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本运用突袭战术,在短短的3个月作战中,以损失不到2万人的代价,打败了英、美、荷等国在远东的近40万军队,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这场赌博式的胜利,是岛国几千年来没有的辉煌和荣耀。
既然是赌博,迟早是要还的。战争的铁血法则最终拼的是国家实力,在山本五十六看来,偷袭珍珠港预计带来的战略优势会有一年。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仅过5个月,美国的炸弹就落在了日本人的头上。然而,这场“30秒”的轰炸,意义重大。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振奋决战信心。
日军卷击东南亚,让整个民族陷入战争的疯狂之中,日本上下一片欢腾。每取得一次胜利,狂热的东京市民就会自发地来到皇宫门前,挥舞太阳旗,口喊“万岁”口号。与之相反的是,盟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士气普遍低落。
在美国,一场“以牙还牙”的复仇正在酝酿。珍珠港遇袭激发了美国上下对日本人的愤恨,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入伍,整个工业转入战时运转,而罗斯福认为最要紧的事,是尽快展开“复仇行动”,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
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十分庆幸3艘航母在偷袭中保留了下来,这可是“反戈一击”的最后家底。当然,他也十分同意总统的想法,因为在家门口遭到袭击,让舰队官兵们倍感没有面子,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心里憋着一口“恶气”。
尽管十分愤恨,但横跨5000公里去偷袭日本,困难还是很多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只有500公里飞行极限的舰载机,突破其近1000公里纵深而不被发现。有人提到了陆军的B-25轰炸机,因为它具备2100公里的航程。
过去常常是“球大哥不理球二哥”,矛盾不断的美国陆、海军,这次可以说是摒弃前嫌、精诚团结。陆军负责招募优秀的飞行员,并负责减轻B-25的重量,海军负责训练这些飞行员,在200多米甲板上顺利起飞,这就是有名的杜立特“特攻队”。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带领16架B-25轰炸机飞临岛国,其中10架轰炸了东京,在其空中只停留了30秒。尽管造成的损失不大,但给一直感觉良好的日本人以沉重打击,尤其是军方高层,纷纷要求与美国海军进行决战。
而这,正是尼米兹所盼望的结果。
因为东京被炸,山本五十六不得不到皇宫去谢罪,并保证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然而,“说着容易,做着难”,要想做到这一切,必须消除来自美国中途岛、或夏威夷等基地的威胁,并寻机歼灭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
更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为了争夺莫尔兹比港,日、美双方进行了一场战争史上,首次的超视距航母大战,美军2艘航母一沉一轻伤,日军3艘航母重伤2艘,双方算是打了平手。但山本隐隐感到来自美国的威胁,要下手必须尽快。
然而,尼米兹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认为珊瑚海海战是日军“南下”政策的一部分,待太平洋舰队主力被吸引过去时,山本会趁机攻击中途岛。事后证明,尼米兹的判断完全正确。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尼米兹开始进行中途岛战役的准备。
首先,加强中途岛的防御。按照尼米兹的要求,中途岛开始大兴土木,构筑防御工事;短短几天100多架各类飞机部署到位,驻军兵力也增扩到原来的3倍多,他甚至亲自登岛视察防务。现在的中途岛,就像“武装到牙齿的”不沉航母。
其次,重视情报工作。自接任舰队司令一职,尼米兹就成立了海军情报部,并破译了日军自认为安全性极高的JN-25密码。尤其是掌握了山本分兵2艘航母佯攻阿留申群岛,诱使美军上当的情报,他决定将计就计,中途岛的“伏兵”岿然不动。
更为重要的是,发挥美国军工优势,尽快修复受伤航母。在山本的研判中,此时的美太平洋舰队只有2艘完好的航母,日军占有4:2的绝对优势。但在尼米兹的严令下,在珊瑚海海战受伤的“约克城号”航母仅3天就恢复了战斗力,开赴战场。
一切都像尼米兹设想的那样,日本联合舰队的4艘主力航母被击沉,山本以局部优势胜全局,以及称霸太平洋的企图彻底破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这一战后,迅速赶超日本,成为太平洋地区实力最强的海军。
当然,综合国力的强劲,也是美国迟早打赢战争的根本。
纵观中途岛海战,日本固然有分兵、信息不灵、指挥不当的错误,但有一个细节,也是其惨败的关键。美军的受伤航母可以3天恢复,而日军却需要半年才能修理好受伤的航母,这就是双方军工业制造能力,以及综合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
一是,美国转入战时体制迅速。就在罗斯福宣布对日作战不久,占全世界40%的工业企业全部转入军工生产,福特等汽车公司生产坦克,波音公司转产战斗机。这就是经济实力转化军事实力的最好例证,日本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
这还要归功于美国成立的“战时生产管理局”。它在保障私营企业利润的情况下,将国内大、小私人企业全部转入军品,或军民两用的产品上。可喜的是,过去由于经济危机闲置的工厂和船坞,再次繁忙起来。战争拉动了经济增长。
二是,美国参战不需要国家投入太多。日本的军费开支占到全民收入的98.5%,可以说是倾其所有。而美国采取发行公债的方法,用民间的资本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就连孩子们都购买了超过10亿美元的公债,相当于日本发行的公债币值。
美国四年的军费支出2800多亿美元,发行公债15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60%的军费开支是民众掏钱支持的。而政府用“闲置”的钱发展经济,尽管对咖啡、糖等实行配给,但民众的生活未受多大影响,成为参战国中餐桌食物最丰富的国家。
更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势,成为赢得战争的保障。整个战争期间,美军最多达到1200多万人,仅占总人口的9%,男性的18%,并未影响到经济生产,这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值得称道的是,其500万技术工人全部免征。
这些优势,决定了美国的工业转为军工后,爆发出惊人的生产力。一艘万吨轮仅4天建成下水,这个记录至今仍未打破。也就有了受伤的“约克城号”还没有靠岸,工人们就开始登船维修了。这样的保障能力,在当时,也就只有美国能做到。
总之,罗斯福、尼米兹极力推崇的轰炸东京。表面上看,是为了提振盟国反击的信心和决心,遏制日本的嚣张气焰。其实,背后所要表达的,就是彰显美国战争潜力的巨大,以及对日本的蔑视和嘲笑。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杜立特的空袭就是为了打击日本人的自信心,山本吹嘘日本人的航防线会阻止所有的美军飞机。但是很快杜利特的空袭行动就打破了山本的牛皮,让他颜面扫地。也促成了中途岛海战的发生。
当时美国的轰炸机是不可能到达日军的本土的,美军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最远的航程是4990公里。而美国去日本东京最近的机场就是在中途岛,距离日军有5000公里。这样的距离让日本人觉得很安全,但是杜利特突发奇想将陆军使用的重型轰炸机直接在航母上进行起飞。
他让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带着轰炸机赶到了距离日本本土100公里的位置,然后让轰炸机起飞轰炸日本,炸完之后就立刻飞往中国,在机场航母在轰炸行动结束之后也立刻撤离了,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美国人的飞机是如何轰炸到日本的本土的。
杜利特选择的是b25轰炸机。它的特点就是在于翼展长度比较短,而选定好这个飞机的机型之后,杜利特一边训练,一边改进飞机的重量。加重了飞机的油箱。还特制了500磅的炸弹,在空袭的当天,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在距离日本1200公里处还是遇到了日军的巡逻船,因此美国的轰炸机提前起飞,幸运的是美军的轰炸机突破了日本人的防空火力,而日本的主要的大城市,比如说东京,神户,名古屋都遭到了美军的轰炸,虽然轰炸成果并不大,但是足够让日本人吃惊的。
挨轰炸完毕之后,这些飞机在中国和苏联完成的迫降,虽然说效果很有限,但是影响力很大,改变了日本人的作战计划。杜立特轰炸之后,日本人知道自己的本土防卫力量很薄弱。所以就立刻将南云忠一指挥的大5艘大型航空母舰调回了本土,
山本知道美国人出动的是陆基轰炸机之后就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在中途岛海战中日军的4艘大型航空母舰都被美国人击沉了。这招臭棋,让自己丧失了对于美军的海上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