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请。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据《史记》记载,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人,他们的祖先叫做淳维。再往前追溯,在帝尧、帝舜的时候,就有了山戎、獫狁、荤粥,他们居住在北方荒凉之地,随着畜牧活动而迁移。
说到底,匈奴也是黄帝的子孙,夏禹的后代嘛。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不靠种植庄稼为生,就是游牧民族。
那为什么要讨伐匈奴?
01 祸害中原时间长
在《匈奴列传》上,北方的那些戎狄之属都被认为匈奴的前身。他们和中原的摩擦也没有消停过。如果不算唐虞时期的山戎之类,从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算到南北朝时代匈奴彻底退出中原为止,差不多2000年时间。
如果中原早日统一且稳定,就能将匈奴彻底驱除。可惜,中原自己内乱不断,以致于刚打击了匈奴的气焰,中原的内乱又给了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其实,主要原因在于中原内乱。
例如,李牧刚把匈奴赶跑,秦始皇就杀过来了,一个离间计就倒下一位名将,相当于救了匈奴一命。
接着,秦始皇听闻胡人要灭秦后,怒不可遏,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收拾匈奴,不但将匈奴逐出河套之地,还修缮了燕、赵、秦三国之间的长城。这工程正在如火如荼之际,秦始皇驾崩,赵高这无耻小人篡改遗诏,害死了蒙恬。从此,中原再度陷入混战。北方的冒顿趁此机会,悄悄地崛起。等到刘邦统一天下时,他已经40万大军在手,只能以和亲来停战。
再后来,汉武帝把他们赶跑后,又跳出来个王莽,虐待他们,逼着匈奴闹事,等等,简而言之,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02 掠夺的天性
不说远的,就说说古公亶父,本来在豳地生活得好好的。那帮家伙看见古公亶父粮多,就眼红了,古公亶父二话没说给他们粮食,结果没过多久,就说什么,要你的土地和人民。看看,戎狄有多霸道,自己懒不生产,只知道强夺。古公亶父为了不让人民做无辜的牺牲,就来到了岐山脚下,重新来过。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戎狄就是一帮强盗。《史记》这么记载的: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什么意思?他们每天练习攻战本领,就是为了侵袭掠夺,这是他们的天性。
当然不可否认,这跟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有关系。冬天百草凋零的时候,他们的食物供应就难以为继。为了能够生存,就把魔掌伸向了中原边境的老百姓。
从刚开始的小股力量,到汉朝冒顿单于时期,匈奴的兵力一度与汉朝相当。中原统一后,匈奴就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等到有魄力的汉武帝登基后,驱逐匈奴就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汉朝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就是为了赶走匈奴,幸好卫青、霍去病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即使后面匈奴又卷土重来,但是这两位将军已经给后人提供了攻击匈奴的有效作战方法,这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
03 干预中原政事
汉朝以来,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在中原的宽容接纳政策下,胡人势力不断壮大,盘踞华北地区。到了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军事力量迅速衰退。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五胡乱华的序幕,侵扰中原。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北方沦陷,汉人被迫南下。恒代而北,尽为丘墟;崤潼已西,烟火断绝。有学者称之为“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
结语: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虽然匈奴也是夏禹的后代,但是独特的生活环境,驱使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而成了天生的掠夺者。虽然中原也给予他们几次几乎灭绝性的打击,但是中原的一次次内乱,总让匈奴绝路逢生。
中原皇帝的让步变成了姑息养奸,以致于西晋末年,爆发了史称为汉民族巨大灾难的五胡之乱。事已至此,中原还要继续退让吗?这就是为什么要打匈奴的原因。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晋书》等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他们披发左衽,由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留下了匈奴情况的一些记载。近代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来自中亚的匈人,与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或蛮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由于游牧民族经济的不平衡性及脆弱性,故而会不定期的与周边农耕民族发生战争,以掠夺资源、财物。 武帝时汉胡交恶,战乱连年,故而有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之愿。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