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孩子给婆婆带,这种做法,现在在农村里面很普遍,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大多都是后悔的,可自己又没能力改变现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留守儿童”这个词语,开始让人们周知,大多都伴随着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发生,让人们越来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我印象中大概在90年代前后点吧,我们村就开始有大量的年轻劳力外出打工赚钱,各个地方的农民浩浩荡荡地奔赴到了沿海一带,为沿海一带的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至少现在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情况,要优于其他地方的。
但在这繁荣的背后,却蕴藏着很大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由来
在我印象中,我们这里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还是很贫穷的,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酱油拌饭更是常有的事,虽然没什么菜,至少可以吃饱饭。
那个时候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建筑队伍,有各式各样的人才,每当有政策说要建设哪里了,要盖个什么房子了,都是建筑队大手一挥,带着本地的农民工奔赴过去了,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打工,就是跟着政策走,要开发哪里,农民工就跟去哪里。
这在当时解决了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城市建设问题,在当时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都是这些农民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起了美丽的城市,一直到现在还都是繁华的城市。
其次就是农民的就业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个人能分配到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为这些富余的农民工,找到了很好的就业方向。
所以当时的大环境下,农民工外出打工,那是可以赚到钱的,在我们这里,90年代的时候,田地里面干活种地的都是女人,而男人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经常给家里寄点钱回来,很好的维持了家庭的收支,慢慢的农村里面的孩子大都能够有钱读书了。
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对于那个时候的人们来说,打工赚钱才首要的,孩子能够读书就行,自己也不会教,一股脑的丢学校去。
用我们村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穷怕了”,再加上当时农村里面生小孩普遍较早,上面的公婆也都还年轻,能够招呼田地里面的活计,所以很多农村家庭都是生下小孩来,男人先出去打工,女人在家将孩子带到差不多3岁左右,也跟着出去打工。
孩子就交给当时40多岁50岁的父母带,两口子在很远的地方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平时给家里寄点钱,过年的时候回来也给家里带点东西,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孩子嘛,能够吃饱长大不冷着就行了,读书的事情全部交给学校了。
这也就是留守儿童的由来。
二、父母的悔恨
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中来讲,作为父母的本身有没有读过书都不知道,就算是读过一点书,也没有现在家庭教育的观念。
起码在我们村来看,当时的孩子只要能够吃饱饭,不冻着饿着,不生病就行了。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样的做法,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错误的,也造就了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愧疚和悔恨。但对于父母来讲,他们真的无可奈何,他们选择的是如何让这个家庭活下去,至于怎么活得好的问题,就交给下一代了。
就心理学来讲,长期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于那些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要优秀得多。
现在大家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在当时没这种概念,当时20多岁的年轻父母自己本来就没读什么书,也没什么见识,怎么会有教育孩子的观念呢?
对于20多岁的年轻父母都没有受过教育,更上面的公公婆婆就更没有读过书了,农村人嘛,哪里有机会去读书啊,活下去才是首要任务。
所以随着孩子的成长,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年纪越来越大,加上父母长期没在身边,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问题。
首先第一点,就是这些留守儿童相对于其他孩子,很容易自卑,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其他小朋友都有父母照顾着,而自己对于父母的概念是陌生的,让自己觉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所以就算是过年了外出打工的父母回来了,这些孩子对于父母的接受程度也不高,内心是怯懦的。
第二点,就是性格比较孤僻,看上去给人感觉就是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一起分享,其实是一个自我保护的方式罢了,别人都有爸爸妈妈,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有个什么事情和公公婆婆说都得不到回应,所以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孤僻。
第三点,自控力差,这个是影响深远的一个东西,对于公公婆婆来说,虽然自己有责任照顾好这个孩子,但始终不是自己的,加上自己年纪大的原因,对于孩子的威慑力很低,直接表现就是管不住孩子,孩子想干嘛就干嘛,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
第四点,逆反心理严重。如果说自控力是身体上面的东西,那么逆反心理就属于心理层面的了,同样对孩子的影响很深远。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自己会发现父母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能够要钱的对象罢了,都没人管自己,慢慢地就出现了自暴自弃的情况,有了逆反心理。
你们不是不管我嘛,那我也不听你们的,再加上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对谁都充满不信任,具体表现就是不合群,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
当孩子10多岁的时候,年纪大了的父母回到家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个样子了,完全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为了点钱还会干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但同样的,作为父母的年纪也大了,在加上自己和孩子完全去陌生的,更管不下孩子来了。
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这些留守儿童,成材率很低,大多在小学或者初中就辍学了,所以在行事上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让父母感慨,同时也让父母后悔,觉得自己对不住这个孩子,没让他走上正道。
三、写在最后
其实在农村里面,很多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
却忘记了孩子的内心想法,也许孩子小的时候看不出来,等长大了,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也是新闻上经常报道的问题儿童导致的社会问题。
其实总体来说,这些人都是可怜人。
对于父母来说,为了自己上班赚钱,他们忽视了孩子成长,一心只想为这个家为这个孩子多赚点钱,买好吃的好穿的给孩子,对于农村的父母来说,他们真的无可奈何,为了这个家,他们牺牲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必要的陪伴,而选择出去赚钱,让这个家活下去。
所以父母后悔了。
对于公公婆婆来说,自己本来年纪就大了,除了保证孩子的吃喝外,其实自己什么都保证不了,起码连孩子的安全都保证不了,对于他们来说,孩子能够安全长大就是一个功劳,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己也很无奈。
所以看到孩子长大之后形成的习惯,他们也很后悔。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也是无辜的,生而为人,从生下来,自己就没法选择,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偶尔见见远方那个叫做父母的陌生人,自己从小就充满着不安全的感觉,羡慕其他人都有父母的保护,而自己没有。
他们也努力过,挣扎过,到最后基本都放弃了,就像一个没人要的小草一样,随风逐流,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经常做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
这里对于孩子来说,其实也带着悔恨,不是对自己的悔恨,而是对父母的悔恨,恨他们为什么不照顾自己,给自己依靠。
所以我认为,对于,其实就算是在城市里面,自己因为打工上班的原因,将孩子交给老人带,大多都是后悔的,既麻烦了老人,又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耽搁了孩子,后悔自己能力有限,没能给孩子想要的生活。
我是一个农民,喜欢吃肉,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人生百态,打字不容易, 欢迎点击关注我, 点赞转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说实话,让婆婆带孩子有点后悔,但是,不去上班又不行,不挣钱没有底气,再说,老公工资也不高。
我把宝宝带到两岁,才出去工作,然后把孩子交给婆婆带。
在宝宝奶奶来之前,宝宝根本不知道,吃东西还能溜达着吃。
宝宝自从开始吃辅食,我都是把她放在宝宝餐桌椅上,后来,养成习惯,即使吃个水果,她都得坐在餐桌椅上,一气吃完再下来。
后来,宝宝大点了,自己拿小勺子吃饭,碗是那种能吸在餐桌椅上的,勺子也硅胶的。宝宝自己扒饭,撒点没有关系,吃完了还要向大人量一下碗底,特别可爱。[赞][赞]
睡觉,宝宝晚上九点左右准时睡觉,早上八点以前起床,中午睡一会午觉。
自从宝宝奶奶接手后,吃饭要赶着喂,吃着玩着,有时候还要看动画片才吃。
宝宝奶奶是个麻将迷,不帮我带孩子时天天打麻将。打麻将的人哪有睡午觉的?吃过午饭就得赶紧坐场,现在也捞不着打麻将了,还真委屈了她。
现在,奶奶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慢慢地,宝宝也不睡午觉了,有时候,晚饭吃着吃着就想睡觉。
宝宝现在有时还会睡到地板上闹人,我一教育她,婆婆就说:“俺是个顺毛驴,不能炝着来。”好吧?。
婆婆帮忙带孩子,无疑,奶奶是疼孙子的,就是有些习惯不太好。
老人都牺牲自己的爱好帮助咱们了,还是得感激她不是?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