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主要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自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风行以来,百姓们都把演义当历史,搞的很多专家和学者反复要拿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来还原历史,但百姓还是更认可《三国演义》,这或许就是历史真相被掩盖,民间艺术强于官府史书的最好体现吧。
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奉曹魏为正统(西晋代魏,陈寿后来由蜀入晋做官写的《三国志》),蜀汉,东吴都属于地方政权,但是陈寿还是让三家各成一书,没有明显的歧视政策。而后历朝也沿用这一体制,三国以曹魏为正统,毕竟曹魏才是中原政权嘛,地盘也是最大的。
但是到了宋朝以后,特别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民间百姓矢志不忘中原故地,都念叨着要北伐,比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就是经常作词要北伐,自己也亲自参与过北伐。另一个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佳句。就是恢复中原的时候别忘了烧柱香通知一下呀。
而南宋朝廷自从冤杀了岳飞之后,已经习惯性偏安了,没有北伐的斗志了。为了找到证明自己偏安的合法性,就开始一通官方神操作,从历史上的三国蜀汉做文章。蜀汉是刘汉的继任者呀,他们也是偏安四川呀,偏安南方呀,存在就是合理的,他们是正统,可以偏安,我们赵宋也是正统,也可以偏安南方。
就这样,在统治阶层的蓄意引导下。民间跟风进行演绎,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罗贯中就开始奉蜀汉为正统写了《三国演义》,这样我们看到就是蜀国人物笔墨非常多,开场就是“桃园三结义”,从刘备开始写,其他的人随后跟上,而且很多张冠李戴,错位架空的情节,比如《三国演义》关羽的成名之战秒杀华雄,其实《三国志》中记载的杀华雄的是东吴开创者孙坚,根本没关羽什么事情。而且关羽这个时候都没有参加讨董联军,不在现场,生生被漂移了过来。
经过《三国演义》这番神操作,蜀汉关羽的形象大大深入人心,而东吴一开始就被弱化了,存在感进一步降低。进而蜀汉的影响力也超越了东吴。
再比如,三国鼎立之战“赤壁之战”,这个战役诸葛亮主要是战前联盟费了不少口水而已,真正打仗的时候,主要是周瑜的功劳,没诸葛亮什么事。但是经过《三国演义》一番神操作,诸葛亮大展神威,又是借东风,又是跳大神,无所不能,一切都在诸葛掌握之中,而主角周瑜变成了陪衬般的可笑人物,最后英俊潇洒,大气磅礴的周瑜居然被诸葛叁气之下吐血而亡。
纵观整个《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对东吴人物总有不少偏见,总是有意无意的进行贬低,而对蜀汉的人物浓墨重彩,添油加醋,运用春秋笔法不断进行美化,出现了“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这样操作下来,虽然蜀汉最早灭亡,也是三国里面实力最弱的,但是后世影响反而最深,存在感最高,甚至超越了原本的正统曹魏,更何况实力次于曹魏的东吴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萧子北。
三国时期的第二强国,东吴的存在感比起蜀汉来说差了一个《三国演义》的距离。很多人都把东吴存在感低这个锅甩给《三国演义》。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罗贯中是以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斗争作为主线来写的,其他的都是为这条主线服务的,包括东吴政权。
但是我觉得这个锅不能完全让《三国演义》来背,难道孙权就没有责任吗?东吴之所以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保守的国策。这个大时代不对外扩张,就没有太多的精彩故事,相对于有更多波澜壮阔故事的曹刘两家而言,孙吴就变得乏善可陈了。
东吴政权由积极进取变得保守转折点就在于孙策的死亡。在孙策时期,东吴政权是一个外扩政权,在小霸王孙策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不断地向外扩张,实力上涨很快。
在孙策死亡之前,他甚至在策划突袭许昌,夺取汉献帝的控制权。虽然这未必会成功,但是我们从中能看到孙策积极进取的一面,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是随着孙策的死亡,孙权的上位,整个东吴政权变得裹足不前。
孙权上台以后,整个东吴集团,东吴政权对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夺取了荆州,完善了长江防线。还有一件事就是多次进攻合肥不下,孙权这么做其战略思想和民国时期的小诸葛白崇禧的设想一样,就是守江必守淮。
你品你细品,不难发现孙权主政时期,他的对外策略都是以防守为主,他的所思所想就是构建一条巩固的防线。曾几何时,孙权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夺取荆州完善长江防线,一个是夺取徐州,力争问鼎中原。
最终孙权选择了和刘备撕破脸夺取荆州。孙吴政权好不容易向外扩张一次,还偷袭了自己的队友,被人骂了1000多年。所以说在孙权时期,整个东吴集团的对外扩张性已经荡然无存。
由于东吴集团在孙权时期,大部分时间停止了对外扩张,所以他们的故事就比较少,远远没有同时期的曹刘争霸来的精彩。
我们来看一看孙权主政时期,曹操和刘备在干些什么?
曹操忙着在收拾袁绍的那几个没用的儿子,在忙着夺取荆州,在忙着进攻江南,在忙着打马超,在忙着和刘备争汉中。
刘备也没有闲着,先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接着又是隆中对,接着又是大战曹操,赤壁之战,收荆州,收益州,夺汉中,夷陵之战……可以说在孙权故步自封的这个阶段里,曹操和刘备这两位英雄无时不刻的都在奋斗,积极创业。尤其是刘备,更是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这期间,有无数的精彩故事值得《三国演义》大书特书。而孙权一方由于没有对外扩张的动力,自然就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所以就被罗贯中华丽丽的无视了,最终只能忽略不计。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孙吴政权存在感较低,这个事情真的怪不了罗贯中,怪只怪孙权这个人胸无大志,安于现状。
如果孙策能够多活几年,他很有可能成为搅动历史漩涡的那条鲶鱼,建立不世之功业。可惜天不假年,而继承孙策的又是孙权这样一个人,只能说上天没有选择东吴政权。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