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同样一个王朝兴衰的剧本往往能演绎出不同的结局。就拿晋、宋、明三朝末期来说吧,西晋末期历经八王之乱帝国元气大伤、极端虚弱,又被外敌趁虚而入眼看一口气喘不上来就要寿终正寝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最后剩下的一支精锐部队又在宁平城惨败中被石勒一扫而光连带着随行的皇族、大臣也全部罹难,结果就一个光杆司令琅琊王司马睿到了建康、承继了帝位就迅速稳定了形势又延续了一百多年;北宋末期,靖康北狩,成为周幽王被杀之后面对外敌最大的耻辱,整个帝国已呈土崩瓦解之势,金军不断向南号称要‘搜山检海捉赵构’,结果硬是被岳飞、韩世忠、吴玠三人以劣势兵力稳定住了局面之后又偏安了一百多年。
明朝吸取了之前的教训,特意在成祖北迁值守国门后于南京师留了一套齐备的政权机构以防不测,本来崇祯自缢之后以南方之富庶再加上甩掉了连遭天灾、兵祸蹂躏的北方之地,若能团结一致、整军备战、励精图治,再差再差也能保有半壁江山。可历史就是这么不按常理来,眼看马上就坚持不下去的却挺了下来,怎么看都能坚持下去的却只是苟延残喘了几十年而已。到底是什么原因完成了这样的结果,战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没有明确皇位承继
崇祯皇帝在崇祯十五年、十六年历次决定帝国存亡的战略决战中连续遭遇惨败之后,精锐丧尽、士气全无。面对这样的局面崇祯很清楚,北方守不住了,南迁或许还有生机。本来想好了就赶紧行动吧,可他却在自己制造出来的帝王英明形象与没有大臣愿意替他承担的困境中进退两难、犹豫不决。 眼看关外强敌虎视眈眈,西北叛军步步紧逼,崇祯既找不到背锅的又迟迟下不了决断,这时就有人提出来希望能让太子监国南京。
战歌认为这在当时那种困境之中无疑是最好的一个折中办法,本来明朝就有太子镇南京的制度。但崇祯皇帝既不愿意承担天下糜烂至此的责任,又气愤于无人替其背锅要让他困守死地,就索性孤注一掷,全都留下来等待帝国最后的命运。按说有心殉社稷,应该敬他的节烈与骨气,可你就真不为帝国剩下的半壁江山考虑考虑?假如京师不守,皇帝与皇子们一个都逃不出去怎么办?其实他完全可以下发一道指定了某位藩王建国的密诏给当时的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并嘱咐他若京师不守则将此密诏昭告天下;若京师能守卫成功则立即将此密诏毁掉。 若能如此,便能避免后来南明各地督抚皆暗怀拥立之心、各地藩王皆图谋大位的局面。就是因为始终没有一个得到一致认可的皇帝,看似庞大的南明实则往往是以一省之地面对各个敌人,同时各地督抚、实力派在拥立成功后往往也随即成为把持朝政的权臣,将皇帝当成傀儡,南明的皇帝还不得不从他们手中争取皇权。
内部争斗,始终不能团结一致
南明从开始筹备建立就纷争不断:
比如崇祯自缢后,跟皇室血缘关系最近的就是福藩,福王的继位既无争议也能服众。可东林诸人却担心由于当年国本之争,使得福王记恨自己因而导致失势就拼命反对最合适的福王继位。并且为此还打出了立贤的旗号,首先就造成了南明力量的撕裂。然后在反对失败后又利用各种手段拼命诋毁弘光皇帝,造成皇帝在整个南明的形象尽失,一个这样的皇帝还有多少人愿意为去守卫他而浴血奋战?
又比如,南明各地实力派都想给自己弄个拥立之功的所以从南直隶到福建到广东,弘光、隆武、绍武实际上都是在以一省抵抗。并且有人论血缘、有人论兄终弟及、有人论贤……各种各样,相当混乱;
再比如,拥立成功后有些人想把皇帝当傀儡,而有些人坚守王朝正统,彼此之间又是纷争不断。
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李自成、张献忠相继败亡之后,还留下了相当庞大的力量。并且这些人一不愿屈服外敌;二还认为明朝气数未尽,想要主动归于南明共御强敌。可南明之中始终有一大部分占据高位、主流之人仍然对他们抱有深深的成见,始终不愿接纳他们。并且在李自成余部于湖南等地接连取得胜利后、张献忠余部在广西、江西等地接连取得胜利后。这些人不是卖队友,就是据拒不提供一切急需的物资支援,更有甚者还妄图借敌寇之手消灭他们。 在当时南明官军纷纷投降之后倒戈,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南明最后的依靠。可就这样还是不行,硬是要排挤,就这些力量也无法全力发挥。
南明之败,真是越看越气人,空有那么好的条件,却只是苟延残喘了一些时日,真是可悲、可叹、可气、可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