招安后,朝廷对待梁山弟兄的不公和羞辱,宋江一一接受,并严令所属不得轻举妄动,否则军法处置。他杀李逵,是因为李逵最令他忧心,李逵若在日后有反朝廷之举,那么,这罪名无疑要落到宋江头上。所以,他必须杀掉李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宋江是一个持守正统、效忠朝廷的人,也是一个自私的人。
我个人认为是正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 下
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看古人。因为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是有差别的。因为中国受儒家思想教育根深蒂固。儒家思想就是教育们要遵守三刚,五常。何为三纲,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古人特别在义的就是-忠,义 ,孝。忠君思想严重。对人特别讲义气。对父母特别孝顺。百善孝为先。这个我们现代人是没法比的。
宋江是古代知识分之的一员。特别的忠,孝,义。朝廷不好,不是皇帝的错 ,是底下的奸臣导致的。只有自己招安了,坐官了,就能为老百姓办好事。可以铲除奸佞了。坐官才是光宗耀祖的事,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梁山那毕竟是贼寇。是辱没父母名声的。如果起来造反那就是不忠。在当时不忠,不孝,不义的名声是难以接受的。
梁山那么多人不同意招安的大有人在,为什么还是跟宋江呢?这就是义。宋江招安也是不愿意让弟兄们背一辈子贼寇的骂名。所以在当时受儒家礼教束缚的人们做出招安的决定是正常的也算是正义的吧。只不过后人惋惜梁山死了那么多人。战争就一定有牺牲。以上是我个人的拙见。如有不妥,望前辈们指教。
怎么说呢,我个人认为的话,宋江还是自私的,但是也不能全是自私,也有一些是为兄弟们着想的。
因为当时就单单凭梁山上的那些人马杂牌军,还想和朝廷的正规军作战,那简直是痴心妄想。就凭梁山上108将其中一大半都是草包,没有任何战斗力,真正能打的也就二三十个人。而且在当初征方腊的时候,回去就剩下20来个人了,因此也可见梁山泊的实力也属实不行。
再者一个宋江原本就不想落草为寇,只是出于无奈,才当了山大王。比如说吴用智赚卢俊义就是为了给梁山增加一点份量,要不然他们凭什么被朝廷招安?
当初晁盖死了之后,他是知道宋江有想被朝廷诏安的这个心思,所以在临终之前留下遗言,说谁能给他报仇,谁就做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在书中其实真正为晁盖报了仇的是卢俊义,但是卢俊义那个时候才刚上山,在梁山泊中也没有什么人脉,所以只能推宋江为老大,自己为老二。
而且梁山泊中一大半的人都是想被朝廷招安的,或者说原本就是朝廷中的人,逼无奈才暂时上山落草为寇,所以说宋江一提出被朝廷招安的这个想法,那些人都是和宋江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因为只要受到朝廷的诏安,他手下的兄弟们个个都能分个官做做。而反对招安的也就鲁智深,还有武松等其他几个人。
因为如果不受到诏安,他们就永远都是贼,即使做再多的好事,再怎么的替天行道也没有用,但是一旦被招安了,性质就不一样了,即使就算是死了,那也能够名留史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