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有为之君按照所在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做出的贡献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是开创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开国之君,第二种是开创治世(包括盛世)的治世(盛世)之君,第三种是在国家衰落时力挽狂澜使国势有所好转的中兴之主,第四种是为身后的国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或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却没有来得及开创治世(盛世)和中兴国家的同样有作为的君主,我称之为待兴之主。
中国历史上的有为之君有很多,而比较杰出的君主有以下这些。
祖乙(子滕)
简介:平定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王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王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为商王朝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武丁(子昭)
简介:任用傅说、甘盘、祖己等人辅政,通过加强对官员的任免权、改革祭祀制度强化了王权,通过击败朔方、土方、鬼方、羌方、荆楚使商王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并包含众多部族的国家,并使商王朝达到了鼎盛,开创了“武丁盛世”。
周武王(姬发)
简介:灭商王朝后建立西周王朝,确立了以“敬天保民”为核心思想。在政治上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在法律上实行按照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宗法制;在文化上实行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并最终形成等级制度的礼乐制。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管理体系——周制,使周王朝从此成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
齐桓公(吕小白)
简介:在政治上改革行政,任用管仲为相;在军事上灭谭国、遂国,击败鲁国、山戎、狄人;在经济上推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并九合诸侯,使齐国成为天下诸侯的第一个霸主。
晋文侯(晋仇)
简介:拥立了周平王并策划周室东迁,袭杀周携王,在汾水流域扩张疆域。结束了周王朝的二王并立局面,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使晋国迅速崛起并因此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的基础。
晋文公(晋重耳)
简介: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通过平定子带之乱和击败卫国、曹国、楚国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
楚庄王(熊侣)
简介:在政治上重用伍举、苏从、孙叔敖;在军事上灭庸国、舒国,击败陆浑、陈国、郑国、晋国,平定若敖氏之乱;在经济上修建期思陂。确立了楚国的威望,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建立了楚国的霸权。
楚悼王(熊疑)
简介:在政治上削减大贵族的特权,限制大臣的权力,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在军事上击败韩国、魏国;在经济上开发边远地区,禁止士民脱离农耕和行伍。使楚国重新走向强盛,奠定了楚国第二次霸业的基础。
郑庄公(郑寤生)
简介:制定远交齐、鲁两国和近攻宋、卫、陈、蔡等国的结强制弱的外交政策,通过平定共叔段之乱、击败宋国和东周王朝使郑国从刚建立不久的小国一跃成为中原第一大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但是没有对继承人之位作出妥善安排为郑国的由盛转衰埋下了隐患。
秦孝公(嬴渠梁)
简介:任用商鞅进行整顿农业、严刑峻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建立军功爵制度、建立县制的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国家机制更加健全,开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把秦国变成了战争机器。击败魏国后收复河西失地,拓地至洛水以东,使秦国逐渐强大。
秦惠文王(嬴驷)
简介:诛灭商鞅后继续用商鞅之法,任用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立相分权,用连横破合纵,通过战争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在与列国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为秦国的统一霸业打下了基础。
魏文侯(魏斯)
简介:与赵国和韩国并立为诸侯,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提高魏国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的法典《法经》,通过选贤任能、内修德政的政策迅速实现富国强兵,使魏国成为了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雄的中原霸主。
赵武灵王(赵雍)
简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改变了赵国的军事力量,并击败中山国、林胡和楼烦,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重新塑造了赵国的国家性格,使赵国强大起来,并奠定了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融合的基础。退位后由于在立公子章为代王和重新执政的问题上没有妥善处理,导致最后死于沙丘宫变。
韩昭侯(韩武)
简介:在政治上收回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的特权;在军事上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并与原有国兵混编,击败东周王朝。推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使韩国内政修明、外敌不犯,这一时期成为了韩国国力最强大的治世。
齐威王(田因齐)
简介: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稷门外继续修建稷下学宫,使齐国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通过击败魏国和秦国,使齐国开始在战国时期称雄于诸侯。
秦始皇(嬴政)
简介:任用李斯、尉缭,用九年的时间灭六国,灭六国后第一次把中国统一起来。统一后在政治上建立了皇帝制度,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在军事上修建了秦长城,击败百越和匈奴;在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国家,使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统治模式延续了两千多年。
汉武帝(刘彻)
简介:在政治上确立察举制、制定推恩令、设立刺史和中朝;在军事上击败匈奴、击败车师和楼兰,灭南越国和闽越国以及朝鲜;在经济上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稳定了金融并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在文化上设立太学和乐府,制定了《太初历》;在外交上开辟了丝绸之路;在思想上把儒法结合后的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使西汉王朝达到鼎盛,开创了“汉武盛世”。但是迷信神仙和日益奢侈,使在位后期的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晚年改正错误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西汉王朝的国力开始恢复。
汉宣帝(刘询)
简介:诛灭霍氏家族后亲政。在政治上以打击地方豪强,把剥削和压迫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在经济上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并设立常平仓,降低天下盐价;在军事上降服西域三十六国,平定了西羌叛乱并将西羌上百部落全部纳为附庸;在文化上兴盛《谷梁》学;外交上恢复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融合,使进入帝制时期以来的统一的国家得到了巩固,使西汉王朝的国力进一步恢复,开创了“汉宣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
简介:建立了东汉王朝并恢复了汉朝的统一。在政治上设立尚书台,精简地方机构,整顿官场风气;在军事上击败高句丽王国;在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抑制豪强,确立度田制度。制定了以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在“柔道”思想的指导下,基本缓和了因民族问题而引起的统治危机,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中兴治世,但是也对东汉的边防带来了消极影响。
宋武帝(刘裕)
简介:篡夺东晋王朝建立刘宋王朝,在位时期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休养生息、废除苛法、策试诸州郡秀才,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对外击败林邑并使其举国归附,开创了南方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奠定了基础。
魏道武帝(拓跋珪)
简介:在政治上设立五经博士,设立九等官;在军事上建立北魏王朝,击败匈奴和后燕王朝。恢复了拓跋氏国家,强制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组织并确立按居住地组织编制,仿汉制完善职官制度,使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
魏太武帝(拓跋焘)
简介:在政治上改革官制;在军事上击败柔然、胡夏王朝、刘宋王朝和吐谷浑,灭北燕王朝、北凉王国,镇压盖吴起义;在经济上反对修饰宫殿、节约开支。以宣扬礼、乐、法度和崇尚儒学推动了鲜卑族的汉化,使北魏王朝达到了鼎盛。
魏孝文帝(拓跋宏)
简介:在政治上创立三长制,迁都洛阳;在军事上平定穆泰之乱,击败南齐王朝;在经济上改革租调制度;在文化上改易汉俗。使北方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加快了北魏王朝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但是同时加快了鲜卑内部的分化瓦解,为北魏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周武帝(宇文邕)
简介:诛灭宇文护后亲政。亲政后在政治上分化大冢宰的权力;在军事上改革府兵制,灭北齐王朝;在经济上打击世族、释放奴婢。为隋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隋文帝(杨坚)
简介:建立了隋王朝,灭陈王朝后完成统一。在政治上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在军事上平定南方兵乱、击败突厥;在经济上改革货币;在法律上制定《开皇律》;在文化上恢复汉化;在外交上和亲吐谷浑,并与契丹、靺鞨保持友好关系。建立了多民族融合的统一国家,创造了中华第二帝国中央集权的帝国结构,同时以勤俭治国开创了“隋文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简介:以广开言路、爱护百姓、复兴文教的风格治国,使唐王朝完成了统一。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确立了常朝制度;在军事上击败吐谷浑、焉耆、薛延陀并灭东突厥和高昌;在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法律上完善了死刑复奏制度;在文化上完善了科举制;在外交上与周边民族和好。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并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唐高宗(李治)
简介:在政治上继续按照唐太宗时期的法令执行;在军事上平定陈硕真起义、击败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在法律上制定《唐律疏议》;在文化上开始重视科举制;在外交上第一次与阿拉伯人建立联系。开创了“贞观遗风”,但是在位后期由于健康状况不佳,政权逐渐转移到了武则天手中,为武周篡唐埋下了隐患。
唐玄宗(李隆基)
简介:在政治上任用贤臣改革吏治,制定了《唐六典》;在军事上击败吐蕃、奚、契丹、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改革兵制,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在经济上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在文化上制定《大唐开元礼》。开创了中华文明3500多年间的最辉煌的“开元盛世”,首都长安成为了世界的文化中心,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位后期逐渐昏庸,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之后唐王朝由盛转衰,并决定了之后的中国历史格局。
周世宗(柴荣)
简介:对内整军练卒、恢复生产,对外击败后蜀王朝、南唐王朝和辽王朝,使后周王朝逐渐强大,中原因此开始复苏,为北宋王朝的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
辽太宗(耶律德光)
简介:在政治上实行南北面官制;在军事上灭后晋王朝。在后晋王朝的汉族官制和辽太祖时期确立的官制上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继续扩大了辽王朝的领土,使辽王朝走向了强盛。
辽德宗(耶律大石)
简介:辽王朝灭亡后率众西征,在中亚重建辽王朝,对内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之乱,对外击败西喀喇汗和伊朗,并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制定了西辽王朝基本制度和政策,促进了中亚各民族的融合,并使西辽王朝威震中亚。
宋太祖(赵匡胤)
简介:建立了北宋王朝。对内澄清吏治、劝奖农桑,迅速把宋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对外灭南平王国、后蜀王朝、南汉王朝、南唐王朝。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通过“杯酒释兵权”罢去了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王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开创了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夏崇宗(李乾顺)
简介:确定了君主集权的体制,结束了历朝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的局面,制定等级制的官阶封号,使西夏政治制度更加完备。在辽、宋日益衰落时,先联合辽王朝入侵宋王朝,然后又联合金王朝进攻辽王朝,趁机夺取河西千余里之地。开创了“崇仁之治”,使西夏王朝达到了鼎盛。
金世宗(完颜雍)
简介:在政治上限制豪强,规定官吏的升迁以政绩为准;在经济上解放奴婢,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文化上尊崇儒学;在外交上与南宋王朝停止战争。在勤政节俭的同时恢复生产,开创了“大定之治”,但是却在维护猛安谋克制的同时反对和限制女真族向封建制转化,对漠北游牧民族威胁的解决并不彻底,因此为金王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简介:在政治上建立行省制,设立宣政院,建立大元王朝;在军事上灭南宋王朝,击败缅甸。统一中国后重视汉文化,奠定了之后六百年中国的大一统局面。
明太祖(朱元璋)
简介:建立了大明王朝,推翻了大元王朝并消灭各地势力统一全国。在政治上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在军事上击败北元王朝,设立五军都督府;在经济上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法律上制定《大明律》。通过强化皇权和严惩贪污,开创了“洪武之治”。但是由于盲目的反对蒙古统治者的政策而摧毁了所有外族色彩的事物导致中国文明从对外开放逐渐转向保守。
明成祖(朱棣)
简介:在政治上建立内阁制度,迁都北京;在军事上灭越南,设立奴儿干都司,击败蒙古和倭寇;在文化上编成《永乐大典》;在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交流。巩固了南北边防,强化了明朝的统治,开创了“永乐盛世”,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的重心。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简介:诛灭鳌拜后亲政。在政治上举行御门听政;在军事上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击败准噶尔汗国,进兵安藏;在经济上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文化上结束了理学的垄断地位使传统学术形成了新格局;在社会上废除了圈地令和匠籍制度。开创了“康乾盛世”,然而中国臣民对科学的认识有限导致的国情使得西学没能被推广,这一局限性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简介:实行宽仁的统治政策,富察皇后去世后统治风格转变成了严峻,在打击贪官的同时将后宫、外戚、皇族、太监、权臣、朋党这几种可能威胁到皇权的潜在力量压制到了最小。在军事上通过十全武功维护了领土完整并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经济上鼓励开荒和扩大种植面积并四次免除天下钱粮、三次免除八省漕粮。延续了“康乾盛世”,在位后期的逐渐昏庸导致了统治风格变成宽纵,使大清王朝由盛转衰,自大的统治心理进一步的拉开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针对笔友提出的,我查阅个各类资料,以及跟同学、朋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第一个皇帝
只看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度、以官员为师的优点。他改革和实施统一刑法、统一书写、统一计量、统一货币等。一直使用到现在,并仍在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秦始皇是新的先进政治制度的先驱。从此进入,中国选择了社会时代,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二,汉献帝
汉武帝改变了汉初政策的姻亲关系,用奴隶卫青和奴隶霍去病来破匈奴。
开辟西域,开辟河西走廊,开辟河套地区,洗劫龙城,封狼为职业,杀死伊稚斜,使漠南失去王庭
张骞(丝绸之路的先驱)履行了他的使命,苏武牧羊,他们都有良好的道德操守。
此外,汉武帝又多情又有才华,想着子宫,悼念李夫人傅。司马相如赋充满了汉、吴两代。汉武帝建立了一个民族永久的信心和尊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久的名字。
三。朱元璋
三代以来,一直在全国赢得了最好的地位,但韩和明。—— 孟森
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没有深厚的背景,一开始也不像皇帝,只想在乱世中生存。
当时,大中华被胡人窃取了一百年,这就是“驱逐满人,恢复中华".”,在十五年内完成帝国工业。学习元代政治放松的教训。以礼相待儒生,制定礼制运动,阐明儒家经典之义,尊重郑雪,明确官制,修订定制规范,尊重风俗和宗教,维护后宫之名,消除内部治理,禁止宦官干涉政治事务,五府六部互相牵制,并设立警卫和荒地,配备充足的武器和食物。一年内挖掘10,000条运河和池塘,以造福农业和桑树,防止干旱。到目前为止,仁慈仍然受到恩惠!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