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的,读书也如是,绝大多数人读书,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有用”。问题是,我们常常把“有用”理解的有点过于狭隘,有没有用几乎和能不能挣钱,能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等同看待,仿佛能挣钱的就是有用,不能挣钱的就是无用。
其实,我们今天的生活,大量存在“无用”的行为,很多人还都特别热衷于从事。比如休闲娱乐有用吗?看电影、看电视、旅游、购物逛街、聊天、玩游戏……这些行为每个人天天都在做,谁说过它们是有用的呢?可谁会因此感到过困惑呢?个人爱好绝大部分也是无用的,比如有人热衷于运动,有人酷爱探险,有人是棋迷戏迷舞迷,有人沉醉于摄影音乐,等等等等。少数人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更多的人只是爱好罢了,与谋生挣钱并无关系但依然乐此不疲。显然,“有用”本身没有那么狭窄,并非不挣钱就是“无用”的。
很奇怪,这么多不挣钱的活动,每个人天天都高高兴兴地干着,唯独“读书学习”这件事成为一个困惑,大多数人一定要问,“这本书是否开卷有益?学这项知识有用吗?”无怪乎某著名大学教授说过,谁说读书学习是快乐的?他坚决不相信有“快乐学习”这件事!他认为那一定是骗子在胡说。
是啊,连古人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学习就应该是“头悬梁锥刺股”般自虐,要不然就是体罚加监督地逼迫,否则谁会读书啊?那不是吃饱了撑得吗!
我个人觉得,这大概是咱们中国人的读书观念造成的。我们太信奉“学以致用”了,太认同“知行合一”了,错把这些观念当做了必然。殊不知,这和古人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那种环境造就了那种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中原,北方干旱寒冷,南方温暖湿润,都不是文明的发祥地。北方生存都艰难,不利于孕育文明好理解。南方为什么?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原始农耕难于发展,也无需发展。用木棍绑石头怎么伐木开垦?森林资源丰富不缺食物,采猎足以生存。
中原地区黄土松软利于刀耕火种,而农业带来人口过量,生存空间竞争极为激烈。谁都知道,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个集大成者,他为什么要拼命宣扬礼制与仁爱?就是因为,到了春秋时代,中原文明已经有了难以为继的趋势,争夺生存资源过于激烈,已经使得所有人难以生存。他希望恢复社会等级制度,让所有人都能安稳的活下去。从孔子开始的诸子百家,无不是想尽办法稳定社会秩序,大家全都急切异常,实在无暇顾及那些务虚的学问,只盼望尽快务实,只盼望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所以,此时的读书学习就是为了实用目的,能不能马上就用上,成为“有用”与否的唯一标准。比如墨家很多研究涉及了科学范围,但短短几十年后就烟消云散。公孙龙的名家说了句“白马非马”,刚刚算靠近一点逻辑学的边,就再也没有声音。“庄周梦蝶”更是已经是触碰到精神世界,可梦醒后立刻就抛之脑后,成为千古难解之谜。
人类的智力都是相当的,古希腊人并不比其他古文明聪明多少,可为什么只有他们产生了一堆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我们则只有一群只关心社会实务的道学家、兵家、阴谋家、纵横家,原因只有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生存竞争过于激烈,急需有人想办法解决眼前问题。中国文化的奠基又是春秋战国时代,于是把那种观念贯穿于整个历史,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
比如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平方和(a²+b²=c²),我们叫勾三股四玄五。看起来非常像,但勾股定理是计算的偶然发现与熟练运用,毕达哥拉斯定理则是数学思维的深度思考结果。是我们真的想不到吗?我估计未必,这之间距离已经很近很近,再向前一步就可以了,但我们就停在那里,再也不思考下去了。原因是,我们计算的目的是实用的,就是为了盖房子用,能用已经达到目的,谁也没有时间和兴趣继续纵深思考。反观古希腊人,他们的思考大多无关于实用目的,他们的目的只在于兴趣,或者说,他们追求的就是知识本身而已,并不管这些知识能不能带来实际效益。
再比如开普勒当初计算行星轨道。他怀疑哥白尼的正圆轨道,又看到了他之前一千多年数学家的椭圆曲线公式,结果发现和行星轨道完全符合。可想而知,发明椭圆曲线公式的人绝不是为了能用的上,更不可能想到一千年后却能用上。
啰嗦了这么多废话,我无非想说,读书学习原本可以无关是否有用的,或者说,个人兴趣爱好原本可以成为有用的原因,是因为读书学习的观念,使得我们把“有用”狭隘于等同挣钱了,“有用”可以很宽泛,满足自己心中好奇心,满足自己的优越感,都可以是有用的原因,甚至只是为了打发掉那些时间本身,就可以是有用的。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不惑”的意思是,(我)四十岁了,(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
在战国时期,孔子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在四十岁掌握各种知识,而不会迷惑。
当下,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的进步,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就算你从7岁开始小学一年级的学习,6年的小学,6年的中学,7~8年的本硕博连读,一切顺利的话,等你博士读完差不多30岁左右。这才是一个博士学位。而我们知道,从大学本科开始,你的学习就开始往一个方向走了,如果算上高中文理分科,那就更早。这说明什么,说明你花了将近20多年时间和精力,才掌握了某一方面的某一部分知识,而至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你很有可能是不清楚的。就如你去问搞历史研究的教授他肯定给你讲不清楚航天发动机的设计构造,或高分子材料什么的等。为什么?因为术业有专攻!
好,接着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已不惑之年,又不是学者教师,为什么每晚还坚持看书,有什么用呢?
我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可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晚不看上几页书,就觉得缺点什么,就睡不着觉。就像有的人有嗜酒嗜烟嗜赌等一些嗜好一样。看上几页书,心平气和,浑身通透,神清气爽,一扫颓废!
其二,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的不断高速发展,作为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们,曾经大学阶段学习的知识,有些可能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实际状况,为了适应现在的状况,为了不被社会淘汰,为了在教育培养子女的问题上不出偏差,我们必须要拿起书本继续学习。
我今年刚满四十,这两天又在天猫上买了一堆文史哲方面,我感兴趣的书籍。[捂脸]
我爱人虽然也有埋怨,但她和我说,你买书在家看,虽然也花不少钱,但孩子现在也爱看书了,这也还行。你能在工作之余休息时,静下心来在家看书,总比花钱抽烟喝酒赌博找小三要好。[捂脸]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