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冤枉的,曹操所杀之人都是该杀之人。虽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名誉上政治优势,但同时也埋下了祸根——除恶不尽,曹魏的快速灭亡也在于由此带来的危害,利用汉朝旧臣,政治基础十分不稳。
出身决定命运,曹操的腌宦出身导致了在当时被豪强世族看不起,所以那些有真实本领的人都不愿意出来辅佐他,如世家子弟司马懿宁肯装疯卖傻也不愿意出来入仕,诸葛亮即使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也不愿去通过曹操实现。这些人都宁愿去捧袁绍、袁术的臭脚,也不愿来找曹操。而如孔融、弥衡之流都是徒有虚名,他们出来追随汉献帝无非就是来讨碗吃的,对曹操没啥用。
刘备也只是个穷的卖草鞋的,但是人家血统好,就受到那些汉朝遗老遗少的拥护,那怕从西汉武帝时的中山靖王刘胜到东汉献帝的时候已经过了三百五十年了,照样也被吹捧成为刘皇叔。试想一下现在两个姓张的,一查他们的是三年前明朝未年的张献忠,那么现在这两个姓张的还能有什么气,你让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叫叔他不踹死你。刘备的得人心主要是得豪强世族的心,与庶民百姓无关,若不然在蜀国灭亡时庶民百姓没一个起来反抗的。
因此曹操完全是逆天改命,硬是从一个腌宦子弟做成大汉丞相。所以曹操周围的人都是极端瞧不起他的,就连陈宫这样的小县令,因此他不得不百倍提防,养成多疑的性格。最能证明多疑的是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先不说这个故事本身就是罗贯中杜撰的,一个逃犯在听到别人磨刀时能不走疑才怪呢?″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秧″这个道谁都知道,如果等你证明是真的再下手就晚了。
曹操因为衣带诏杀董承及皇后等人,那是迫不得己,政治斗争是极其残酷的,你不杀别人马上就会被别人杀,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况且这些依附于曹操的汉臣们,完全是端着曹操的碗,砸曹操的锅,好多人投奔到曹操名下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并没有多少实本事。
曹操主要受到哪些人的拥护,他受广大庶民百姓的拥护,因为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不再受战乱之苦。庶民百姓可不管你大汉不大汉,谁不让我遭受战争之祸谁就是好人。
曹操还主要受到那些寒门士子的拥护,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的推荐制度,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举孝廉完全掌握在那些豪强世族的手中,他们之间互相推荐为官,根本没有寒门士子的任何机会。曹操不是豪强世族出身,因此得不到世家豪门的拥护,所以他不用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而搞“唯才是举”。我只认才能,不看你出身,为此两次发布求贤令。因此曹操招到了许多寒门士子出来为官,而曹操身边真正有才能的人也多是那些寒门士子,如张郃、张辽、于禁、乐进、徐晃等五子良将,都是寒门出身。两个主要谋士郭嘉、程昱也是寒门出身。
但是曹操的改革最终失败,曹操死后,曹丕为了当皇帝,便向豪强世族妥协,釆用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大力选用世家子弟为官。但是这些世家子弟始终看不起曹魏皇家,于是他们便渐渐的围陇在世家子弟司马懿的身边。等到魏明帝曹叡死后,原来曹操重用的那一批寒门子弟已经基本上死完了,所以就没人真心拥护曹魏皇家了。为什么司马懿政变如此顺利,就在于豪强世族都拥护他。
但是司马家的晋朝得利豪门世家的拥护,同样也败于豪门世家的糜烂腐败。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晋朝成了豪门世家的盛宴,在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保证下,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格局。豪门斗富成风,把持朝政,最终把中华民族推向三百年大分裂的深渊。
曹操是冤枉的,曹操所杀之人都是该杀之人。虽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名誉上政治优势,但同时也埋下了祸根——除恶不尽,曹魏的快速灭亡也在于由此带来的危害,利用汉朝旧臣,政治基础十分不稳。
出身决定命运,曹操的腌宦出身导致了在当时被豪强世族看不起,所以那些有真实本领的人都不愿意出来辅佐他,如世家子弟司马懿宁肯装疯卖傻也不愿意出来入仕,诸葛亮即使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也不愿去通过曹操实现。这些人都宁愿去捧袁绍、袁术的臭脚,也不愿来找曹操。而如孔融、弥衡之流都是徒有虚名,他们出来追随汉献帝无非就是来讨碗吃的,对曹操没啥用。
刘备也只是个穷的卖草鞋的,但是人家血统好,就受到那些汉朝遗老遗少的拥护,那怕从西汉武帝时的中山靖王刘胜到东汉献帝的时候已经过了三百五十年了,照样也被吹捧成为刘皇叔。试想一下现在两个姓张的,一查他们的是三年前明朝未年的张献忠,那么现在这两个姓张的还能有什么气,你让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叫叔他不踹死你。刘备的得人心主要是得豪强世族的心,与庶民百姓无关,若不然在蜀国灭亡时庶民百姓没一个起来反抗的。
因此曹操完全是逆天改命,硬是从一个腌宦子弟做成大汉丞相。所以曹操周围的人都是极端瞧不起他的,就连陈宫这样的小县令,因此他不得不百倍提防,养成多疑的性格。最能证明多疑的是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先不说这个故事本身就是罗贯中杜撰的,一个逃犯在听到别人磨刀时能不走疑才怪呢?″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秧″这个道谁都知道,如果等你证明是真的再下手就晚了。
曹操因为衣带诏杀董承及皇后等人,那是迫不得己,政治斗争是极其残酷的,你不杀别人马上就会被别人杀,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况且这些依附于曹操的汉臣们,完全是端着曹操的碗,砸曹操的锅,好多人投奔到曹操名下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并没有多少实本事。
曹操主要受到哪些人的拥护,他受广大庶民百姓的拥护,因为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不再受战乱之苦。庶民百姓可不管你大汉不大汉,谁不让我遭受战争之祸谁就是好人。
曹操还主要受到那些寒门士子的拥护,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的推荐制度,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举孝廉完全掌握在那些豪强世族的手中,他们之间互相推荐为官,根本没有寒门士子的任何机会。曹操不是豪强世族出身,因此得不到世家豪门的拥护,所以他不用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而搞“唯才是举”。我只认才能,不看你出身,为此两次发布求贤令。因此曹操招到了许多寒门士子出来为官,而曹操身边真正有才能的人也多是那些寒门士子,如张郃、张辽、于禁、乐进、徐晃等五子良将,都是寒门出身。两个主要谋士郭嘉、程昱也是寒门出身。
但是曹操的改革最终失败,曹操死后,曹丕为了当皇帝,便向豪强世族妥协,釆用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大力选用世家子弟为官。但是这些世家子弟始终看不起曹魏皇家,于是他们便渐渐的围陇在世家子弟司马懿的身边。等到魏明帝曹叡死后,原来曹操重用的那一批寒门子弟已经基本上死完了,所以就没人真心拥护曹魏皇家了。为什么司马懿政变如此顺利,就在于豪强世族都拥护他。
但是司马家的晋朝得利豪门世家的拥护,同样也败于豪门世家的糜烂腐败。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晋朝成了豪门世家的盛宴,在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保证下,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格局。豪门斗富成风,把持朝政,最终把中华民族推向三百年大分裂的深渊。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爱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youzivr@vip.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