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妙笛清音,很高兴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山村教师待遇已经提高不少了,连已经被录用的女教师也不愿意去的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事情。中国目前的教育出现一个恨奇怪的现象。山村师质力量薄弱,国家出现对口帮扶,出台政策设立特岗教师岗位,对边远穷地区教师的职称评审给予优惠倾斜,工资待遇这几年也是不断上涨,却为何留不住人?其实这种现行很是普遍,早都存在。道理很简单,条件太差,没有留住人的环境。我就此展开说一下。
一、从高中生不愿报考师范的情况来看,就能看出端倪。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来看,没有人劝孩子报师范,更不用奢望优秀大学生终生立志从事教师事业。近几年有免费师范生政策,教师待遇稍好一点,但是从事教育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师范生。这些问题都说明了什么?
二、农村生活无轮怎么变化,城乡差距仍然存在。留守儿童需要老师,需要大批优秀青年从事教育,扎根教育。但是一旦接触现实,年轻人会退避三舍,不愿意吃苦,不能吃苦,这种从一上大学,甚至从小在家长的思想影响下,“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已经成为思维定式。在家长眼里“找到好工作包括去农村穷困地方扎根吗?”恐怕他做梦也不愿相信会有这样的“机遇”落在他头上。
三、我们需要从源头上找原因,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很头疼、很现实的难题。待遇虽然优厚,谁能保证在农村找到媳妇吗?能够享受到比城市里更优惠的待遇吗?我们国家为此也相继出台很多文件,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志愿者进行循环支教,定点支教,形成制度,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延续的精神和传统。这样做,不至于让做教育的很尴尬、很难堪,让后来人不敢去农村工作。其实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只是中国面积太大,为此还应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四、教育是社会性的公益事业,造福千秋万代,惠及民生,意义重大。这件事不是靠一个两个人、靠某些人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激情喷张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行。我认为可以把这件事做成如火炬接力传递一样的公益事业。城市优秀师质对口支援某个县,定点搞长期支教,轮流坚持,不间断,不停顿,不讲任何条件。愿意扎根的学生尽可能满足愿望,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都可以协商。
政府大力支持,政策优惠,大家齐心协力,有什么办不成的呢?对口学校帮扶教育,帮扶培训,帮扶课改,帮扶脱贫,可以做很多事情,限定期限,如期完成,在晋级、评先方面优先照顾支援帮扶的老师。让这只火炬永远接力下去!定期派城市的高中生去农村学校看看,再让农村的孩子去城里学校参观交流,都是好办法!励志教育不光在课本上学,要亲身感受才行!振兴乡村教育刻不容缓!
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扎根农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刻不容缓!
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原因,留不住人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待在农村的都往县城跑,县城的往更高平台走,乡村学校面临问题也不仅仅就教师少、不愿去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农村教育问题更值得思考。
一是生源方面。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现在大人口的县市可能会好点,我这个小县城人口少,山村教育基本停滞,农村下面留下来的基本是留守儿童,加上这些年城镇化的加快,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一部分随着父母进入城镇就学,而另外一部分则留下来隔代教育,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教育。没有生源,教师的育人动力降低。
二是条件方面。农村学校规模小,交通远,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优质教育资源少,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没有保障,更没有优质的学校愿意与之对口帮扶和互动。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到农村,是否会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农村一旦到夜晚,抬头望的是星空,听的是鸟虫声,八九点就睡觉,想想在城里的人间烟火、你侬我侬的同行们,多少心里会动心。
三是家长方面。一方面农村的家长追求的是考几分,不在意或者不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只要孩子成绩高,其他的全都不重要,让一些老师没有目标性、思想上的落差很无奈。大学生如果扎根基层,也就会缺少勇气,显得也十分迷茫和惧怕。另一方面教师的家长可能就这么一个孩子,现在出来工作的90后很多事独生子女,父母也不原因孩子到乡下吃苦,宁愿留在生变圈养。
四是学生方面。现在当老师很难把握宽严的尺度,打不得,骂不得,学生动不动闹离家出走,一不顺心不读书,和教师言语上的冲突,甚至连生命于不顾。这样的事例最近几年,电视上没少见到。教师在管理好、教育好学生上的精神压力不会小。
五、教师方面。从事教育这个行业,每个人看到的是三个月的暑假,我们也要理性想想教学期间这样那样的检查,名目繁多,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每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会议记录、读书笔记、安全问题等等,让教师觉得精神上吃不消。而当假期临近,职务、职称、岗位、学历等各种名目的假期培训进修。也是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提升自我,为自己的福利而努力奋斗。要想提升这方面,城里的教师比基层的教师显得更加便利。此外,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行各业选择的面很广,教师已经不是人生的第一选择。
六、社会方面。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教师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无比神圣而伟大,是那种付出不求回报的人,是甘于清贫无怨无悔的人。但是教师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梦想、价值追求,如今社会对教师有着多重的要求,一边要教育、还要管理,还要当学生家长的代理人,甚至学生的朋友,心理的辅导员、思想的启蒙者。此外,自我家庭生活、自我个人成长的照顾,一个人承担这不同的角色,精神劳累和思想冲突有时候也在所难免。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不一样,认为现在这个教师只顾着挣钱了,各种培训、带学生收入很丰富的呀,教学上留两手,剩下培训班上透露,各种的猜疑和不解,舆论的涂抹可以淹死人。其实这类也仅仅是部分教师的行为,不可以偏概全和道德绑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我们看待山村教师问题,不能简单的以工资的多少来评定是否愿不愿意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看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个需要整个国家、社会、家庭及每个人共同真重视教育、真热爱教育、真懂得教育、真理解教育、真崇拜教育。同时山村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得以解决,社会能得到关注,并付之行动,乡村教师会成为香饽饽,也许乡村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