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农田保护
这就要聊聊关于基本农田的事了,作为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18亿的耕地红线绝对不让碰,“能源、粮食、国防”是国家三大安全支柱,其中粮食安全又极为关键,而成都平原是粮仓,是土地最肥沃的区域之一,不管怎么发展,作为命根子和基本国策的基本农田一定要保护好。
而相反,南边多丘陵,除了眉山、新津部分冲积平原外,绝大多数的丘陵地区并不适合粮食耕种,充分利用这些国土资源进行城市建设就是最好的资源配置。
到这里,就非常清楚了。不是因为北部不好,反而是因为太好,所以作为粮仓进行重点保护罢了。再加上和北边相比,当时南边的城市发展都不算特别好,以建设带动区域发展,这无论对成都还是对四川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是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将区域城市进行联动,既是内在需要,也是发展必由。
二、政策原因主导
天府新区最早是有北部和南部两个方案的。南部方案将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以及资阳、眉山部分地方纳入。而北部方案,则是将高新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以及彭州、广汉等地纳入,从资源利用上南部占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当时的德阳并不愿意把广汉这一沃土划出去,在这一块争论了很久,最终也就导致了南部方案从各个角度而言,都完美胜出。
除此之外,当时整个方向的调整还跟政策有关,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方向的调整、规划的调整很多都是宏观层面的。
三、地震带原因
08年发生地震以后,原本认为不会有高风险的龙门山断裂带让整个成都市政府惊醒,为了避免再次遭遇灾害,往东南方向发展成了必然的选择。西北方向成了主控方向,用来发展农业是再适合不过的区域了
四、城市化进程较早
提问者就说过:成都北边经济发展比较好。是的,成都早期就是从北边开始发展的, 这也是“北改”进展缓慢的原因,城市化发展早,随着时间推移,老旧房源就多,动迁压力也大,从成本角度考虑,宁愿另辟蹊径在无人区域进行新建,也比拆了重建成本要小好多。
最后,其实大方向很早就定了。
按照国务院1999年批复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成都城市规划的路径清晰可辨:结合周边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南面、东面发展空间大的优势,重点朝南向、东向拓展,进一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
天府新区是以国家的战略,首先,天府新区为副省级单位,与大体量的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市,是平起平坐的级别,全称现在应该叫四川天府新区,大部分土地都是成都的辖区,所以有的时候叫成都天府新区。
成都的主战场是在向东向南发展的,改变了成都千百年来固有的圈层城市模式,圈层城市模式在城市还为中小城市的时候,发展城市是最为经济的,但到了城市需要向更高级别的奋斗的时候,圈层城市模式的交通受到严重的制约,所以在十多年前,成都就提出了成都向东向南发展的口号,为什么要向东向南发展呢?因为成都的东南面为成都的丘陵地带,是不适宜土地耕种的,向东向南发展的好处还在于,把西边和北面沃野千里的,富庶的成都平原,留与子孙耕等等好处。
现在简阳市也回归了成都,成都更可以大展拳脚,穿越昔日的东郊龙泉山脉,成都城市的发展主战场,延伸到了龙泉山脉以东,广阔的丘陵地带,成都高新东区。
昔日的东郊龙泉山,将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从传统的圈层城市模式向一山两翼的城市模式迈进,龙泉山以西为传统的中心城区,也就是五环路以内,龙泉山以东为成都新城区,将着力打造淮州新城,简州新城,天府空港新城。
如此,更契合了成渝经济群,特别是成都和重庆相向发展,为打造中国强有力的成渝经济区圈,而埋下伏笔。成都已经在向世界城市迈进。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