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字平,名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的爱国诗人,其诗歌体裁是“楚辞体”,它采用楚国方言与民间歌谣的形式,相结合而成的“创新”。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等,“楚辞”,与中国最早的诗国总集-《诗经》,经过孔子整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现存有305篇。同时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反应了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与情趣、处事原则、人生状态,爱情、婚姻、家庭劳动情景等等,与大自然做斗争,日常耕耘劳作等,具有朴素、原汁原味的、不受浸染、洁净的东西,“五千年前的那朵唯美的静夜的莲开”。可以想象那么美好。所以说,也可以说,“越古老越美好!”。
而《楚辞》,更是,也反映了当时楚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与状况,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春秋战国及之前的那时候的中国人,是那么澄澈、朴素自然、干净利落,有别于以后的中国人,性格方面的变化,总之,爱国,需要理性的,更富有诗意的“想象”,同时本身,中国是有这古老的五千年的文明的国度,也是诗歌的国度,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有那么点潜伏的“诗性”,更需要“理性”,不能凭直觉,感情用事、处事,“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
诗人屈原,在他的“忠言”、“谏言”,政治主张、理念,不能被楚怀王所接受时,内心十分的痛苦与矛盾心情,“以自沉于汨罗江”,来“兑现”自己内心的炽热的爱国情怀、情愫,印证了自己内心的清白与伟大、无私,对当时与后世,都是“重大的觉醒”。当然,比屈子伟大与“牛”的个性的历史人物、圣人,先贤,历史天空,灿若繁星,比比皆是。只是,他,所选择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端午,也叫“端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众所周知,它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日子,也有关于“伍子”(春秋吴国忠臣伍子胥)与烈女、孝女曹娥的点滴的传说,美美与共!,唯美情怀。
屈原,他是战国后期,楚国的末落的贵族,他是“三闾大夫”,这是官职,对于其治国方略,理政策略、思想,他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如能挽救统治危机,是最好的。但是,世道昏暗,奸臣当道忤逆,他十分的无助,当楚怀王把他贬出朝廷并流放它地、民间时,他很失望。只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皆醉唯他独醒”而已!。。
我熟悉屈原事迹,是通过读屈原留给今天后辈人的诗文,尤其是每年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进一步理解,在此,我对为什么立端午节纪念屈原谈三点认识。
屈原为国家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回味。因为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
端午节因为屈原的精神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让人们有着更加凝重的文化理解和思想感悟。伟大文学家屈原用他的祟高人品与千古诗文,使端午节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辉,具有顽强不息渊源流长的生命力。
屈原具有中华民族崇尚的理想范式
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具有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屈原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伟人,其精神已通过他的诗文人格力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
总结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是第一个为国家而死的人,用他的死让世人知道还有一个国家东西存在。
豫让为知己这儿死,伍子胥为家族灭了祖国。孟尝君带外国军队差点灭了齐国,失败后他还是孟尝君。
而屈原用他的死让世人知道为国而死,是国家认同的一次启蒙,每当国家存亡之际国人总会想起隐隐角落里的那位为国而死的榜样。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便是中国绵延几千年的精神支柱。国家兴亡 肉 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