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据俄媒消息,11月15日,第二架量产型苏-57隐身战机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成功首飞,按计划该机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测试项目并交付部队,意味着俄空天军即将正式装备苏-57隐身战机,而这距离第一架量产型苏-57隐身战机坠毁已近12个月。从交付时间和生产规模来看,俄罗斯的苏-57已经远远落后美国的F-35和中国的歼-20
此次第二架量产型苏-57隐身战机的成功首飞,大家脑海里想起的却是第一架量产型苏-57。在去年12月24日,首架量产型苏-57在进行交付前的飞行测试时不幸坠毁,这对于苏-57的批量生产造成严重打击。
据悉当时这架苏-57战斗机正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附近8000米的高空执行极速测试工作,飞控系统突发故障,导致苏-57陷入螺旋状态,试飞员在数次挽救无效后,最终在2000余米的高度、战机大俯角俯冲的状态下使用K-36D-5弹射座椅成功逃生。
按照原计划,这架苏-57应该在12月27日正式交付,此次测试刚好是最后一次检测性飞行测试,结果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俄军泪满襟了。这架苏-57的坠毁,令俄空天军正式列装苏-57的计划整整延误了一年,此次第二架苏-57量产型的首飞成功,也引发了不少疑问。为何在第一架量产型苏-57失事坠毁快11个月后,俄罗斯才生产出第二架苏-57呢?按照这个速度,岂不是要一年才能生产一架苏-57?如果将首批采购的76架苏-57生产完毕,岂不是需要76年?
其实,第二架量产型苏-57生产制造速度如此之慢,主要和俄空天军列装计划有关。按照原先的计划,俄空天军会在2019年接收第一架量产型苏-57,在2020年接收第二架,然后会在2021年4架、2022架4架、2023年6架、2024年12架、2025年12架、2026年12架、2027年12架、2028年12架。装备数量非常有限,鉴于俄空天军采用缓慢、谨慎的列装计划,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这边也自然不急于正式打造一条苏-57生产线。
目前苏-57和苏-35S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双方对苏-57大规模量产还没有需求也更没有这种实力。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苏-57并没有在制造工艺等方面和苏-35S形成明显代差,以至于两者生产环境完全相同。
至于苏-57量产型的生产速度问题,其实,苏-57量产型的生产速度和其他隐身战机的量产速度相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只不过它的订单数量只有一、两架,就显得量产速度非常慢了。
以F-35隐身战机为例,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披露的数据,目前一架F-35的装配周期是11~12个月,差不多就是一年时间,这个制造速度显然并不算快,和苏-57相差无几。两者不同的是同时量产规模,这几年F-35三条生产线上都上百架F-35在同时制造中,量产数量差距就由此形成。在2017年,F-35的年量产交付数量为66架,在2018年年量产交付数量增加到91架,在2019年年量产交付数量超过130架,预计到2023年,年量产交付数量将达到160架。
不难看出,F-35的装配周期并不算短,但由于每时每刻都有上百架F-35在生产制造中,使得每隔几天就可以下线一架F-35,生产速度看起来就非常可观了。而苏-57虽然整个装配周期并不算长,但由于平摊到每一年的订单只有几架,最终看起来量产速度自然就差了很多。
此外,受制于有限的军费,俄军对于昂贵的苏-57也并不感兴趣,从苏-57的生产速度来看,俄军还是倾向于采购更多的苏-35和苏-30等第四代++非隐身战机,替换自苏联时期还在服役的老旧机型,用同样多的钱最大化提升俄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如果不是普京总统直接下令采购76架苏-57,作为未来俄空天军最重要的核心装备,苏-57在首飞10年后,可能都不能装备部队。这显然并不是一个顺利的装备发展项目,俄空天军看着第二架苏-57量产型试飞时,手心恐怕早就捏满了汗。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